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角下的现代汉语语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5 03:12

  本文关键词:认知视角下的现代汉语语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语序 语用 认知 功能 三个平面 句法后果 语序变异


【摘要】:本文从形式入手,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与现代汉语语序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细致的描写,探求语序灵活的动因和机制,注重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语序之间的关联性,认为语序变动的结果不是临时性的,语序的灵活性是从一种临时的语用现象到凝固为语法规则的过程,语用表达在一定限度内突破语法规则的同时又对语法规则有一定的反作用。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对国内外的语序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认为固定和灵活是现代汉语语序的两个侧面。二者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语序的灵活性体现了语言的主观功能,是认知规律在语言中的客观反映,因此,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语序的灵活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尤为必要。 以下第二章至第七章是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下对与现代汉语语序相关问题的六个专题研究,主要涉及句法结构、句子结构和复句的语序问题。 第二章,标记理论和语序研究的三个平面。本章从标记理论出发,对“把”字句的标记等级进行研究,认为汉语的三个平面之间是关联关联的。通过对“把”字句的重新审视,发现“标记度”和语序之间对应关系的连续统是:句法语序>语义语序>语用语序(标记度强)。并用“被”字句来验证这一结论,证明标记度越高,越倾向于语用语序的解读。 第三章,可及性理论和“限定性成分+NP”结构研究。本章从可及性理论出发,以“人称代词+数量/指量成分+指人NP”结构为例,通过描写和解释人称代词和数量/指量结构共现时的语序特点及理据,阐释“人称代词+数量/指量成分+指人NP”结构的可及性和对句法、语用语序的选择差异,探究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出语序研究三个平面的标记模式。 第四章,构式理论与现代汉语可离析结构研究。本章从构式理论出发,对现代汉语中可以离析的两种特殊结构进行考察,即可隔开双音节动结式和表约量的数量结构(“N+多+M”和“N+M+多”),认为构式也存在语序的灵活性问题,指出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还要注重汉语的语言事实。 第五章,焦点理论和现代汉语焦点表达的游移。本文从焦点理论出发,对与现代汉语强调句有关的问题进行考察,认为焦点标记“是……的”对句法成份的强调是有层次和程度差别的;“是”和“的”位置的不同会导致句子是否合法以及造成表义上的差异的同时,存在功能上的中和。 第六章,信息理论和现代汉语移位现象的语法后果。本文从信息理论出发,重新审视现代汉语“移位”现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移位现象从语用层面对句法规则也产生影响,即移位造成的语法后果是形成句末话题焦点、句末话语标记和句末语气焦点。 第七章,,“图形—背景”理论和汉语复句变异语序研究。本章从“图形—背 景”理论出发,考察现代汉语复句语序的变异情况。发现语序的变异是有选择性的,“图形—背景”的相互转换是复句语序变异的认知心理基础,标记的增减是语序变异的句法手段。语序的变异是说话人的刻意安排,既体现了语言表达的主观性,又体现了语序选择是语言表达功能上的具体分工。 第八章,结语。概括语序研究的认知观,指出可能的创新点和以后努力方向。
【关键词】:语序 语用 认知 功能 三个平面 句法后果 语序变异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4
  • 第一章 绪论14-26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4-15
  • 1.2 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5-23
  • 1.2.1 不同时期的汉语语序观15-20
  • 1.2.2 汉语语序研究的范围20-23
  • 1.3 拟突破的方面23-24
  • 1.4 结构安排与语料来源24-26
  • 1.4.1 结构安排24-25
  • 1.4.2 语料来源25-26
  • 第二章 标记理论和语序研究的三个平面26-53
  • 2.1 标记理论27-32
  • 2.1.1 标记理论的演变27-29
  • 2.1.2 标记现象的认知解释29-31
  • 2.1.3 标记理论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31-32
  • 2.2 问题的提出32-33
  • 2.3 “把”字句的标记性研究33-49
  • 2.3.1 句法上的标记等级34-39
  • 2.3.2 语义上的标记等级39-41
  • 2.3.3 语用上的标记等级41-47
  • 2.3.4 “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和标记模式47-49
  • 2.4 标记度和语序三个平面标记模式的验证49-52
  • 2.4.1 “被”字句的句法语序49-50
  • 2.4.2 “被”字句的语义语序50
  • 2.4.3 “被”字句的语用语序50-52
  • 2.4.4 “被”字句的语法意义和标记模式52
  • 2.5 本章小结52-53
  • 第三章 可及性理论和“限定性成分+NP”结构研究53-74
  • 3.1 可及性理论53-57
  • 3.1.1 类型学中可及性理论53-54
  • 3.1.2 语篇回指称研究中的可及性理论54-55
