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典型震相特征和提取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05:21
   地震波数据为地球内部结构探测与震源过程研究提供了关键资料。其中,区域范围的初至波Pn和振幅大的面波具有高信噪比、易于识别的特点,二者包含丰富的地壳与上地幔信息,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Pn研究主要利用到时信息,其波形信息挖掘尚不充分;面波研究则主要基于震源-台站和台站-台站之间的频散或振幅信息,路径的空间覆盖有待改善。本文进一步挖掘了 Pn波信息,分析了 Pn波形与壳幔过渡带速度结构的关系;对地震事件间的瑞利面波开展了研究,讨论了地震事件间的面波经验格林函数的提取方法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单震相和多震相的优势与不足,探索了多震相(地壳多次波)在速度结构和震源参数研究中的作用。本文通过理论测试探究了壳幔过渡带对Pn波的影响,发现正梯度壳幔过渡带的变宽会使宽频带位移图中的Pn波从阶梯状向脉冲状转变,振幅比和脉冲指数的分析表明,Pn波能有效约束壳幔过渡带速度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对2012年7月的Mw 4.8扬州地震和2016年9月的Mw 5.1 Gyeongju地震的Pn波进行了分析,利用Pn波的形态特征约束了中国东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的壳幔过渡带结构,为苏鲁造山带在朝鲜半岛延伸方式的研究提供了深部依据。研究结果显示,杨子板块南部的壳幔分界面比较尖锐,而北部可能存在6-10 km的壳幔过渡带;朝鲜半岛南部的壳幔分界面也比较尖锐,与扬子板块南部的更接近。该结果表明,苏鲁造山带可能沿着朝鲜半岛的京畿地块北部延伸。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结构复杂、构造活跃、地震丰富,为地震事件间的面波经验格林函数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本文探讨了台站分布、地震定位、发震时刻和震源机制解等因素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理论测试表明,使用平稳相近似时,台站与地震连线方位角夹角不宜超过20度。地震水平位置和发震时刻误差会使地震连线方位角和反方位角的瑞利波群速度分为高低速的两支。可靠的地震间面波经验格林函数也依赖合适的震源机制解,逆冲类型的地震对应的结果较稳定,走滑地震需选择合适的方位角,避免较强体波信号的干扰。此外,不同方位角的互相关函数一致性对比显示,研究区复杂的三维结构可能导致地震间经验格林函数不稳定。该研究表明,在合适的震源机制解、台站分布、准确的发震时刻和水平定位条件下,一维结构较好的地区可以根据波形干涉提取出较可靠的地震间面波经验格林函数,而对于三维结构比较复杂的地区,得到准确的结果具有较高的难度。单震相特征清晰,易聚焦于研究的问题,也为多震相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合适的多震相组合能对震源和结构的研究提供更多约束,提高地震射线空间覆盖,或提供多方面的依据对结果进行检验。松原地区复杂的沉积层结构和稀疏的台站分布增加了中强地震深度测定的难度,本文尝试通过多震相对该地区地壳浅层速度结构和震源深度进行约束,得到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初至震相及后续多次波震相振幅特征显示,松原地区前郭震群的震源深度主要分布于沉积层内或沉积层底部附近。更加精细的研究需要考虑研究区复杂的三维结构、地震机制解和浅地表衰减因子分布等因素,结合三维合成图工具和多分量地震波记录进行分析。综上,本文结合地震波观测数据和理论合成图,对区域典型震相Pn、瑞利面波和地壳浅层多次波进行了研究。从Pn波形态中挖掘了更多信息约束壳幔过渡带速度结构,对地震间面波经验格林函数的提取与可靠性的探讨,深化了对该方法优势和局限性的认识,单震相优势和不足的分析与多震相探究,为震源和结构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思路。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P315;P631.4
【部分图文】:

路径图,路径,射线,示例


第1章绪论???????j???Rayieigh???sP?PP/f>cP?hS?sS?5S/ScS?_?H??4命卩?|知?Earthly????pP?pPP?5?Rayleiph?'*nV?^Sy?/??'?P?wave???\?\?,?,*?,??I?5?wave?……?'?/N.?,,’?的??j?Surface?wave??,?,*??0?5?10?15?Mantle^??Time?(min)?^^〇re??图1.1地展记录与各震相传播路径示例图(Shearer,?2009)??左图为地震观测记录的波形,可见多个呈现不同特征的震相,右图为各震相射线路径。??震时刻和空间位置也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从P波和S波走时定位(Kennett&??Engdahl,?1991),到相对到时定位(Waldhauser&?Ellsworth,?2000;?Thurberetal.,?2006;??魏星等,2019),减小发震时刻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再到近远震体波和面波波形拟??合反演(Zhao?&?Helmberger,?1994;?Zhu?&?Helmberger,?1996;陈伟文等,2012;?Jia?et??al.,?2017),其中Jia?et?al.?(2017)在使用波形拟合的同时,还加入了瑞利波振幅谱??来约束震源深度。结合深度震相的研宄与应用,地震的水平位置和深度测定精度??逐渐提高(Nyblade?&?Langston,?1995;?Ma,2010;韩立波和罗艳,2012;罗艳等,??2013;李启雷等,2016;?He?etal.,2019)。地震位

