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7 12:47
南华北盆地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形成的煤系地层,该组的泥页岩具有分布范围大、累计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等特点,是潜在的页岩气层位。根据有机地化测试、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矿物组成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氩离子抛光和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压气体吸附(N2、CO2)、核磁共振、甲烷等温吸附、现场解吸、测井解释、钻井岩心资料,对研究区太原组泥页岩的沉积环境、空间展布、有机地化特征、矿物组成、岩相分类、储层孔隙特征和含气性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了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表明:南华北盆地太原组时期处于陆表海环境,存在多次海侵,期间气候潮湿与干燥交替,总体温暖潮湿。层序地层学对海陆交互相环境预测优质页岩储层段具有指导作用,潟湖相是泥页岩发育的有利相带,主要在盆地东部和中部太原组S1和S2的高位体系域。太原组泥页岩有机质主要为Ⅲ型干酪根,生气为主。TOC和Ro主要分布范围分别为1.0%3.0%(平均值为2.21%)和1.20%4.13%,有机质含量中等偏高,属于较好的烃源岩。泥页...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南华北盆地位于华北地块南部,地理位置横跨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和江苏省西北部,主体位于河南省中部及南部(徐汉林等,2004,2008;王荣新等,2008),面积约15×104km2(徐汉林等,2004)(图2-1)。该区二叠系下部发育一套典型的含煤岩系,烃源岩分布广泛且发育良好,局部地区形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厚层泥页岩,是潜在的页岩气层位,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徐汉林,2003)。2.2 区域构造背景
中三叠世开始,南秦岭坳拉槽由东向西呈剪刀式关闭,并于中、晚三叠世华北与华南两陆块碰撞形成印支造山带(周小进,1010)。中、晚三叠世的印支运动使山带北侧的南华北地区构造发生相应转化,产生了与秦岭—大别造山带展布方向大致一致的近EW向的褶皱—冲断(徐汉林等,2003;余和中,2005),产生了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晚三叠世晚、末期华北克拉通内部开始构造分化,从此进入中、新生代在陆内形变体制控制下的变格盆地发展阶段(周小进等,2010)。燕山期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地区总体受库拉—太平洋板块NNW-NW向斜向俯冲强烈影响,总体呈左旋压扭性构造应力场环境发生郯庐断裂带的大规模左旋走滑活动。燕山期的构造运动造就了华北盆地南部中、古生界的主要构造格局。这时期形成的褶皱具有向斜南翼陡而北翼缓,背斜则与向斜相反,且变形程度由南向北逐渐变弱(徐汉林等,2004;余和中等,2005;刘志武,2007)。早白垩世晚期(K1)—晚白垩世(K2)地层发生冲断抬升剥蚀,对早期及同期形成的油气(藏)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进展及资源潜力[J]. 吴西顺,孙张涛,杨添天,王淑玲,张炜. 海洋地质前沿. 2020(04)
[2]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重大进展和资源潜力[J]. 康玉柱. 石油科技论坛. 2018(04)
[3]河南海陆过渡相页岩储集特征及含气性初探[J]. 张木辰,冯辉,瓮纪昌,王鹍,邱庆伦,刘艳杰.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02)
[4]基于热模拟实验的泥页岩黏土矿物演化及成岩阶段划分[J]. 王飞腾,郭少斌,毛文静,彭艳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12)
[5]富含有机质泥页岩岩相表征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 王宏语,杨润泽,张峰,张斌. 地质科技情报. 2018(02)
[6]ZXY1井太原—山西组泥页岩压裂层段优选[J]. 刘冲,袁青松,董果果,刘艳杰,刘家橙. 中外能源. 2018(03)
[7]河南温县区块太原组—山西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研究[J]. 邱庆伦,李中明,刘冲,刘艳杰,朱德胜,张栋,瓮纪昌. 非常规油气. 2018(01)
[8]页岩不同类型干酪根内甲烷吸附行为的分子模拟[J]. 田守嶒,王天宇,李根生,盛茂,任文希. 天然气工业. 2017(12)
[9]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勘探方向及目标区研究[J]. 杜建波,常大宇,汤金虎,张扬,李秋博. 特种油气藏. 2017(06)
[10]干酪根及黏土单矿物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差异性[J]. 郭少斌,翟刚毅,包书景,石砥石,胡继林. 石油实验地质. 2017(05)
博士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页岩孔隙表征及控制因素[D]. 孙寅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2]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页岩储层特征及含气性控制因素[D]. 吴颖.西北大学 2018
[3]含油气细粒沉积岩沉积作用与储层形成机理[D]. 梁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4]煤和泥页岩纳米孔隙的成因、演化机制与定量表征[D]. 焦堃.南京大学 2015
[5]南华北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与层序格架内古岩溶研究[D]. 时国.成都理工大学 2010
[6]南华北盆地晚古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与天然气形成条件研究[D]. 解东宁.西北大学 2007
[7]华北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储层地质与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刘志武.西北大学 2007