  • 3.1.3 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可及性理论55-57
  • 3.2 问题的提出57-58
  • 3.3 “限定成分+NP”结构的语序特点和性质58-65
  • 3.3.1 人称代词>数量、指量成分的认知理据59-60
  • 3.3.2 NP 对短语性质的制约和影响60-64
  • 3.3.3 关于数量和指量成分的说明64-65
  • 3.4 “限定成分+NP”结构的可及性差异和语序选择65-68
  • 3.4.1 偏正的“限定成分+NP”结构倾向作句法成分66
  • 3.4.2 同位的“限定成分+NP”结构倾向作话题66-68
  • 3.5 “限定成分+NP”结构的话语功能68-72
  • 3.5.1 话题的性质68-69
  • 3.5.2 人称代词的话语功能69-71
  • 3.5.3 区分“人称代词+作为+NP”结构71-72
  • 3.6 本章小结72-74
  • 第四章 构式理论与现代汉语可离析结构研究74-93
  • 4.1 构式理论74-78
  • 4.1.1 构式语法的发展阶段74-75
  • 4.1.2 构式的内涵75-76
  • 4.1.3 构式的特点76-77
  • 4.1.4 汉语对构式语法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77-78
  • 4.2 问题的提出78
  • 4.3 可隔开双音节动结式“V+RV”78-85
  • 4.3.1 研究的对象79
  • 4.3.2 可隔开双音节动结式“V+Rv”构式特点79-84
  • 4.3.3 可隔开式“V+RV”中 V 与 Rv 的关系84
  • 4.3.4 “V+Rv”隔开前后的语用差异84-85
  • 4.4 “N+多+M”和“N +M+多”85-91
  • 4.4.1 研究的对象85-86
  • 4.4.2 “N+多+M”和“N +M+多”表示的数量范围86
  • 4.4.3 “多”的性质86-87
  • 4.4.4 “多”在不同位置上的原因87-88
  • 4.4.5 “N+M+多”的构式特点88-91
  • 4.4.6 一个特殊的位数“十”91
  • 4.5 本章小结91-93
  • 第五章 焦点理论和现代汉语焦点表达的游移93-106
  • 5.1 焦点理论93-98
  • 5.1.1 功能和形式学派对焦点的研究93-95
  • 5.1.2 汉语学界对焦点的研究95-98
  • 5.2 问题的提出98
  • 5.3 “是 的”标记焦点的差异98-104
  • 5.3.1 主语焦点化的具体表现99-101
  • 5.3.2 谓语焦点化的具体表现101-102
  • 5.3.3 状语焦点化的具体表现102-103
  • 5.3.4 宾语焦点化的具体表现103-104
  • 5.4 “是”和“的”的位置选择和功能中和104-105
  • 5.5 本章小结105-106
  • 第六章 信息理论和现代汉语移位现象的语法后果106-134
  • 6.1 信息理论106-112
  • 6.1.1 语言信息理论的沿承106-107
  • 6.1.2 韩礼德对信息理论的创新和发展107-110
  • 6.1.3 不同的句子功能观110-111
  • 6.1.4 国内语言学界对信息理论的运用111-112
  • 6.2 问题的提出112-113
  • 6.3 关于几个问题的厘清113-117
  • 6.3.1 “易位”还是“移位”114-115
  • 6.3.2 “重读”还是“轻读”115-116
  • 6.3.3 信息结构和句法结构116-117
  • 6.4 “信息量”的表达和移位性质的差异117-128
  • 6.4.1 人称代词的移位117-119
  • 6.4.2 名词性成份的移位119-120
  • 6.4.3 动词性成份的移位120-122
  • 6.4.4 介词结构的移位122-123
  • 6.4.5 副词的移位123-128
  • 6.5 移位产生的语法后果128-131
  • 6.5.1 句末话题焦点129
  • 6.5.2 句末话语标记129-130
  • 6.5.3 句末语气焦点130-131
  • 6.6 移位造成语法后果的认知解释131-133
  • 6.6.1 “句末话题焦点”形成的动因131-132
  • 6.6.2 “句末语气焦点”形成的动因132-133
  • 6.6.3 “句末话语标记”形成的动因133
  • 6.7 本章小结133-134
  • 第七章 “图形—背景”理论和汉语复句变异语序研究134-172
  • 7.1 “图形—背景”理论134-138
  • 7.1.1 理论的来源与发展134-136
  • 7.1.2 “图形—背景”理论在汉语中的应用136-138
  • 7.2 问题的提出138-141
  • 7.2.1 关于复句语序变异的研究138-139
  • 7.2.2 关于复句语序变异的性质139-141
  • 7.2.3 本章研究的范围141
  • 7.3 因果类复句语序变异考察141-156
  • 7.3.1 因果复句语序变异的表现形式144-150
  • 7.3.2 因果复句语序变异的动因150-154
  • 7.3.3 因果复句语序变异的认知机制154-156
  • 7.4 条件复句语序变异考察156-162
  • 7.4.1 表“充足条件”复句的语序变异157-158
  • 7.4.2 表“必要条件”复句的语序变异158-160
  • 7.4.3 表“无条件”复句的语序变异160-161
  • 7.4.4 语序变异和标记的互动161-162
  • 7.5 假设复句语序变异考察162-165
  • 7.5.1 假设分句直接后置163
  • 7.5.2 与“的话”搭配的选择性后置163-164
  • 7.5.3 假设分句后置和主观性164-165
  • 7.6 转折复句的语序变异考察165-169
  • 7.6.1 转折复句语序变异的表现形式166-167
  • 7.6.2 转折复句语序变异的认知动因和机制167-169
  • 7.7 目的复句的语序变异考察169-170
  • 7.8 本章小结170-172
  • 第八章 结语172-174
  • 参考文献174-188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188-189
  • 致谢189-190


本文编号:1034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034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7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