波形,震中,震源,地震图


?wavenumber)方法是常用的效率较高的计算一维层??状模型理论地震图的方法,本文使用该方法来计算并合成理论地震图。在理论地??震记录中,R和Z分量均可观测到特征相似的Pn波,而在实际观测数据中,Z??分量的Pn波往往表现出更高的信噪比,因此,本文选择Z分量的地震波形进行??分析。为了提高计算效率且便于P波的观测,计算格林函数时震源选为爆炸源。??震源深度参照地球内部天然地震的平均深度设置为10?km?(Scholz,1998)。??本文首先对均匀地壳加半空间地幔模型进行计算(图2.1(b)),所得宽频带(相??当于低通滤波至10?Hz)理论位移图如图2.1(c)所示,图中波形按Pn的理论到时??进行对齐。从图2.1(c)可以看出,Pn之后还有两组波列,根据理论到时判定为Pg??和PmP。当震中距为140?km时,Pn波与后续的Pg波部分重叠,但是随着震中??距的增加,Pn与Pg波的到时差逐渐增加,在震中距为200?km时,Pn相对于Pg??而言到时提前超过2s,可清晰辨认。为了避免Pg的影响,本文选择震中距超过??200km的台站对Pn波进行观测。当壳幔过渡带为平坦的速度跳变面时,宽频带??位移图中Pn波呈现阶梯状。??,、?.station??⑷?^—??source^^????\?X?Pn??crust?\.......'??....PmP?/??mantle??(b)?n?(c)?Pn?R5??1?r""=?pi2〇-^ ̄??^?20?-?S-?180km?^??l30_h?— ̄?u"??S=:?S?P?:?—m??6〇-?-? ̄n?一-???I?I?|

对比图,过渡带,震源,厚度


Time(s)??3?4?5?6?7?8??velocity{km/s)??(c)?duration=0.5?s?duration=1.0?s?duration=2.0?s??i?I?|?lli?i?|?i?i?i?i?|?i?i?I?"T?T ̄|,?i?i?l" ̄i?i?i?>?i?j???i?i?i?|?i?i?i?i?|?i?i?*??43?44?45?43?44?45?43?44?45??Time(s)?Time(s)?Time(s)??图2.2壳幔过渡带正梯度模型与Pn波形态关系图??其中,(a)壳幔过渡带厚度为0?10?km的速度模型;(b)壳幔过渡带不同厚度情况对应??的Pn波波形,颜色与(a)中的同色的速度模型对应;(c)不同震源持续时间下,壳幔??过渡带厚10?km与0?km时的Pn波对比图。??Durat?on=〇.5s??(a)?.?(b)?'?!?^?!?'?'??peaK?17??.**??*H*4km?H?£km??A??_§?16?-???二???〇?**?*’一?*??****—?,—??《???**??一??"TT"-C8?^?2?**?*x<***?,?*?*?:?*???;,*?**x.i,:'*?***4********?***?***?*?,???*???〇?1?2??Time-TPn(s)?,?:二::二一―7一::.1??200?2¥0?3C??350?400?450?500??distance(km)??(c)?Duration:?1s?(d)?Durat?on=2s??14.?1?! ̄.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俊清;刘财;雷建设;甘卫军;杨清福;张晨侠;;2013年前郭M_s5.8震群矩张量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09期

2 薛艳;曾宪伟;刘桂萍;蔡宏雷;;2013年吉林前郭M_S5.8震群序列研究[J];中国地震;2015年03期

3 徐义贤;罗银河;;噪声地震学方法及其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08期

4 黄国娇;白超英;;多震相走时联合三参数同时反演成像[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12期

5 高金哲;李志伟;包丰;崇加军;;2006年吉林乾安-前郭M5.0级地震深度及其成因探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5期

6 罗艳;曾祥方;倪四道;;震源深度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5期

7 洪德全;王行舟;倪红玉;李锋;;多种方法研究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M_S4.9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4期

8 杨午阳;王西文;雍学善;陈启燕;;地震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2期

9 朱日祥;徐义刚;朱光;张宏福;夏群科;郑天愉;;华北克拉通破坏[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08期

10 陈伟文;倪四道;汪贞杰;曾祥方;韦生吉;;2010年高雄地震震源参数的近远震波形联合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晓峰;主动源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成像研究及其在华北地区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史健宇;藏南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多剖面、多震相联合层析成像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7年



本文编号:2863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863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1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