云南松及其近缘种树皮挥发性成分及原花青素分布式样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7 13:39
   本研究以云南松及其近缘种高山松、思茅松树皮为研究对象,从挥发性成分、原花青素含量、近红外光谱3个方面系统开展研究。探寻3个近缘种间、变种间、居群及个体间的挥发性成分、原花青素含量、近红外光谱差异;明晰其分布式样及特点,丰富云南松及其近缘种在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探讨云南松及其近缘种树皮化学成分与生态地理间的关系,为更好的开发利用云南松及其近缘种树皮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云南松、思茅松和高山松39个自然居群、195个个体树皮进行取样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1)从云南松及其近缘种195个树皮个体样本中检测鉴定出291种挥发性物质,有147种为萜、烯类物质,且类别丰富;挥发性成分在个体间不论是含量还是种类均变异较大:α-蒎烯、a-松油醇等13种挥发性物质为云南松、思茅松、高山松的代表性挥发性物质,其中a-蒎烯的相对含量最高,个体中的平均含量为30.570μg/g,其次为a-松油醇,其相对平均含量为25.514μg/g。 (2)云南松及其近缘种39个居群树皮中,均检测鉴定出的共有成分有24种;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在各居群间差异较大,高山松居群所鉴定出的挥发性物质种类较为丰富,海拔和异质生境是影响挥发性成分种类丰富的主要因素。云南松、思茅松、高山松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为酯类、杂环类和糠醛、苯甲醛、异龙脑。各类高频挥发性成分在39个居群中的平均含量以脂环烃类(56.43gg/g)、醇类(52.98gg/g)较高;高频挥发性成分分布趋势为:酚、醚、醛、酸、酯类相对含量为纬度南北两端低中间高,醇、酮类相对含量为纬度南含量高纬度北含量低,杂环类含量为纬度北含量高纬度南含量低。.39个居群中含量最高的前2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为a-蒎烯和a-松油醇;3个近缘种间α-蒎烯平均相对含量为:云南松(34.326μg/g)高山松(26.720gg/g)思茅松(20.768μg/g);高山松、云南松和思茅松居群挥发性成分含量最高的物质呈现:a-蒎烯、a-蒎烯+α-松油醇、a-松油醇为主的渐变趋势。39个居群中α-松油醇的平均相对含量为25.514μg/g,其分布趋势为纬度南含量高纬度北含量低。 (3)31种共有成分平均含量总和在云南松原种及其变种中的趋势为:地盘松(208.892μg/g)云南松原种(135.226μg/g)细叶云南松(94.889μg/g);含量最大的α-蒎烯及含量第2的α-松油醇等16种成分也呈现同样的趋势。各成分在云南松居群间变异较大,部分成分与纬度的关系为:异龙脑、龙脑、马鞭草烯酮、α-蒎烯、丁酸、龙脑烯醛的含量呈现纬度南低纬度北高的趋势,糠醛呈现中间高纬度南北两端低的趋势,苯甲醛呈现纬度南高纬度北低的趋势。云南松居群可分成3种类型:总体共有挥发性成分普遍偏高,α-蒎烯、α-松油醇含量偏高的类型;总体共有挥发性成分适中,a-蒎烯、α-松油醇含量适中的类型;总体共有挥发性成分普遍偏低,α-蒎烯、a-松油醇含量偏低的类型。a-蒎烯与年度热湿比呈显著正相关,对云南松及其近缘种树皮中a-蒎烯的培育开发利用,应关注种源和温湿度因子;丁酸、异龙脑与海拔有极显著正相关。 (4)基因和环境共同影响云南松及其近缘种居群树皮原花青素含量,原花青素含量在3个近缘种间呈现高山松(54.72mg/g)思茅松(43.86mg/)云南松(37.95mg/g)的趋势;云南松原种及其变种居群树皮原花青素平均含量呈现地盘松(40.84mg/g)云南松原种(36.94mg/g)细叶云南松(29.76mg/g)的趋势;云南松及其近缘种原花青素含量存在较高的变异度。3个近缘种居群原花青素含量分布呈现:滇西北分布的高山松和滇南分布的思茅松原花青素含量高,有基因渗入杂交或异质生境居群原花青素含量较高,滇中地区分布的云南松原花青素含量低的趋势。 (5)云南松及其近缘种树皮近红外光谱有差异的频率范围为4000~5264cm-1、5264~10000cm-1。挥发性成分、原花青素含量及近红外光谱在3个近缘种树皮间均有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表征其分布式样。
【学位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Q946
【部分图文】:

