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川崎病并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0 12:26
  目的:探究赣州市人民医院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临床特征、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当地KD的诊疗、预后判断提供针对性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00例KD患儿的住院临床资料,包括患儿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CRP、ESR、PCT、WBC、Hb、PLT、ALT、AST、ALB、Na+、CK-MB、PLR、NLR、25-(OH)D3)和超声心动图。按照是否合并CAL分冠状动脉病变组(CAL组)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NCAL组),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CAL发生的因素,对筛选出的有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KD并发CA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男性患儿185例(61.7%),女性患儿115例(38.3%),男女比例为:1.61:1,2岁以下患儿所占比例较高,共168例(56.0%);<2岁年龄段中CAL组患儿占比为65.3%(47),高于NCAL组的占比53.1%(121...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川崎病并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KD患儿发病年龄及性别分布比较图

比较图,患儿,性别差异,年龄


第3章结果7对CAL和NCAL两组患儿的各年龄段人数占比进行比较发现,<2岁年龄段中CAL组患儿占比为65.3%(47),高于NCAL组的占比53.1%(121),2-5岁以及>5年龄段中CAL组患儿占比分别为25.0%(18)、9.7%(7)均低于NCAL组的相应占比25.9%(59)、21.1%(48),两组患儿的各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04,p=0.070),详见表2。伴有CAL的KD患儿中,男女比例2.6:1。CAL组患儿中男性、女性分别为52例(72.2%)、20例(27.8%),NCAL组患儿中男性、女性分别为133例(58.3%)、95例(41.7%),两组患儿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图2。表2KD并CAL患儿年龄、性别差异情况特征CAL(%)NCAL(%)χ2值P值年龄(岁)5.3040.070<247(65.3)121(53.1)2-518(25.0)59(25.9)>57(9.7)48(21.1)性别4.4650.035男52(72.2)133(58.3)女20(27.8)95(41.7)图2KD并CAL患儿年龄、性别差异比较图

分布图,临床症状,患儿,分布图


第3章结果9图3KD患儿临床症状分布图对CAL和NCAL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发现,CAL组患儿肢端改变、肛周脱皮发生率分别为36例(50.0%)、34例(47.2%),显著高于NCAL组82例(36.0%)、52例(2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临床症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图4。表4KD患儿CAL组及NCAL组主要临床表现比较临床症状CAL(n=72)NCAL(n=228)χ2值P值阳性例数百分比(%)阳性例数百分比(%)球结膜充血6083.320389.01.6450.200口唇皲裂5373.617576.80.2960.586颈淋巴结肿大5981.916170.63.5920.058皮疹4765.315576.70.1820.670杨梅舌4156.913057.00.0000.991肢端改变3650.08236.04.5170.034肛周脱皮3447.25222.815.9510.0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探讨[J]. 李秀艳.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9(05)
[2]实验室常见指标对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价值[J]. 彭宇,段炤,王智,康辉,蒋曼,李琳,邹峥,刘小惠.  重庆医学. 2020(01)
[3]25-羟维生素D3预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J]. 陈小红,罗晓明,马晓慧,翁娇娇,吴慧,张燕.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05)
[4]2012至2016年单中心川崎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研究[J]. 张新艳,杨婷婷,何婷,凌家云,胡秀芬,温宇,魏俊,卢慧玲.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8(06)
[5]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扩张的预测作用[J]. 袁迎第,孙军,魏春雷.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7 (21)
[6]2017年版《川崎病的诊断、治疗及远期管理——美国心脏协会对医疗专业人员的科学声明》解读[J]. 林瑶,李晓惠,石琳,杜军保.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7(09)
[7]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及其预测[J]. 孙乐,于宪一.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7(08)
[8]川崎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杜忠东,陈笑征.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7(08)
[9]ABCC4、FCGR2A及BLK基因多态性与华南地区儿童川崎病遗传易感相关性研究[J]. 张媛,张白杜,刘云锋,皮蕾,车迪,张丽,顾晓琼.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7 (05)
[10]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动态监测对细菌性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J]. 许剑云,许福祥,朱一川,沈健.  中国综合临床. 2017 (02)

博士论文
[1]中国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程度评分的研究[D]. 陈晶晶.华中科技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川崎病患儿维生素D水平及其受体Fok I基因多态性研究[D]. 蔡玉艳.青岛大学 2019
[2]201例川崎病患儿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D]. 王茜.天津医科大学 2019
[3]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相关危险因子的表达观察性研究[D]. 蒋立夏.宁夏医科大学 2019
[4]川崎病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D]. 杨雪.兰州大学 2017
[5]2006-2013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921例川崎病临床特征分析研究[D]. 张海涛.苏州大学 2014
[6]吉林省1999-2008年小儿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D]. 张晓梅.吉林大学 2010
[7]2003-2007年上海地区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D]. 俞岑妍.复旦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08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2908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b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