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1861-1976)

发布时间:2017-12-09 04:13

  本文关键词:中国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1861-1976)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德语文 教育历史 教育政策 办学主体 教材出版


【摘要】:中国德语文教育是我国外国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1861至1976年间的德语文教育历史为研究对象,从教育政策、实施主体及教材编写与出版三个维度来考察我国晚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三个阶段的德语文教育历史演变过程,梳理并分析各阶段我国外语教育政策中有关德语文教育的规定,探究实施德语文教育的主体特征和办学动因,挖掘历史上与德语文教育相关的人和事,点面结合,还原德语文教育在各历史阶段的原貌,勾勒出该时段我国德语文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为主逐步向高等教育阶段迁移的过程,为我国今后德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借鉴。 本文分六个章节,除绪论和结语两个章节外,主体部分包括四个章节。第二章论述晚清时期德语文教育实施主体——我国自主创办的官办方言学堂、洋务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和晚清大学堂以及德国在华创办的教会学校、技术学校、德华学校和高等学堂,分析其办学背景、办学动机、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法及办学特色,追溯德语文教育在中国的起源,并从教材编写与出版方面来进一步推测当时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第三章在梳理民国时期我国德语文教育政策的基础上,论述已延伸至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层面的德语文教育实施主体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分析其办学背景、办学目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等,探讨民国时期开展德语文教育所希冀满足的各类需求,重点考察德文系作为独立系科在高校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以及德语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语言所处地位的演变。此外,通过对民国时期的德语文教材出版物的统计与分析来进一步获得对该时期德语文教育更为深刻的认识。 第四章将焦点放在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期间的德语文教育,结合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分析我国中学外国语学校开展德语文教育的社会背景、办学动机及办学特色等,再现德语文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外语院校、外贸院校及师范院校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曲折发展过程,分析政治环境及苏联模式给德语文教育所带来的制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的变化,梳理该时期我国在德语师资队伍建设、德语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编写、词典编纂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阐释教材中所折射的“外语学习为政治服务”的宗旨,归纳出这一时期德语文教育的特色、成绩与不足。 第五章再一次从教育政策、实施主体和教材编写与出版三个维度对晚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三个历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进行纵向对比与分析,阐明各历史阶段德语文教育的时代特征及其局限,,勾勒出我国德语文教育从晚清至“文革”结束的百余年间的发展脉络。本文最后指出,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对我国今后德语文教育发展有着丰富的启示,从教育政策的整体规划、中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三个方面予以展开,建议从国家战略和人才需求出发对我国德语文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在规范中学德语文教育的基础上,处理好中学德语文教育和高校德语文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探索高校德语文教育分类别、分层次、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促进我国德语文教育事业良性健康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阿勇;;民国时期教会学校外语教育的历程、特点与影响——以福建地区为中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叶隽;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的“德国文学学科”历程 张威廉先生的历史记忆[J];博览群书;2005年04期

3 吴晓樵;;五四后任教北京大学的德文洋教习欧尔克[J];博览群书;2006年01期

4 叶隽;;早期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的若干史实问题[J];博览群书;2006年02期

5 吴永年;国内德汉辞典面面观[J];辞书研究;1996年03期

6 孙立峰;;晚清编译德国军事著作活动考评[J];德国研究;2007年02期

7 崔永军;白雁钊;;德国影响下的晚清军事变革研究述评[J];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02期

8 周怡;刘明鑫;;德占青岛时期中德双语报刊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3年05期

9 刘胜茂;;卫礼贤与礼贤书院[J];春秋;2009年06期

10 俞仪方;中国最早出版的一部德国文学史——张传普著《德国文学史大纲》述评[J];德国研究;199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洪玮;德占时期青岛城市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69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269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d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