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道和现代文明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6 13:03
本文关键词:老子之道和现代文明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老子 老子之道 儒墨道法 轴心时代 现代文明
【摘要】:本论文立足“现代视野”下的“老子之道”与“现代文明建设”,结合现代文明的中国语境,以现代生态问题为切入点,点出破解之道——向老子之道寻求智慧和经验借鉴,进而从认知、物质、伦理、心性与制度等不同维度、不同范畴深化老子之道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研究主题、内在逻辑、适应性和解决方案。论文共分导言、正文(上下两篇、共六章)、结语三部分。第一,导言,切入点、突破点。论文写作缘于“现代视野”,以当今时代的生态问题为切入点,指出:当今时代,区域性、全球性生态危机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全面的挑战,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在思考如何迎接这种挑战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建设、迎接并拥抱一个生态文明社会的到来。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要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生态问题,当其以系统形式集中暴发和凸显的时候,本质上是物质生产问题、经济问题和发展方式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必然是社会问题、生活方式问题、人的心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发展、解决和消亡,在现代文明社会,都与制度安排、机制设计等政治制度的理念、考量有很大关系。文章以工业文明背景下生态问题产生的实质、趋势特征为切入点,指出由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主导200多年的工业文明及与工业文明相伴而生的一系列人类社会精神、政治和社会存在领域的痛疾,目前仍然是在击鼓传花,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可以预见,人类社会如果不能彻底革自己存在方式的命,重新思考、树立和塑造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时代哲学,迟早要遭到大自然的疯狂报复,及至整个星球的毁灭。反观中华文明,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21世纪,上下4000多年。在这4000多年中,中华文明固有的天人合一观、宇宙观、生命观、心性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并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且由此保持了19世纪鸦片战争以前亘古绵延的东方文明和世界中心地位。身处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前夜的中国,今天的环境问题,以及由环境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其形势尤其严峻。我们需要探求新的发展大“道”。导言进而将目光转向老子之“道”的智慧以寻求突破口。第二,正文上篇,共三章,探求渊源、述其特质、论其影响。第一章,中华文明与老子之道的思想嬗变。通过探讨老子之道的渊源,指出“道”这个哲学概念,是中国乃至东方古代哲学的重要哲学范畴。中华文明本身包含了“道”的基因,大道始于开辟天地之时,“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为道”。老子是享誉世界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他在古老中国情感本位意识背景下开创了中国“道”的哲学,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先贤关于宇宙、关于自然、关于人生、关于社会演变及其发展规律、客观存在的大智慧、大哲学。第二章,老子之道的基本内涵和特质研究。指出老子之道的哲学,首先是整体思维与和谐思维的哲学,然又首推“道可道,非常道”的本体道、“道生万物”的母体道和“道法自然”的宇宙存在与运行的规则道。也就是说,老子之道它不仅是一种宇宙生成论,更是一种指导人们社会实践的方法论和伦理思想体系。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道”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也是人类道德实践的终极依据。第三章,轴心时代老子之道的独特地位及其影响研究。指出与孔子“述而不作”不同,老子以“道”述中华文明大道,又开创了中国“道”的哲学。老子之道奠定了轴心时代中华文明的基础,深刻地影响了作为中华传统文明核心的儒墨道法系统。文章特别指出,在儒墨道法为核心的诸子百家齐放奠定的中华传统文化与文明在世界文化与文明史中占有基础地位的轴心时代及其后,儒家思想历来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或代表,是中国思想学术的主流,也是维系整个古代中国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虽然,基于先秦的历史事实和不同时代发展的具体需要,道家思想也受到过一定的重视,也有“儒道同源”、“儒道互补”的主张,但这些说法往往都是站在儒家本位的立场提出来的,因而既不能正确说明儒道之间的关系,也不能恰当说明老子道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以现代视角看,需要重估老子和老子之道的地位。第三,正文下篇,共三章,老子之道的当代价值回归、现代四个文明建设的有益启示。系统阐述了现代文明建设之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四个文明建设与老子之道的关系,寻求老子之道为解决当代世界,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物质追求、精神困惑、政治理念以及生态建设所能提供的思想基石和智慧借鉴。第四章,关于老子之道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指出,现代科学“以一种传统机械论方式展示宇宙”,一是强调人与自然主客二分,思维与物质分离和对立;二把世界看成一台机器,由许多可以分割的构件组成,这些构件的性质和作用决定自然整体;三遵是循简化论方法,强调分析性思维,使科学沿着不断分化的方向发展,忽视各种现象和过程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使我们的认识远离真实世界,远离万事万物运行的宇宙整体观及其“天道”的运行规则。现时代,人类开始反思其行为价值追求,并倡导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无疑,这一转变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纽带,其与老子之“道生万物”的生态整体观、“物无贵贱”的生态平等观、“知常曰明”的生态保护观、“自然无为”的工具理性观等相融通。第五章,关于老子之道与政治文明,指出,老子之道之“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实质为“无为而无不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可以预见,“无为而治”作为一种治国理念,以老子“自然无为”、“无为而治”为根基,尊重自然规律的运转,无为于天下,必能全面促进政治文明建设,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六章,关于老子之道与精神文明,指出,身处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新轴心时代,顺天道、立人道、讲公道、存德道、遵义道,将成为每个人安身、安心和立命之本。正确阐扬老子之道的人生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国民的包容精神、向内寻求幸福的精神,克服浮躁、庸俗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增强国民的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反省力量。第四,结语,辩证看待伟大梦想。文章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解决问题是时代的呼声。中国传统哲学主流之儒释道精神,怎样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在“黄金分割点”发挥作用,客观地讲,是有条件地发挥作用的。从当前人类社会物质文明极大丰富背景下时代问题的现状看,建设人类新的社会文明,呼唤老子之道的回归,实现“回归自然”、“回归朴实”、“回归无为”、“回归和谐”的本真,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的更大需要。进入21世纪,中华民族在实现社会主义复兴、中华民族复兴、东方文化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重新获得复兴和崛起的强大动力和生机,这是一个宝贵的战略机遇。理性地回应挑战,负责任地履行我们的使命,我们需要认识到,老子之道大道可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223.1
,
本文编号:1296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29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