阈下信息传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5 07:06

  本文关键词:阈下信息传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阈下信息 阈下启动 阈下信息传播 恐惧诉求 风险认知


【摘要】:自上世纪50年代有关阈下知觉的研究兴起以来,阈下信息的有效性一直是心理学、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者们围绕阈下呈现方式、传播机制及其应用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此同时,阈下信息的相关研究也是存在争议最多的研究之一,迄今有关阈下信息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理论尚有许多未解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本研究基于现有阈下信息研究中的争议性结论和缺失性研究,应用阈下启动技术,以恐惧诉求理论为基石,在实验室和实际情境中探究影响阈下信息传播有效性的因素。本研究包括六个实验,主要采取行为实验的方法,运用阈下启动范式,以风险认知水平为主要的因变量,对基于恐惧诉求的阈下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探索。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以及实验四主要以地震图片和相应的地震保险作为恐惧诉求信息,以个体风险认知水平和行为意向(保险购买意愿)为因变量,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其中实验一和实验二旨在分析恐惧诉求信息的阈下启动方式的不同(阈下启动信息与目标任务信息分离呈现和融合呈现)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将阈下启动信息与阈上目标刺激融合呈现,即将保险材料(阈上刺激)作为地震图片(阂下信息)的掩蔽刺激,能够导致更有效的传播;基于以上结果,实验三在前两个实验研究基础上,采用阈下刺激与阈上刺激融合的启动方式,并引入个体动机变量,采用2×2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进一步分析影响阈下信息传播效果的内在机制,试图回答“动机是否是阈下信息有效的必要条件”,以及“动机是否与阂下呈现存在交互作用”,与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是,本研究实验结果并未发现动机能够对阂下信息传播产生影响,基于此结果可能原因在于动机激发方式的有效性,实验四引入卷入度这一与动机状态相关的变量,在实验四中,采用2×2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关注个体卷入度对阂下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即拟解决个体卷入度能否影响风险认知水平与购买意愿,卷入度与阈下信息呈现是否有交互作用两个问题,结果发现,个体卷入度因素能够显著影响阂下信息传播效果,两者之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这说明个体是否与目标事件有较高的相关性,是影响阈下信息传播能否有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验五和实验六中,均采用了与目标事件有高相关性的即卷入度较高的个体作为被试,以危险驾驶行为后果图片和相应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作为恐惧诉求信息,以个体风险认知水平和对法律法规知识的记忆水平作为因变量,并在实际情境(即驾驶培训学校的科目一考试培训)中进行。其中实验五在实验一、二、三、四中闪现式阈下呈现有效的基础上,运用嵌入式呈现方式并与之对比,结果发现,两种方式均能有效影响阈下信息传播,而在本研究的具体情境中,嵌入式呈现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提升被试风险认知水平和记忆水平。实验六中比较两种不同信息内容阈下传播的有效性,结果发现,相比以交通事故现场为内容的图片,以违规驾驶带来的惩罚为内容的图片有更好的阈下启动效果,即能够导致被试更高的风险认知水平,内容设置不同会给传播效果带来显著的影响,这可能是以往研究结论存在诸多不一致的原因之一。另外,实验五和实验六在实际情境中进行,一方面旨在将实验室中的研究结果迁移到实际应用中,扩大生态效度,另一方面则是根据实际情境的要求,对阈下信息的呈现方式和内容设置对传播有效性的影响作进一步探索。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阈下信息传播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但其有效性依赖于众多因素,如阈下启动的方式、阈下信息呈现的方式、阈下刺激的内容设置等,并且还可能受到动机、卷入度等机体变量的共同影响。尤其是在实际应用情境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境和对象的要求,灵活运用阈下信息技术,才能得到有效的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卜宇;;初中英语课堂问答有效性评价之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年04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志;;信息时代的组织建设——对信息化促进组织有效性发挥的思考[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桂宗稳;陈畴镛;;企业发展技术有效性评价[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3 李在卿;;认证有效性及统计模型研究[A];使命与责任—以质量方法促转型升级——第五届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上)[C];2012年

4 赵兵;;多种举措共同发力 提高质保监督有效性[A];中国核学会核能动力学会核电质量保证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专集[C];2010年

5 姜立军;苗鸿;欧阳志云;;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分析[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陆绮;胡刚;邹志东;;含“中药活肤油”护肤品有效性实验研究[A];2002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孙静芬;袁建华;赵滟;满璇;蒲洪波;;系统工程有效性评价的一种新方法[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1系统工程[C];2014年

8 崔天;蒋琳;赵建辉;龙恩深;;多气候条件下的温室全年运行的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9 Wang Xue-min;Zou Ying;Tan Yi-mei;Kyoko Shima;Mitsuyuki Hotta;Haruko Toyoshima;Jun Sasaki;Wang Xiao;Kazuhiko Higuchi;;凹凸形状表面材质纸尿裤的有效性评价[A];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10 朱令人;洪时中;陈棋福;郑兆傼;;评价一次地震预报有效性的“距准误差”法和“概率统计”法[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辉瑞日本临床统计部 Kanae Togo 等 翻译 王琰 审校 梁蓓蓓;有效性评价关键指标:临床重要效果[N];医药经济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程大友;保险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高伟正;我国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李大宇;面向电子共融的电子政务有效性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王德武;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评价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5 李川;我国创意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婧;阈下信息传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饶从军;可分离物品拍卖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免费分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英菊;应急预案辅助设计及评价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译之;法律有效性的立法探讨[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2 陈昱佳;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内控有效性实证研究[D];湖北大学;2014年

3 张贡晶;提高济柴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周荣勇;软件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理论及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郭晶;铁路客货运营系统有效性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6 杨理琴;软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与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7 高争光;企业信息系统有效性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8 郑莉莉;中国港口投资有效性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佘崇林;政府部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张新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有效性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25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225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e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