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忠德的历史演变
发布时间:2017-10-28 21:28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传统忠德的历史演变
【摘要】:在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体系中,忠德是非常重要的德目,曾经在封建社会长期被作为首要政治道德而得到普遍认同和尊奉。作为道德意识和观念层面上的忠观念可上溯到原始社会后期。到了春秋时期,忠作为道德德目出现,并跻身“令德”、“吉德”行列。从原初意义上讲,忠是对他人、对事业的积极尽心态度。具体而言,从践行主体看,忠是涵盖统治者、下层臣民和一切平等主体的泛主体道德;从内涵看,忠是包括对国家、对君主、对事业、对职责、对承诺全身心践行的全含性道德。战国时期,随着社会转型,血缘宗法制的解体,忠由原初那种对一切人一切事的竭心尽力,逐渐变为臣民对君主的单向度忠。秦汉以降,郡县制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以不断强化,三纲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体现君为臣纲的忠君道德一跃而成为最首要的封建社会道德。此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虽然乱世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忠君道德的践行效果,但君为臣纲的基本原则没有变。宋代以后,理学勃兴,系统地论证了三纲的神圣性、至上性,将三纲特别是君为臣纲证成万古不变的“天理”。从此,忠君道德真正成为封建社会最核心、最基本、最首要的道德准则。忠君道德遂成为桎梏人们的精神枷锁,钳制人们的思想工具。进入近代社会,随着中国社会的激烈变革和急剧转型,三纲特别是忠君道德也先后遭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反思批判,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猛烈抨击,最后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被彻底清算。探索传统忠德的变迁历史,对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现状,实现忠德当代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忠德原初意义中的忠于社稷、忠于职守和忠信、忠恕等超越时代的“正能量”在今天仍具有一定价值,其合理内核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道德基因,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源。
【关键词】:忠德 忠君 历史变迁 当代转换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92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9
- 绪论19-30
- 一、目的和意义19-20
- 二、时间段限的界定20-21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21-27
- 四、理论框架与行文致思理路27-28
- 五、创新点与难点28-30
- 第一章 忠观念的出现与忠德的形成30-74
- 第一节 先秦时期社会发展对忠德产生的影响30-33
- 第二节 从原始社会到夏商西周:忠观念的萌芽33-41
- 一、原始尚中观念与忠观念的萌芽33-36
- 二、夏代文化特质与尚忠习俗36-38
- 三、商代文化特质与尚敬习俗38-40
- 四、西周礼乐文化与忠观念的道德化40-41
- 第三节 春秋时期:忠作为一种道德出现41-53
- 一、忠德践行主体的多元化42-50
- 二、忠德内涵的多样性50-53
- 第四节 战国时期:忠德向忠君的片面化转向53-72
- 一、战国时期社会转型与忠德的转向53-56
- 二、战国时期的君臣关系56-63
- 三、忠君逐渐成为忠德的代名词63-72
- 本章小结72-74
- 第二章“三纲”的神圣化与忠德的凸显74-119
-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社会状况74-76
- 一、郡县制的确立与中央集权专制国家的形成74-75
-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75
- 三、秦汉治国理念嬗变及对忠君观念的影响75-76
- 第二节 秦—西汉初期的君臣关系及对忠君观念的影响76-87
- 一、秦代的君臣关系与忠君观念76-79
- 二、汉初君臣关系与忠德状况79-82
- 三、汉初强化忠君道德的努力82-87
- 第三节 从董仲舒到《白虎通》:忠德至上地位的确立87-100
- 一、“三纲”说的萌芽及正式提出87-90
- 二、“三纲”的神圣性与忠君道德的首要性90-97
- 三、阴阳五行和谶纬神学对忠君道德的影响97-100
- 第四节 两汉政治局势与忠君道德状况100-117
- 一、“王莽篡汉”与东汉重建忠君道德101-103
- 二、东汉政治危机与“尚名节”社会风气103-108
- 三、谏诤与忠君道德的政治价值108-112
- 四、政治形势变化与忠君道德的向度112-117
- 本章小结117-119
- 第三章 社会动荡、玄学佛道代起与忠德的发展变化119-162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状况119-122
- 一、政治领域的深刻变化119-120
