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表演文化研究(1978-1997)

发布时间:2017-12-22 01:35

  本文关键词:香港电影表演文化研究(1978-1997) 出处:《上海戏剧学院》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电影表演文化 银幕身体 跨媒介 城市空间


【摘要】:在关于香港电影的研究中,聚焦文本、导演及历史语境是主流的切入路径,香港电影在上世纪末深刻影响了中国内地观众,关于其电影文本与导演的分析汗牛充栋,而由历史语境出发的研究则有过分依赖文化研究、将电影作为阐释的附属对象之嫌,对于香港电影最具明星号召力与影响力的表演文化,既有的研究凤毛麟角,与大量的对于香港电影风格的分析与作者研究形成鲜明对比。作为华语电影重要脉络的香港电影在1970年代面临着表演文化的转型,传统意义上建立在舞台剧/戏曲呈现形式上的情节剧表演形态,在许冠文电影的出现之后产生了转变。70年代由电视领域新锐导演带动的影像革命波及了电视表演,更在其后转化成对于电影表演文化的全面改造,其标志是1978年《茄喱啡》的问世。香港电影在1980年代完成了自身的美学更新,类型电影百花齐放,同时电影工业亦趋向繁荣,大量来自不同背景的演员进入电影表演行业,并在大批量、高强度的电影实践中形成了若干主要的表演形态,其在电影银幕上展示的身体本身成为娱乐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亦构成了对于香港城市空间的一种主动参与与建构进程。1980-1990年代香港电影表演大致呈现为五种主流形态,这五种形态先后存在于这一时期的具体表演实践中,在推动电影表演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完成一种自我意识强烈的主体性凸显。这段时间的演员群体,可以视作代表了香港电影到目前为止的表演最高成就,其表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具有人文魅力的现象,同时也成为了香港城市的名片之一。本文将时间范围限定在香港电影美学转变开始的1978年及对于香港电影整体生态甚至香港本身来说意义重大的1997年,以电影表演为主要论述对象,试图通过对其渊源、主要形态、身体话语、跨媒介(或曰“跨界”)实践及与香港城市空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剖析与解读,具体的思路是从纵向的历史脉络梳理衍伸到横向的本体分析,力求由针对表演本体的探讨发展到其与具体的人文、社会语境的关系,来把握这一时期香港电影表演的大致风貌与美学内涵,同时以表演本体、视听语言、传播学、空间理论等多学科交叉方法审视表演文化与不同语境之间的关系,力求呈现一幅全面的表演文化图景,窥探香港电影表演在这一时期的得失,更期望以此为鉴,对于同样身处电影产业“盛世”的中国内地电影能有某种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09.2


本文编号:1317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317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4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