[8]华北板块东南缘油气成藏条件分析[D]. 余和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
硕士论文
[1]南华北盆地周口坳陷油气储层沉积学研究[D]. 马明永.山东科技大学 2011
[2]南华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研究[D]. 尹玉静.山东科技大学 2010
[3]南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重点层序地层单元岩相古地理分析[D]. 马收先.山东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62585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南华北盆地位于华北地块南部,地理位置横跨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和江苏省西北部,主体位于河南省中部及南部(徐汉林等,2004,2008;王荣新等,2008),面积约15×104km2(徐汉林等,2004)(图2-1)。该区二叠系下部发育一套典型的含煤岩系,烃源岩分布广泛且发育良好,局部地区形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厚层泥页岩,是潜在的页岩气层位,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徐汉林,2003)。2.2 区域构造背景
中三叠世开始,南秦岭坳拉槽由东向西呈剪刀式关闭,并于中、晚三叠世华北与华南两陆块碰撞形成印支造山带(周小进,1010)。中、晚三叠世的印支运动使山带北侧的南华北地区构造发生相应转化,产生了与秦岭—大别造山带展布方向大致一致的近EW向的褶皱—冲断(徐汉林等,2003;余和中,2005),产生了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晚三叠世晚、末期华北克拉通内部开始构造分化,从此进入中、新生代在陆内形变体制控制下的变格盆地发展阶段(周小进等,2010)。燕山期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地区总体受库拉—太平洋板块NNW-NW向斜向俯冲强烈影响,总体呈左旋压扭性构造应力场环境发生郯庐断裂带的大规模左旋走滑活动。燕山期的构造运动造就了华北盆地南部中、古生界的主要构造格局。这时期形成的褶皱具有向斜南翼陡而北翼缓,背斜则与向斜相反,且变形程度由南向北逐渐变弱(徐汉林等,2004;余和中等,2005;刘志武,2007)。早白垩世晚期(K1)—晚白垩世(K2)地层发生冲断抬升剥蚀,对早期及同期形成的油气(藏)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进展及资源潜力[J]. 吴西顺,孙张涛,杨添天,王淑玲,张炜. 海洋地质前沿. 2020(04)
[2]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重大进展和资源潜力[J]. 康玉柱. 石油科技论坛. 2018(04)
[3]河南海陆过渡相页岩储集特征及含气性初探[J]. 张木辰,冯辉,瓮纪昌,王鹍,邱庆伦,刘艳杰.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02)
[4]基于热模拟实验的泥页岩黏土矿物演化及成岩阶段划分[J]. 王飞腾,郭少斌,毛文静,彭艳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12)
[5]富含有机质泥页岩岩相表征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 王宏语,杨润泽,张峰,张斌. 地质科技情报. 2018(02)
[6]ZXY1井太原—山西组泥页岩压裂层段优选[J]. 刘冲,袁青松,董果果,刘艳杰,刘家橙. 中外能源. 2018(03)
[7]河南温县区块太原组—山西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研究[J]. 邱庆伦,李中明,刘冲,刘艳杰,朱德胜,张栋,瓮纪昌. 非常规油气. 2018(01)
[8]页岩不同类型干酪根内甲烷吸附行为的分子模拟[J]. 田守嶒,王天宇,李根生,盛茂,任文希. 天然气工业. 2017(12)
[9]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勘探方向及目标区研究[J]. 杜建波,常大宇,汤金虎,张扬,李秋博. 特种油气藏. 2017(06)
[10]干酪根及黏土单矿物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差异性[J]. 郭少斌,翟刚毅,包书景,石砥石,胡继林. 石油实验地质. 2017(05)
博士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页岩孔隙表征及控制因素[D]. 孙寅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2]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页岩储层特征及含气性控制因素[D]. 吴颖.西北大学 2018
[3]含油气细粒沉积岩沉积作用与储层形成机理[D]. 梁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4]煤和泥页岩纳米孔隙的成因、演化机制与定量表征[D]. 焦堃.南京大学 2015
[5]南华北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与层序格架内古岩溶研究[D]. 时国.成都理工大学 2010
[6]南华北盆地晚古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与天然气形成条件研究[D]. 解东宁.西北大学 2007
[7]华北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储层地质与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刘志武.西北大学 2007
[8]华北板块东南缘油气成藏条件分析[D]. 余和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
硕士论文
[1]南华北盆地周口坳陷油气储层沉积学研究[D]. 马明永.山东科技大学 2011
[2]南华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研究[D]. 尹玉静.山东科技大学 2010
[3]南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重点层序地层单元岩相古地理分析[D]. 马收先.山东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62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962585.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