- 二、经济在破坏和重建中艰难发展120
- 三、民族大融合对社会道德的影响120-121
- 四、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局面121-122
- 第二节 玄学、佛道的兴起与儒学的复兴对忠德的影响122-133
- 一、魏晋玄学的勃兴及对忠德冲击122-123
- 二、沙门不敬王者与调和佛儒123-125
- 三、道教思想中的忠观念125-127
- 四、鲍敬言的“无君论”与葛鲍君权观念的差异127-129
- 五、儒家道统复兴与《忠经》的出现129-133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忠德状况133-160
- 一、君臣尊卑不很严格,篡位弑夺成朝代更迭时常态133-138
- 二、分裂时间长于统一,各事其主具有一定的现实性138-144
- 三、改事新主极为普遍,臣子忠君死节事例尚不多见144-148
- 四、褒忠励节力度渐大,官方劝忠正说明忠德的缺失148-153
- 五、忠重于孝尚未夯实,忠孝冲突时仍存在两种选择153-160
- 本章小结160-162
- 第四章 宋明理学的正统化与忠君道德的极端化162-212
- 第一节 宋元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162-165
- 一、政治状况162-164
- 二、经济状况164-165
- 三、思想状况165
- 第二节 宋明理学对“三纲”及忠君道德的凸显165-175
- 一、宋明理学将“三纲”上升为天理166-168
- 二、宋明理学对忠君道德的凸显和高扬168-173
- 三、宋明理学的广泛传播及其社会影响173-175
- 第三节 君臣关系的变化与劝励臣民效忠的举措175-185
- 一、强化君主专制以促进君权的绝对化176-179
- 二、褒奖忠臣义士以劝励臣下忠君不二179-182
- 三、惩处不忠叛逆以规诫为臣之不忠者182-185
- 第四节 宋(辽金)元明清时期忠德的主要特点185-200
- 一、忠孝乃伦常之根本,“忠孝节义”成为高频词185-188
- 二、忠君泛化成全民性道德,不受身份、民族限制188-193
- 三、忠君道德加速愚德化进程,,愚忠现象越发普遍193-198
- 四、忠德激发了遗民心理,鼎革之际不乏遗民群体198-200
- 第五节 明末清初启蒙思潮及对忠君道德的反思200-209
- 一、明清之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早期启蒙思潮的兴起200-202
- 二、启蒙思想家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和对专制君主的抨击202-204
- 三、启蒙思想家对君臣关系的辨析和其限制君权的主张204-207
- 四、启蒙思想家对忠君道德的反思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07-209
- 本章小结209-212
- 第五章 近代道德革命对传统忠德的批判和扬弃212-242
- 第一节 中国近代社会的概况212-215
- 一、中国近代历史的演进历程212-213
- 二、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213
- 三、中国近代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变革213-214
- 四、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发展演进脉络214-215
- 第二节 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忠君道德的批判215-221
- 一、维新派对“三纲”的批判215-217
- 二、维新派对奴隶性的批判217-219
- 三、维新派对忠君道德的批判219-221
- 第三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忠君道德的批判221-226
- 一、革命派对“三纲”的批判221-223
- 二、革命派对奴隶性的批判223-224
- 三、革命派对忠君道德的批判224-226
- 第四节 新文化运动对忠君道德的清算226-236
- 一、清末民初社会状况和忠君观念的淡化226-229
- 二、新文化运动对“三纲”的抨击229-233
- 三、新文化运动对忠君道德的清算233-236
- 第五节 近代道德革命对忠德价值的返本开新236-240
- 一、恢复忠德之本义236-238
- 二、赋予忠德以新义238-240
- 本章小结240-242
- 结语242-255
- 一、忠德地位在不同历史时期升降沉浮242-244
- 二、忠德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侧重244-245
- 三、忠德变迁与中国社会演进紧密相连245-248
- 四、忠德合理价值在当代社会中的转换248-255
- 参考文献255-266
- 致谢266-2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269-2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成,张旭东;韩非“忠”思想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裴传永;中国传统忠德观的历时性考察[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10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11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