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流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0 19:09
本文关键词:多相流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格子Boltzmann方法 两相流 气液相变 伪势模型
【摘要】:格子Boltzmann方法是近二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介观非平衡统计热力学理论的一种数值模拟方法。由于其具有严格的二阶精度,良好的并行性,在近几年里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随着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发展,其在两相流动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传统方法相比,格子Boltzmann方法在两相流模拟中除本身的数值优点以外,相比于传统界面捕捉模型,还具有运算简单并且自动捕捉相界面等特点,因此其在两相流应用中有着较大潜力。气液两相格子Boltzmann模型种类较多,其中伪势模型由于其稳定性较好,且较为简单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模型。然而,目前的伪势模型仍然具有较大缺陷,如表面张力不可调,界面虚假速度等,并且在相变换热现象模拟中很难得到与气泡动力学基本理论相吻合的温度分布。针对格子Boltzmann方法在两相流模拟中的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基于单组份伪势模型的机理分析以及模型改进;二是温度方程精度计算分析及建立满足气泡动力学理论的相变模型。单组份伪势模型改进方面:状态方程方面,将Kupershtokh等人基于对比态状态方程模型应用到一般非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扩大了模型的应用范围。并且在非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引入调节参数,通过对状态方程参数的调节,大幅度提高模型稳定性,使得模型模拟两相共存密度比达到109以上。作用力方面,本文对Kupershtokh等人粒子间相互作用力求取模型进行了严密的理论推导,得出了其模型对应的机理解。进一步对几种常用的格子Boltzmann作用力方法做了详细的理论以及数值对比,提出采用Guo等人作用力方法代替Kupershtokh等人提出的有限差分作用力模型(EDM)来提高模型模拟精度。同时本文将改进后模型与Li等人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并就松弛时间对模型影响以及模型精确度的计算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表面张力方面,为解决伪势模型中表面张力不可调的缺陷,本文针对改进后Kupershtokh等人模型的表面张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基于理论结果提出了两种表面张力调节方法,实现了模型表面张力的独立调节。并就松弛时间对表面张力调节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讨论。接触角模拟方面,本文对传统单组份伪势模型接触角模型的缺陷进行了讨论发现,采用传统接触角模拟方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模型稳定性,且对密度分布会产生不可控的影响,为克服这些缺陷,本文引入了改进的几何接触角模拟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模型精度及稳定性均大为提高,并且不会对密度分布造成不可控影响。两相热流动方面:本文通过Chapman-Enskog多尺度展开,对几种伪势模型中常用的格子Boltzmann方法不可压温度方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发现,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计算温度分布将导致宏观方程中含有不同程度的误差项,从而使得温度计算与实际不相符合。为消除这些误差项,本文中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温度分布并将不同温度计算方法下方腔自然对流结果与基准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差分法可以有效的消除格子Boltzmann温度方程的误差,提高模型精度。相变模型方面,针对传统相变模拟温度分布计算结果与气泡动力学理论不相符合的缺陷,本文提出了新的相变模型,并对其能量方程进行了严密的推导。通过结合有限差分法计算温度分布,本文对新的模型进行了能量守恒验证,并对液滴蒸发以及气泡生长等基本相变现象进行了模拟讨论。结果发现,与大多数相变换热模型不同,本文模型具有反映气泡生长所需过热度的能力,并且其在稳定性以及精确性方面均较以往伪势相变模型有较大提高。
【关键词】:格子Boltzmann方法 两相流 气液相变 伪势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359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主要符号表10-11
- 1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2 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发展13-15
- 1.2.1 不同层面的流体模型13-14
- 1.2.2 格子Boltzmann方法14-15
- 1.3 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气液两相流及相变模拟研究15-17
- 1.3.1 气液两相格子Boltzmann模型15-16
- 1.3.2 气液相变现象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16-17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17-21
- 1.4.1 研究目的17-18
- 1.4.2 研究内容18-21
- 2 格子Boltzmann方法基本理论21-37
- 2.1 格子Boltzmann方法基本要素21-22
- 2.2 单松弛格子Boltzmann方法(LBGK)22-24
- 2.2.1 基本模型22-23
- 2.2.2 单松弛格子Boltzmann方法(LBGK)的多尺度展开23-24
- 2.3 多松弛格子Boltzmann方法(MRT)24-29
- 2.3.1 基本模型24-26
- 2.3.2 多松弛格子Boltzmann方法(MRT)的多尺度展开26-29
- 2.4 伪势多相格子Boltzmann方法29-30
- 2.5 单组份伪势多相格子Boltzmann方法30-35
- 2.5.1 Shan-Chen单组份伪势模型31
- 2.5.2 Zhang作用力伪势模型31-32
- 2.5.3 Yuan等人的大密度比伪势模型32
- 2.5.4 Kupershtokh等人的改进伪势模型32-34
- 2.5.5 Maxwell理论解与伪势模型机理解34-35
- 2.6 本章小结35-37
- 3 等温单组份伪势模型改进37-101
- 3.1 状态方程改进37-60
- 3.1.1 采用对比态状态方程的缺陷37-38
- 3.1.2 使用常规非理想气体状态方程38-47
- 3.1.3 状态方程的调节47-54
- 3.1.4 算例54-59
- 3.1.5 自适应状态方程59-60
- 3.1.6 小结60
- 3.2 作用力模型改进60-72
- 3.2.1 Kupershtokh作用力求取模型理论分析61-63
- 3.2.2 LBGK作用力模型理论分析63-65
- 3.2.3 LBGK作用力模型数值对比65-68
- 3.2.4 改进后作用力模型与Li等人作用力模型对比68-71
- 3.2.5 MRT模型71-72
- 3.3 表面张力调节72-87
- 3.3.0 表面张力理论分析72-73
- 3.3.1 调节方法一73-74
- 3.3.2 调节方法二74-79
- 3.3.3 非均匀粘性系数对两种表面张力调节方法的影响79-82
- 3.3.4 小结82
- 3.3.5 算例82-87
- 3.4 接触角模型改进87-98
- 3.4.1 原始接触角方法的缺陷88-93
- 3.4.2 几何接触角方法提出及改进93-98
- 3.4.3 小结98
- 3.5 本章小结98-101
- 4 相变换热模型101-127
- 4.1 温度格子Boltzmann方程分析102-108
- 4.1.1 温度格子Boltzmann方程的Chapman-Enskog展开102-104
- 4.1.2 数值验证104-108
- 4.2 相变换热模型108-125
- 4.2.1 相变机理108-109
- 4.2.2 相变温度方程推导109-110
- 4.2.3 模型验证110-115
- 4.2.4 相变现象模拟115-125
- 4.3 本章小结125-127
- 5 结论与展望127-131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127-129
- 5.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129-131
- 致谢131-133
- 参考文献133-141
- 附录141-143
- A. 表面张力调节推导141-142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42
-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142-1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建邦;李隆键;廖全;崔文智;陈清华;潘良明;;基于相变过程的格子Boltzmann模型及应用[J];科学通报;2010年03期
2 曾建邦;李隆键;廖全;崔文智;陈清华;潘良明;;沸腾过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本文编号:826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82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