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风化对岩石力学性能和油气储集条件的影响作用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P618.13
【部分图文】:
0?0?400?gOOkni?I??yry?D-M)?*0-18?*D-7?\??V20V24??1?V??2ff.?g:繼?mS1-?'tTT??■■卨原f法钕多年冻丨?????- ̄ ̄TT-??_岛状多年冻1?jS?7??■山地多年ilLL?j^7?丨?’??□中-深李节冻上(>i_?y^y???;????t=l浅李W冻HCIn^?,“她??-*?M??H(f?m?1(K>?11汴?I2(f?由海及/L?段线?I30°F:??图1-1我国常年冻土区和季节性冻土区分布图(引自武立波等,2015)??Figure?1-1?Distribution?map?of?permafrost?and?seasonal?permafrost?in?China?(quote?from?武??立波等,2015)??冻融风化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Brideau,?2006;?Matsuoka,?2008;??Zwissleretal.,2014)。由冻融风化引起的岩石劣化是最为普遍的现象,其中常见??的冻融灾害有冻胀和融沉、冻融塌陷、冻融滑塌等,对重大工程造成显著影响,??如我国西北地区地下输油管线因冻胀导致变形、开裂,对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青藏公路的隧道围岩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冻胀开裂等现象(马静嵘,2004)。风??化后的岩石在风荷载、爆炸振动施工荷载、交通运输设备运动荷载、地震作用等??动荷载作用下,极易造成区域地质灾害防护结构体系失效而产生滑坡或崩塌,工??程结构开裂失效等危害。不论爆破开挖,还是防爆、抗震工程中的岩体都处于复??杂应力状态,其危险状态取决于三个主应力的
?第二章岩石的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采用双面打磨机进行精细加工,保证平行度误差小于〇.〇5mm,试件高度、直径??的误差不大于〇.3mm,端面垂直于试件轴线的最大偏差不超过0.25°,如图2-1。??本试验根据工况需求,静力试验每个工况重复两次,分别加工花岗岩和砂岩试件??各36个,共计72个。动力试验每个工况重复三次,分别加工两种岩石各162??个,共计324个。??.。:T?1T??:f?:■?f?慧??![譯J??4?Siam?48mm??(a)花岗岩?(b)砂岩??(a)?Granite?(b)?sandstone??图2-1静、动力学试验标准试件??Figure?2-1?Standard?specimen?for?static?and?dynamic?tests??饱水试件的制备时,把选好的干燥试件放入抽真空干燥皿(图2-2)中,用??凡士林对抽真空干燥皿进行密封,以O.IMPa压力抽取容器中的空气2h,然后将??试件在蒸馏水中持续抽气4h至表面无气泡溢出,再浸泡24h以上至饱和。??2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Q??,雇警??图2-2真空皿??Figure?2-2?Vacuum?vessel??2.3冻融循环试验技术??我国作为世界上寒区面积覆盖最广的国家之一,冻融风化作用给寒区工程带??来诸多困难。冻融风化损伤是指有水存在的岩和土受昼夜温差及季节交替在零摄??氏度上下变化而对原结构造成的风化损伤。其主要危害是对建筑地基、隧道、路??基、地下输油管道、地下储油库以及其它地下工程等存在冻融腐蚀、冻胀开裂等??损伤软化作用引起的安全隐患。对于冻融循环试验,最主要的三个指标是冻融温??度、冻融时长、冻融循环(FT)次数,不同的指标会产生不同的试验结果。经??过国内外学者长期大量的试验,对冻融循环试验条件归纳如表2-2:??表2-2冻融循环试验方案归纳总结(引自申艳军,2016)??Table?2-2?Summary?of?freeze-thaw?cycle?test?scheme?(quote?from?申艳军,2016)??冻结?冻结?融化?融化??FT??岩性?温度?时间?温度?时间?参考文献??(次)??(°C)?(h)?(°C)?(h)??杨更社和蒲毅彬,??砂岩、页岩、煤?-20?12?20?12?20??2002??花岗岩?-36.5?4?20?4?20?刘成禹等,2005??红砂岩、页岩?-20?12?20?12?30?徐光苗和刘权声,??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母剑桥;裴向军;黄勇;闵维康;;冻融岩体力学特性实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3年01期
2 姜军;杜泽鹏;周荣磊;孙庆丰;;北方某电站溢流面冻融剥蚀破坏处理[J];东北水利水电;2020年02期
3 张晨曦;石莲花;金有训;马瑞敏;刘书筠;刘佳佳;张文丽;吕虹;张国军;康熙雄;;血清反复冻融对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年08期
4 姜明阳;张彬;;冻融腐蚀共同作用下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演化规律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6年03期
5 张瑞芳;王瑄;范昊明;周丽丽;武敏;刘艳华;;我国冻融区划分与分区侵蚀特征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年02期
6 川村雅文 ,韩圣 ,侯阿娜;肺癌的冻融坏死疗法[J];日本医学介绍;2004年02期
7 雷汉忠;冻融土的工程性质及利用[J];煤矿设计;1994年06期
8 邓会江;田正宏;刘代鸿;;冻融—碳化交替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试验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2年11期
9 祝青;;人工快速解冻的冻融土与正常土性质对比分析评价[J];工程与建设;2011年04期
10 曹文雷,向祖琼,王益鑫;应用双向电泳分析精子冻融前后蛋白改变的初步研究[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宇白;冻融风化对岩石力学性能和油气储集条件的影响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年
2 段安;受冻融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和冻融过程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09年
3 路亚妮;裂隙岩体冻融损伤力学特性试验及破坏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艳树;超低温冻融对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土壤磷、钾含量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5 Sher Ali;反复冻融对鸡胸肉品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6 黄勇;高寒山区岩体冻融力学行为及崩塌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徐光苗;寒区岩体低温、冻融损伤力学特性及多场耦合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8 陈思佳;冻融环境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9 李杰林;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寒区岩石冻融损伤机理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朱方之;受冻融混凝土耐久性及荷载耦合下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晋凌云;肿瘤坏死因子-α在冻融嗜中性粒细胞介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2 苏文生;淮南刘庄煤矿主井人工冻融土地基的计算及数学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于猛;冻融—酶法相结合的生物质预处理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4 娄云;吉林前郭冻融期盐碱水田土壤碳变化及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母剑桥;循环冻融条件下岩体损伤劣化特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6 于长江;冻融环境下普通混凝土的多轴破坏准则[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邢闯锋;冻融节理岩体损伤断裂特性及有限元分析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8 聂铭君;土壤冻融信息获取方法及其传感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9 任德杰;γ射线照射和反复冻融对于肌腱生物力学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2年
10 张媛媛;冻融人卵巢组织体外培养和移植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58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85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