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PICCO监测技术指导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05:09

  本文关键词:PICCO监测技术指导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创伤性休克(traumatic shock)是由于机体遭受暴力作用后,发生了重要脏器损伤、严重出血等情况,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循环组织灌注不足[1]。其发生率与致伤物性质、损伤部位、失血程度、生理状况和伤后早期处置等密切相关。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严重多发伤的发生率日益增多,创伤性休克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创伤性休克早期即存在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重要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无氧代谢、乳酸性酸中毒、再灌注损伤以及内毒素移位等后果,最终将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2]。此时补液治疗为救治创伤性休克的最重要手段,但补液量过多,速度过快,都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各脏器严重水肿,增加病死率。因此寻找一种快捷、有效的监测方法以指导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至关重要。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pulse inducator continous cadiac output,PICCO)监测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监测心脏前负荷的新技术,它是通过经肺温度稀释技术和动脉脉搏波形曲线下面积分析技术,经过一系列实验验证后,得到的一种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已被证明可重复性好,且更敏感[3-4]。PICCO采用了新的容量性指标即胸内血容量(ITBV)和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能更快速准确地反映心脏前负荷和肺水,更有效地指导液体管理,胸腔内压、心血管顺应性及瓣膜反流对其无明显影响,并可作为协助明确诊断、评估病情的一种方法[5-1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监测是一种无创、快速、便捷、价廉、可重复性好的检查方法,但是其可靠性、准确性有待证实。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比这两种方法监测的血流动力学结果,分析PICCO和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评估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反应性,指导液体复苏的临床价值[11-14]。目的观察PICCO监测技术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EICU收治的4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创伤性休克患者,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PICCO组)和对照组(TTE组)各2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PICCO(实验组)、TTE(对照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监测并给予早期积极的液体容量管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液体复苏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72 h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血浆乳酸水平(Lac)、氧合指数(PaO2/FiO2),APACHEII评分、呼吸机应用时间,EICU住院时间,病死率。结果实验组24 h、72 h时CVP、M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乳酸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时,两组HR、血乳酸水平、APACHEII评分均较入选时有显著下降,CVP、MAP、PaO2/FiO2均较初始时有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EICU天数、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24 h、72 h的ITBVI、GEDVI,较初始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监测较TTE监测对指导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更有利,在液体管理方面更加精确,可以减少盲目补液,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间和EICU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PICCO监测指标中ITBV更能准确的评估患者血容量的状态,提高临床过程中液体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PICCO 超声心动图 创伤性休克 液体复苏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05.971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1
  • 前言11-12
  • 资料和方法12-15
  • 1.一般资料12
  • 1.1 纳入标准12
  • 1.2 分组12
  • 2.研究方法12-15
  • 2.1 患者准备12-14
  • 2.2 治疗方法14-15
  • 2.3 常规监护及一般治疗15
  • 2.4 观察指标及标本留取15
  • 3.统计方法15
  • 结果15-17
  • 1. 一般资料统计15
  • 2. PICCO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参数15-16
  • 3.TTE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参数16
  •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生理指标变化16-17
  • 5.两组患者主要转归指标的分析17
  • 讨论17-20
  • 结论20-21
  • 参考文献21-25
  • 综述25-42
  • 参考文献36-42
  • 致谢42-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桂,王晓钧,于晓华;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与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0年08期

2 孙景红,范桂英,孙启云;创伤性休克的观察与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潘灵波;对158例创伤性休克的预测与观察[J];医学文选;2000年04期

4 宋杰,刘月林,付荣华,李拥军;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年08期

5 杨书香,孙月兰,张喜平;骨折并创伤性休克的早期急救与护理[J];中医正骨;2000年08期

6 冯秉华,马晓燕;创伤性休克病人输血时应注意的问题[J];实用护理杂志;2001年11期

7 曾柳燕;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广西医学;2001年01期

8 韦柳青;28例创伤性休克患儿的监测及护理[J];医学文选;2001年01期

9 马淑焕;32例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及护理[J];中医正骨;2001年09期

10 闫冬霜 ,李鑫;创伤性休克的护理体会[J];黑河科技;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仙;刘林东;符琛;;创伤性休克院前救治的体会[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艳芬;;创伤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A];玉溪市第二届骨科学术研讨及科技成果推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李文放;郭晓波;景炳文;杨兴易;陈学云;;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的变化[A];第六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王琳;翟淑华;;创伤性休克30例的护理体会[A];河南省外科创伤及灾难救治护理专科知识学术会议(外科护理学组)论文集[C];2011年

5 朱仁春;;创伤性休克156例病人的救治体会[A];2009年浙江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波;;创伤性休克[A];2009年浙江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李峰;樊志宽;;46例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体会[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朱仁春;;创伤性休克156例病人的救治体会[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张建卓;刘延文;;创伤性休克的急诊室救护[A];华东地区第二次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3年

10 李桂珍;;46例创伤性休克的护理体会[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骨创科 亓建华;救治创伤性休克:先抢救,后确诊[N];医药经济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作兵;白蛋白对创伤性休克大鼠肺脏保护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陈玺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创伤性休克和阻塞性黄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高斌;创伤性休克时肾上腺髓质素变化及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2 宛明明;PICCO监测技术指导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3 冯浩淼;创伤性休克时一氧化氮变化及相关治疗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4 孙英刚;创伤性休克时内皮素变化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治疗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5 童宗焰;内皮素在创伤性休克中作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6 林洪武;创伤性休克时一氧化氮合酶、粘附分子的变化及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7 张匀;创伤性休克大鼠模型的制作及羟乙基淀粉对其淋巴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刘舰杭;创伤性休克对大鼠血脂、TNF-α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PICCO监测技术指导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269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1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