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yc蛋白去泛素化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19:18

  本文关键词:c-Myc蛋白去泛素化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是一个受到精密调控的级联酶促反应。蛋白质的泛素化可介导蛋白质降解,细胞增殖生长与分化,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凋亡,细胞内膜蛋白的分选和运送等过程。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也是由去泛素化酶介导的一类可逆反应。细胞内蛋白质的去泛素化过程失调可导致诸如肿瘤等疾病的发生。USP37属于去泛素化酶家族的半胱氨酸水解酶家族,能够通过调控CyclinA蛋白稳定性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由G1期进入S期;USP37还能够调控PLZF/RARA蛋白稳定性进而参与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中。已有的报道也表明USP37的表达受到REST的调控,进而调控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7的蛋白稳定性参与神经细胞增殖;可见USP37在不同组织细胞中通过调控不同的底物发挥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USP3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是高表达的,但是在肺组织中USP37的底物及其与肺癌发生的关系目前还不清楚。转录因子c-Myc在多种组织和种属中广泛表达,通过调控基因组15%基因的转录而参与到细胞周期调控,细胞代谢,细胞分化与衰老,蛋白质合成,线粒体功能等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c-Myc功能失调会引起高达20%癌症的发生。c-Myc发挥转录因子作用主要是通过其N端转录激活结构域,协同bHLH结合蛋白MAX结合在包含特定DNA序列的基因启动子区而启动转录激活。细胞内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调控除了受到MAX形成异源二聚体调控外,转录,mRNA稳定性,以及诸如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等翻译后修饰也会参与调控c-Myc的表达。目前发现了调控c-Myc稳定性的多个 E3 泛素连接酶,包括Fbw7,SKP2,HectH9等,这些 E3 通过对c-Myc的K48位的多泛素化将其靶定到蛋白酶体降解。c-MycT58及S62位的磷酸化对其同Fbw7的结合并被其泛素化降解至关重要。相应地,c-Myc的去泛素化酶却只发现了USP28,并且USP28对c-Myc的蛋白稳定性调控是Fbw7依赖的,不能同Fbw7结合的c-Myc的突变体则不能被USP28稳定。但是,Fbw7在许多肿瘤中都是缺失或者突变的,那么这种情况下c-Myc的蛋白稳定性是如何被调控的,是否存在新的直接的去泛素化酶调控c-Myc的蛋白稳定性都还不清楚。此外,USP28对c-Myc的蛋白稳定性调控在肺癌细胞系中不成立的,那么在肺癌的发生过程中,是否存在去泛素化酶通过调控c-Myc蛋白稳定性参与肺癌的发生也不清楚。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发现了能够直接调控c-Myc蛋白稳定性的新的去泛素化酶USP37。USP37以不依赖于Fbw7的方式同c-Myc直接结合,去泛素化c-Myc,进而通过调控转录因子c-Myc下游基因的转录激活参与到c-Myc介导的肺癌细胞增殖和瓦博格效应等生物学过程中。另一方面,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实验方法,对大量的肺癌病人组织样本分析得出,USP37由于可能受到较低甲基化调控使其在肺癌中特异性高表达,且其表达同c-Myc的表达有很好的正相关性。我们的研究为肺癌的临床治疗和相关药物开发提供很好的药物靶标和可靠的理论基础。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一.c-Myc新的去泛素化酶USP37的鉴定我们在肺癌细胞系H1299中过表达若干去泛素化酶,筛选到去泛素化酶USP37显著稳定内源c-Myc, USP37对c-Myc的调控是剂量依赖的,并且依赖于USP37的去泛素化酶活性。接着我们利用实验室的LPDS双系统验证同荧光素酶融合的c-Myc也能被USP37稳定,而活性缺失的USP37C350S却不具有这种作用。在H1299细胞中,过表达USP37后,内源c-Myc的半衰期明显延长,表明USP37对c-Myc的蛋白稳定性调控发生在翻译后修饰水平。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去泛素化酶USP37在过表达的条件下稳定c-Myc的蛋白稳定性,而且这种作用依赖于USP37的去泛素化酶活性。二.USP37在肺癌细胞中调控c-Myc稳定性的分子机制研究1.USP37对c-Myc蛋白稳定性的机制研究USP37被干扰低表达时肺癌细胞中内源c-Myc的蛋白水平也随之明显减少,而c-Myc的RNA水平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这表明USP37对c-Myc的蛋白稳定性调控发生在翻译后水平。接下来的pulse-chase实验发现USP37被干扰低表达后,内源c-Myc的半衰期明显缩短。进一步利用refeed的模型,将处于低血清浓度的细胞重新加入新鲜培养基,观察一段时间内内源c-Myc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在refeed的过程中,c-Myc的蛋白稳定性持续受到USP37的调控。2.USP37与c-Myc的相互作用通过免疫共沉淀试验,我们发现USP37在体内外同c-Myc直接结合。免疫荧光的实验得出USP37和c-Myc共定位在细胞核中。Pull Down实验证明USP37在体外可以同c-Myc直接结合。我们还构建了c-Myc的分段克隆,利用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c-Myc的包含MBⅢ的中心段同USP37结合,并且缺失这一段的突变体不能被USP37稳定。3.USP37去泛素化c-Myc通过Ni-NTA的方法表明,USP37可显著去泛素化c-Myc,而USP37C350S则不能。