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现象”与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
发布时间:2017-12-15 02:17
本文关键词:“《知音》现象”与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
更多相关文章: 《知音》 知音体 亚文学 普通读者 阅读趣味
【摘要】:《知音》是一份富有特色的文化生活杂志,它沿着通俗的办刊路线,打造出了一种介于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亚文学文体,从而营建起一个庞大的读者群。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层出不穷的争议。《知音》的生产和消费,是当代文化生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着重从文化生产与读者接受的互动关系来分析"《知音》现象",从中了解当前社会一部分普通读者的阅读趣味,以及"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特征。《知音》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那别具一格的文体形式,也就是所谓的"知音体"。其实,"知音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任何一种文体,它是由一套商业化的生产机制运作而成,带有着大众文化商品那种典型的"混合主义"倾向。它一方面紧紧贴近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又充分运用文学修辞和情节设计,从而形成了一种"纪实+传奇"的制作模式。藉着这种生产模式,《知音》杂志成功地游走于新闻与文学的边缘地带,它的内容既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富有鲜明的猎奇色彩。同时,它又把那套"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理念注入其中,从而不但适应了普通读者的接受特点,而且也迎合了普遍的文化心理。正是通过这种内容模式,《知音》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润,也在普通读者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文也正是通过对《知音》》的策划制作流程的深入考察,为了解"亚文学"的生产特征提供一个样本。我们认识到"《知音》现象"的发生不仅和它那独特的内容模式有关,也与其读者群的构成密不可分。为此,我们以《知音》读者群的结构特征为中心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这个群体的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等等。并结合了相关理论,对这一群体的阅读趣味、阅读行为、阅读心理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我们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时期,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知音》的读者群也在发生相应的扩张和收缩,并在审美趣味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反过来,这种差异不但造成了《知音》在制作模式上的变化,而且也造成了它在社会认同上的尴尬境地。本文有意跳出以往研究那种从理论到文本的一般模式,重点参照了这几年在山东大学尝试开展的"文学生活"调查的思路与方法,重视田野调查,用一些数据和案例来说明题旨,同时又借用了文化传播研究以及后工业理论等视角,对"《知音》现象"进行"文学/新闻社会学"的分析。本文的结构大致如下:第一章是对"《知音》现象"的呈现。"《知音》现象"的形成与《知音》杂志的办刊思路、走向分不开,文中对这份杂志的办刊理念、栏目设置和内容特色等等,都做了统计分析。在这些方面,《知音》既表现出了与其同类杂志的相似性,也有着其同类杂志无可比拟的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特色,才得以形成了它那数目庞大的受众群体,并获得了普通读者的认同。同时,它也引来了社会上特别是知识群体的质疑,甚至是贬斥之声。文章借助于读者问卷调查,并结合散见于各种报刊、网站上的相关议论,力图对这种矛盾的文化现象做出一些阐释。我们对"《知音》现象"的探讨,希望能够有助于理解转型期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当代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某些侧面。第二章探讨《知音》的内容生产和运作模式。由于八十年代以来社会文化环境的巨大变化,《知音》的办刊模式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摸索过程,但它最终还是从一家普通的杂志设扩充为一个有相当经济规模和实力的传媒集团。本章重点探讨了《知音》在生产运作上是如何一步步适应文化市场,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作工序。我们认为《知音》是一种新生的典型的文化工业的产物,它的生产制作带有"不断拷贝"和"流水作业"的特征。在这个生产流程中,作者、编辑、主编和总编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既分工明确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在这种运作模式下,《知音》也就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传播媒介,而是一个以牟利为指向的个性鲜明的文化生产机构。它的"内容生产"也不再是个体性的精神独创的成果,而是依照社会文化心理来"定制"的文化商品,弥漫了浓厚的商业化气息。这时,文学也就被当作一种商业元素,用于这些文化产品的包装设计,从而形成了一种典型的"亚文学"形态。第三章深入剖析"知音体"。所谓"知音体"也就是《知音》在多年的内容生产中而形成的一种特有文体,从题材选择、叙事模式到语言风格,它都是以尽可能地吸引普通读者为目标,带有着较为稳固的模式化特征。文章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揭示了"知音体"在标题设计上是如何运用特有的修辞技巧达到了夺人眼球的效果,如何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文学性策划调动了读者的胃口,如何根据普通读者的阅读心理来调整叙事策略,又如何将那套"人情美、人性美"的文化理念融入到了这些不无离奇的故事情节之中。藉着这种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活故事,来传达一种带有浓重世俗意味的人生或生活哲理,这也正是"知音体"在普通读者中间的魅力所在。我们通过对"知音体"的分析,显现出对当代通俗文化生产得失的某些思考。第四章探讨《知音》的读者群。调查表明,《知音》的读者群以18岁到45岁之间的人群的为主,他们的学历则主要集中于高中(中专)、专科和本科学历之间,并有着较为稳定的职业和经济来源。虽然这一群体有着不同程度的阅读需求,但是却很容易受到社会阅读风尚的左右。在传播的过程中,《知音》是通过相应的话题制作,把那些处在游离状态下的普通读者聚集在自己的周围,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读者群。不过,在不同时期,《知音》的读者群也有极为显著的变化。反过来,这种变化也影响了《知音》的话题制作模式。早期《知音》读者群的形成,与八十年代的阅读风气密不可分,也形成了此时它略带精英品味的内容特点。而九十年代的《知音》则迎合了当时功利性、闲适性的阅读风尚,其读者群也获得了飞速膨胀。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整个社会的阅读风尚也是今非昔比。对于《知音》等传统杂志来说,所遭遇的冲击也就在所难免。自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始,《知音》的读者群就开始了大幅萎缩。可以说,《知音》读者群的这种流变特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阅读风气的转型。第五章结合前面对"《知音》现象"的分析,我们对当代"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特征做一总体性把握。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显示出截然不同的两面性,一方面,它表现出了鲜明的理性特征,它是以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契约关系为基础。通过相应的亚文学消费,读者不仅获得了心灵的慰藉,也获得了情思的宣泄。另一方面,亚文学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商品,它的生产和消费天然地带有着娱乐天性。它在生产上注重感官效果和单一的符号逻辑,并以此制作出大量日常性的文化想象。因此,亚文学作品非但不能带给人们以真正的精神提升,反而会销蚀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深度理解。其实,亚文学的这种两面性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它在社会认同上的尴尬处境。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237.5;I206.7
,
本文编号:1290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290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