云南松,近缘种,挥发性成分,平均含量


2.4.2.2云南松及其近缘种种间高频挥发性成分含量分析由表3-5和图3-1可以看出,云南松及其近缘种树皮中高频出现的各类挥发性成分种间平均含量趋势为:醇类、酮类:思茅松>云南松>高山松;芳香烃类、杂环类:高山松>云南松=思茅松;酷类、醚类、酸类、酯类:云南松>思茅松>高山松; 1醛类:云南松>高山松>思茅松;脂肪烃类:髙山松>云南松>思茅松;脂环烃类:高山松>思茅松>云南松。各官能团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在云南松及其近缘种间有差异。表3-5云南松及其近缘种髙频挥发性成分含量分析Tab.3-5 Analysis of relative content of volatile components detected frequently in Ryunnanensis and its related species (|ig/g)jssm 21 mm 杂环脂肪径类脂环烃类物种 数值 产气紛类 魅类 酸类 酸类 类 Fat AlicycUc醋类Species Data h Phenols Ethers Aldehydes Acids e Hetero hydrocaib hydrocarb Estersy 沉 cycle on on ^ ?53.62 1.34 0.29 0.27 7.84 11.82 18.27 1.07 0.48 54.11 7.62南松 MeanP' 170.65 4.44 0,80 1.75 15.93 26.32 61.74 3.89 3.61 138.73 13.81ytmnanens Max.访 巧、M 14.36 - - ? 1.78 3.67 7.38 0.26 - 15.49 4.61 Min. ? 思茅松 告t 55.47 . 1.34 . 0.27 0.23 * 5.10 10.15 18.58 1.07 0.20 58.94 7.20P. kesfya ■?十倍var. 入 @ 126.65 4.81 0.53 0.70 6.32 20.61 44.56 2.06 0.93 154.51 9.83, ,. Max.langbianen _ .估sis 17,65 0.12 ? ? 3.48 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克,金幼菊,陈华君,王沙生;红松种子层积催芽处理和萌发过程中内源GA_S和IAA含量的变化[J];河北林果研究;1997年03期

2 黄阜峰;双维管束松亚属5个树种的核型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3 何美军;廖朝林;郭汉玖;何银生;廖璐婧;王华;张宇;张国华;;恩施华山松的挥发性成分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钟国华,胡美英,章玉苹,周晓梅;黄杜鹃提取物对小菜蛾的产卵忌避和杀卵作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李晓丽;胡兴越;何勇;;基于主成分和多类判别分析的可见-红外光谱水蜜桃品种鉴别新方法[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6年06期

6 梁亮;刘志霄;杨敏华;张佑祥;汪承华;;基于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的稻米品种与真伪鉴别[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9年05期

7 申树芳;张英锋;马子川;;松针的化学成分及应用[J];化学教学;2009年09期

8 回瑞华,高博静,孙志昆,侯冬岩,张惠祥;油松松针的挥发油成分分析[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3年04期

9 张晓龙;张加研;王燕云;包崇彦;邓国宾;;云南松树皮挥发性成分分析[J];精细化工;2008年01期

10 李彦;周晓东;楼浙辉;肖相元;;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影响其积累的因素研究综述[J];江西林业科技;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2844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844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c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