进一步在H1299细胞中干扰内源USP37,检测内源c-Myc的泛素化水平,发现USP37低表达时,c-Myc的泛素化水平明显上调。c-Myc的泛素化水平能够明显被USP37纯蛋白减弱。上述结果表明,c-Myc在肺癌细胞中的蛋白水平受蛋白酶体的调控;体内和体外实验证明,USP37能够直接同c-Myc结合并去泛素化c-Myc进而对其稳定性进行调控。三.USP37在肺癌细胞中调控c-Myc稳定性的相关生物学功能研究1.USP37促进c-Myc介导的肺癌细胞的增殖通过MTT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得出H1299细胞中干扰siRNA使USP37低表达时,能显著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但是当同时干扰掉c-Myc的表达,再利用MTT及克隆形成的增值实验,发现USP37仍然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但是同时敲除c-Myc时,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并无明显变化。这些结果证明了USP37通过影响c-Myc而影响肺癌细胞的增殖。2.USP37促进c-Myc介导的瓦伯格效应在H1299中分别干扰USP37,c-Myc及同时干扰USP37和c-Myc,检测葡萄糖摄取量及乳酸生成量。当USP37下调时,葡萄糖摄取量及乳酸生成量明显下降。而同时干扰USP37及c-Myc时,这两项指标并无明显变化。证明USP37对反应瓦伯格效应的两项指标葡萄糖摄取量及乳酸生成量的影响是通过调控c-Myc的蛋白表达量实现的。同时我们检测了位于c-Myc下游的受转录因子c-Myc调控的两个瓦伯格效应相关基因LDHA及Glut1的表达,结果表明,干扰USP37可使位于c-Myc下游的瓦伯格效应相关蛋白Glut1及LDHA下调。上述结果表明,USP37能以去泛素化酶活性依赖的方式促进c-Myc介导的肺癌细胞的增殖。USP37通过稳定c-Myc的蛋白表达,上调位于转录因子c-Myc下游的瓦伯格效应相关基因LDHA及Glut1而调控瓦博格效应。四.USP37在肺癌病人组织样品中同c-Myc表达相关性的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分析了肺癌病人的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USP37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高达69%的包括肺鳞癌和肺腺癌的肺癌病人样本中USP37在肺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接着我们分析了TCGA数据库里在肺癌病人组织样品中,USP37同转录因子c-Myc下游的调控基因CNNB1的表达有很好的正相关性。接着分析了TCGA数据库中多例肺癌组织中USP37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发现,USP37在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是由于其基因较低的甲基化水平造成的。进一步我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了肺癌组织中USP37表达同c-Myc表达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USP37的表达同c-Myc的表达在肺癌病人组织样品中有很好的正相关性。上述结果表明,去泛素化酶USP37在肺鳞癌及肺腺癌病人样品中特异性高表达,且USP37的基因表达收到甲基化调控,在肺癌病人组织样品中,USP37的高表达是由于其较低的甲基化水平造成的。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USP37的蛋白表达同c-Myc的蛋白表达具有很好的正相关。
【关键词】:去泛素化 USP37 c-Myc Fbw7 肺癌发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Q51
【目录】:
  • 中文摘要6-10
  • ABSTRACT10-16
  • 目录16-18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18-33
  • 一、蛋白质的泛素化与去泛素化18-33
  • (一)、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18-20
  • (二)、蛋白质的去泛素化修饰20-28
  • (三)、癌蛋白c-Myc28-33
  • 第二章 c-Myc新的去泛素化酶USP37的鉴定33-51
  • 一、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33-40
  • 二、实验方法40-44
  • 三、结果与分析44-49
  • 四、小结与讨论49-51
  • 第三章 USP37在肺癌细胞中调控c-Myc稳定性的分子机制研究51-80
  • 一、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51-56
  • 二、实验方法56-70
  • 三、结果与分析70-79
  • 四、小结与讨论79-80
  • 第四章 USP37在肺癌细胞中调控c-Myc稳定性的相关生物学功能研究80-88
  • 一、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80-81
  • 二、实验方法81-83
  • 三、结果与分析83-87
  • 四、小结和讨论87-88
  • 第五章 USP37在肺癌病人样品中同c-Myc表达相关性研88-103
  • 一、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88-90
  • 二、实验方法90-97
  • 三、结果与分析97-101
  • 四、小结和讨论101-103
  • 第六章 论文总结及讨论103-107
  • 附录Ⅰ 缩略词107-109
  • 附录Ⅱ 科研成果109-110
  • 参考文献110-118
  • 致谢11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动物所有关泛素链形成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J];江西饲料;2014年01期

