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013年山东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遗传演化和血凝素抗原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1999年~2013年山东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遗传演化和血凝素抗原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H9N2亚型禽流感属低致病性禽流感,是危害商品肉鸡、高产蛋鸡和种鸡的一种重要疫病,也是目前鸡群中流行范围最广、危害较大的疫病之一。自1992年在我国首次发生以来,至今已成为养鸡场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本研究通过对H9N2流行株的致病性、血凝抑制试验、鸡胚中和实验、疫苗免疫保护试验等评价了山东省H9N2流行株的抗原性变化;从全基因组角度解析了山东省近年来H9N2流行毒的基因重排特点,重点研究了1999年~2013年间H9N2血凝素蛋白(HA)的遗传变异规律。此外,探讨了基因变异对病毒抗原性的影响,研究了二者的变异相关性。 1.H9N2病毒山东株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测定 在山东发病鸡群中分离鉴定了35株H9N2业型(其中2010年前分离鉴定19株,2010-2013年分离鉴定16株),排除了外源病毒感染,利用终浓度稀释法进行了病毒纯化和生物学毒力测定,其中2010年以后分离的毒株的EID50/0.1ml在107.83~109.20之间,IVPI结果为0~0.17,与本实验室在1999年~2010年分离的毒株H9N2进行了生物学比较,毒力有所增强,应警惕H9N2毒力增强的趋势。 2.H9N2病毒全基因组分析 对HA基因的系统发育研究表明:分离鉴定的35株H9N2流行株均属于欧业谱系,其中有BJ94-1ike(1996~2005,3株)、Y280-1ike(1999-2009,4株):S2-1ike(2010-2013,28株),这表明S2-1ike业群为近年来山东地区H9N2主要的流行株。其中对2010年以后的16株流行毒之间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5%-100%、96.1%-100%,但与经典疫苗SD-1996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已降至90.0%-92.5%、91.8%~95.0%。蛋白裂解位点分析表明:1994年~2010年的H9N2流行毒株,其蛋白裂解位点基序多为PARSSRGL,而2010年以后的毒株则多数为PSRSSRGL,仍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序列特征,这与生物学毒力检测指标一致。选取CK/SD/S2/05等8个不同年代的流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均属于欧业谱系,相比HA和NA基因,除NS基因较为保守外,其它6个编码蛋白的遗传演化表现为多样性。CK/SD/DY/2009.CK/SD/SIX/2010.CK/SD/YT07/2010、CK/SD/HKY1/2013的PB2和M基因均来源于G1-like,CK/SD/BD/2008的PB2基因来源于F98-1ike,M基因来源于G1-like;而早期的分离毒株及参考株均来源于BJ94-1ike或F98-1ike。2005年之前的毒株属BJ94-like基因型,而2008年以后的毒株PB1、PA、NP基因属于F98-like,NA、NS基因属于BJ94-1ike,M基因属于G1-like,而在PB2.HA基因上出现F98-like.G1-like和BJ94-like.S2-like的变化。这表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排现象,产生了多种基因型的H9N2病毒。 3.H9N2病毒血凝素抗原性分析 综合HA基因分型结果,筛选不同遗传进化分支上的代表性病毒(8株),分别进行HI交叉抑制。结果发现,同源病毒对其本身血凝抑制效价较高,而不同时期的H9N2毒株之问,其HI交叉相对较低。表明我国H9N2流行病毒之间已在抗原性上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异。统计学分析表明,H9N2亚型AIVHI相关指数与其HA基因氨基酸的同源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Y=-3.53X+2.4487,R=0.6398。说明H9N2亚型AIV的HI抗原性主要与HA丛因的遗传变异相关。进一步利用鸡胚中和试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4.疫苗免疫攻毒评价 疫苗攻毒保护试验表明:利用流行株制备的疫苗与经典疫苗相比,其攻毒后的临床症状、病毒分离率及排毒量均显著降低,SD/96疫苗株对于YZ/00、JN/05这2个不同流行毒株对攻毒的保护率为80%,而对于流行株LC02/13的保护率只有40%;LC02/13灭活疫苗对于这4个流行株攻毒后的保护率为100%,进而证实利用新流行株制备的疫苗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 本论文对近年来山东鸡群中H9N2亚型禽流感的遗传演化与抗原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同时进行了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探讨,研究结果为山东省H9N2亚型禽流感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H9N2亚型禽流感 分离鉴定 全基因组 血凝素蛋白 抗原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6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12-13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3-34
- 1.1 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结构13-19
- 1.2 AIV致病的分子机制19-24
- 1.3 AIV的流行病学24-28
- 1.4 禽流感防控的公共卫生意义28-29
- 1.5 本课题的提出背景及意义29-34
- 第二章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株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34-42
- 摘要34
- 2.1 前言34
- 2.2 材料和方法34-37
- 2.3 结果37-41
- 2.4 讨论41-42
- 第三章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演化42-63
- 摘要42
- 3.1 前言42
- 3.2 材料和方法42-46
- 3.3 结果46-61
- 3.4 讨论61-63
- 第四章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及遗传演化分析63-80
- 摘要63
- 4.1 前言63
- 4.2 材料与方法63-66
- 4.3 结果66-78
- 4.4 讨论78-80
- 第五章 山东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性分析80-89
- 摘要80
- 5.1 前言80
- 5.2 材料与方法80-83
- 5.3 结果83-88
- 5.4 讨论88-89
- 第六章 H9N2亚型禽流感常规灭活疫苗对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89-94
- 摘要89
- 6.1 前言89
- 6.2 材料与方法89-91
- 6.3 结果91-93
- 6.4 讨论93-94
- 第七章 结论94-95
- 参考文献95-107
- 致谢107-109
- 个人简历10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金华,史为民,吴清民,郭玉璞;鸡源H_9N_2亚型流行性感冒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序列分析[J];病毒学报;2004年03期
2 白朝勇;;H9N2亚型禽流感的综合防控[J];兽医导刊;2008年05期
3 唐应华;何家惠;侯继波;;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J];兽医导刊;2010年04期
4 刘红旗,彭大新,程坚,贾立军,张如宽,刘秀梵;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遗传变异[J];扬州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5 丁耀忠;刘永生;丁小龙;陈豪泰;张杰;;禽流感及其检测技术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01期
6 ZHANG Wei;XU HuaiYing;MENG Fang;MA XiuLi;LIU Xia;HUANG DiHai;QIN ZhuoMing;LIU JinHua;ZHAO Peng;;Evolution of H9N2 influenza viruses isolated in Shandong Province[J];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2015年02期
7 李小娟;黎韫;;鸡大肠杆菌与禽流感病毒混感的防制[J];今日畜牧兽医;2014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伏虎;禽流感与新城疫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技术及初步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1999年~2013年山东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遗传演化和血凝素抗原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3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323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