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习得视角的汉语和修纳语词汇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汉语习得视角的汉语和修纳语词汇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又语习得 修纳语 词汇对比 词汇偏误 津巴布韦汉语教学
【摘要】:在第二语言教学当中,词汇教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为了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本文在现有汉语和修纳语词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汉语和修纳语词汇的异同之处,对词汇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对比,通过《SHONA-CHINESE, CHINESE-SHONA DICTIONARY with English glosses》编写过程中所观测到的词汇异同点对汉修两种语言的词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归纳分析了津巴布韦学生在汉语词汇习得中的偏误问题。两种语言的词汇对比研究有助于预测和解释津巴布韦学生的汉语词汇学习难点,引导教师采取切实有效的汉语教学策略。本文拟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汉语和修纳语词汇有何异同?第二,学习汉语词汇时,津巴布韦学生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第三,津巴布韦学生有哪些由于修纳语背景而产生的词汇偏误?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目的、语料来源、理论指导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研究背景与相关的理论。本章对汉语词汇和修纳语词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构词法理论(Mor-pheme-based morphology theory)及词汇意义对等理论(semantic Equivalence Theory)等。第三章介绍了汉语和修纳语在构词法上的异同点以及两种语言的词汇特点,旨在了解这两种语言的词汇对应关系,并找到以修纳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汉语词汇时的难点。本章主要从词类角度对汉语和修纳语的单纯词、合成词、英语外来词的词汇特点进行对比。汉语和修纳语拟声词的特点很相似,可是这两种语言的动词和名词特点完全不同,因为修纳语的词是由固定的语素构造的,如:动词是由三个不成词的语素构造的,而名词是由两个不成词的语素构造的。汉语名词和动词却没有这种固定的构词法。因此,本文建议:在汉语词汇学习过程中为了减少偏误的出现,教师应该让津巴布韦学生了解汉语的构词法,并学会分析汉语词中的语素关系,以便准确、深入理解汉语词义。第四章是汉语和修纳语对应词词义关系的对比研究。本章以奈达(Nida)的翻译对等理论为基础,将《SHONA-CHINESE,CHINESE-SHONA DICTIONARY with English glosses》作为案例,对汉语和修纳语对应词词义关系进行了对比。我们的调查显示,汉语和修纳语词汇当中存在着不对应关系现象。根据这两种语言的非对应词词义关系情况,可以预测:以修纳语作为母语的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词汇偏误的可能性比较高。第五章是津巴布韦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的词汇偏误类型研究。在津巴布韦学生的汉语学习过程中,词义混淆偏误是最常见的偏误类型。这种偏误是由汉语和修纳语词义不完全对应的客观情况造成的。这说明,对于津巴布韦汉语教师来说,汉语词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使津巴布韦学生理解汉语词义的特点,并避免修纳语词义负迁移现象发生。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论文的贡献、不足与今后的努力方向。在汉语推广的研究当中,很少有汉语和非洲语言的对比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津巴布韦汉语词汇教学、本土化教材编写以及翻译工作提供参考,为推动津巴布韦汉语教学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还存在着很大局限性,如研究对象限于初中级汉语水平的学生,并且大量资料都是通过网络搜集得到的。今后的研究将以汉语高级水平的津巴布韦学生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他们口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偏误。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书景;汉语学习中民俗文化的输入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09期
2 夏明菊;华裔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分析[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朱黎航;商务汉语的特点及其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杨慧玲;;明清时期西方人汉语学习史的开篇之作——评《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调查》[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3期
5 ;第一届“世界汉语大会”通知[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3期
6 彭恒利;;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J];中国考试;2005年10期
7 李宇明;;明了各国国情,顺利传播汉语[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3期
8 陈晓桦;;目的语环境中有效课外汉语学习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01期
9 张晓萍;;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偏差及解决方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6期
10 吴应辉;杨吉春;;泰国汉语快速传播模式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俭明;;汉语与世界[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石羽佳;;经济汉语实践性教学初探[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热先古力·阿不力米提;;激发学生学习汉语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4 王建勤;;汉语国际传播标准的学术竞争力与战略规划[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5 潘兴德;;一种基于语音生态学分析的计算机辅助汉语学习系统[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6 白利芳;;诵读——出神入化达境界[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7 吕必松;;试论汉语的象态范畴和状态表示法(提纲)[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8 王磊;;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汉语“第二课堂”的探索[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9 蒋丽;;浅谈对法汉语初级阶段口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亚杰;;关于假期初级短训班教学程序的一些设想[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南非记者 李锋;南非 让汉语享受“国民待遇”[N];人民日报;2005年
2 柯灵;芬兰青年热衷学汉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3 本报驻京记者 陆静斐;“汉语难学是你们的说法”[N];文汇报;2005年
4 记者 刘军;全世界兴起汉语热[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记者 袁f^;汉语学习杂志《汉语世界》创刊[N];人民日报;2006年
6 本报特派莫斯科记者 王玉梅;“中国元素”莫斯科书展受追捧[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许钦铎;美国汉语大会收获丰盛[N];工人日报;2008年
8 李新;奥运点燃汉语培训市场热潮[N];商务时报;2008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李寅;让汉语在民族地区热起来[N];中国民族报;2005年
10 记者 吴晓向;“多维汉语学习应用系统”开辟学汉语捷径[N];工人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浩宇;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WAI WAI THI (邹丽冰);缅甸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阮光兴(Nguyen Quang Hung);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肖应云;明清西方传教士的汉语学习与文化交流(1582-1795)[D];暨南大学;2010年
5 董海樱;西人汉语研究述论——16-19世纪初期[D];浙江大学;2005年
6 潘素英;泰国中小学汉语课程大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YAP TENG TENG(叶婷婷);马来西亚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Byamba Nerguijargal(纳尔贵);汉语和蒙语反义词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9 杨洪建;哈萨克族学生汉语否定结构习得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10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梅;论汉越词对越南人学习汉语词汇的词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2 Kaynar Omer Faruk(欧曼尔);土耳其学生在双语迁移下的汉语习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衍峰;中韩建交后韩国汉语教科书选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廖陈林;在华商务人士汉语使用情况的个案调查[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徐佩;在华日韩人士商务汉语学习需求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方舟;赞比亚汉语教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李喻志;汉语学习动机分析及激发动机方案[D];山东大学;2011年
8 支绛;《实用中医汉语》与《中医汉语》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张玲娟;浙籍华裔青少年的汉语学习需求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白云;俄罗斯大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90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190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