2 陈季武;郑丽娜;王帮正;李晓涛;;泛素化介导的非蛋白质降解功能[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2年07期

3 瞿苏;王友群;;泛素非经典通路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6年17期

4 何冰;宋晓峰;;基于蛋白质序列的泛素化位点预测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年18期

5 卢亮;李栋;贺福初;;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J];遗传;2013年01期

6 吕永坤;周景文;刘龙;;氮代谢调控相关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筛选[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4年06期

7 陈雨晗;张令强;贺福初;;去泛素化酶与基因表达调控[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4年02期

8 喻海燕;宋晓峰;;蛋白质泛素化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4年02期

9 宋春雷;刘红林;;组蛋白的泛素化与去泛素化修饰[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7年01期

10 刘媛;张志刚;;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的研究进展[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永兴;赵程程;郑海南;吴山力;张玉静;;病毒编码的泛素化酶与去泛素化酶的研究进展[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2 丰蕾;李德峰;王大成;;杨树菇泛素接合酶E2(UbcA1)的晶体结构研究[A];中国晶体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徐辉明;;Wwp2催化转录因子Oct-4的泛素化修饰[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赵程程;郑海南;吴山力;吴涵;张玉静;艾永兴;;UAF1与去泛素化酶USP家族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5 张浩;李玮妮;陈立涵;韩白玉;程龙;徐小洁;叶棋浓;;ERbeta类泛素化修饰及其生物学意义[A];生命的分子机器及其调控网络——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2年

6 李亭亭;关俊宏;郑晓峰;;组蛋白的Neddylation拮抗泛素化并参与DNA损伤修复的调控[A];细胞—生命的基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13年全国学术大会·武汉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廖兵;;Wwp2呈剂量依赖性调节Oct-4的泛素化修饰[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志强;张浩;张根堂;于如同;;脑胶质瘤中NEDD4-1调节鸟苷酸交换因子CNrasGEF泛素化作用的研究[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高明;李小光;董雯;金蕊;马航航;杨平勋;胡美茹;李译;郝一;宋伦;;核糖体小亚基蛋白S7通过调控MDM2依赖GADD45泛素化降解反应介导砷化物诱导的促细胞凋亡效应[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10 李永涛;吴舒娟;钱伟;金梅林;;HSP27通过K48泛素化途径降解TRAF3蛋白负调控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A];细胞—生命的基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13年全国学术大会·武汉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李婵;“钻”进细胞的人[N];北京科技报;2012年

2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抗癌家族添新成员[N];医药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英;后期促进复合物合成泛素链的机理[D];吉林大学;2009年

2 严晶;SCYL1-BP1蛋白及XPC蛋白对p53-MDM2反馈调节环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王占新;针对禽白血病病毒整合酶的抗病毒机制及泛素化修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4 高天顺;泛素偶联系统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张蕾;维甲酸受体α(RARα)泛素化降解的调控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李伟;多聚泛素化参与鼻咽癌及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陈国栋;c-Maf的泛素化及其泛素连接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8 潘晶晶;c-Myc蛋白去泛素化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红占;小麦雄性不育蛋白组学与泛素化修饰蛋白组学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10 吴慧娟;饰胶蛋白聚糖对大鼠系膜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泛素化调节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海燕;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陈霞;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动物模型腰段脊髓泛素表达特征[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3 徐聪;酿酒酵母泛素化酶与去泛素化酶基因敲除及泛素结合结构域表达纯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王跃;Numb蛋白对α-synuclein蛋白的寡泛素化水平调控[D];郑州大学;2014年

5 殷四涛;UCH37对三种不同二泛素的水解作用及水解动力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白瑜;维甲酸受体Rarγ2的泛素化修饰[D];兰州大学;2006年

7 刘甜;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26突变型去泛素化酶活性检测[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8 涂华玉;组蛋白H2B泛素化修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王秦豪;靶向性泛素化降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和胰岛素受体的肿瘤基因治疗策略[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10 杨微微;小类泛素化修饰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中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c-Myc蛋白去泛素化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0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360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2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