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艺术的伦理文化与伦理意蕴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05:21
本文关键词:“二人台”艺术的伦理文化与伦理意蕴研究 出处:《山西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晋北的河曲、保德、偏关一带,陕西的榆林、府谷及河北张北地区的民间小戏。其发源于河曲民歌,并在其流传的过程中融合多种音乐艺术与曲艺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如果以新中国成立之际作为时间节点,由民间艺人自发创作并流传下来的传统“二人台”剧目流传至今的有130多部,从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背景来看,它反映了在这一文化区内,在社会变迁、人口迁徙、生活结构变化的过程中底层民众(包括当时的农民、手工业者、以及)的世俗生活、情感取向、价值判断、社会认知等内容。无论从其剧目的内容,还是从其艺术表现形式来看,都能够折射出大量的伦理文化信息。当我们用伦理人类学这一理论框架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的时候,一方面可以发现,在这样一个民间戏种中蕴含了在特定文化区域内与历史环境中,普通民众对于道德的朴素认识及其伦理关系的基本结构,并且更为真实地反映出地方性的伦理谱系。另一方面,则能够检验在伦理学研究中,除了那种探寻普遍性原则的研究路径外,是否能够基于特定的道德知识,梳理出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的伦理文化现象,从而使得伦理的建构具有现实的依据与生活化的场域。换言之,就是能够通过伦理人类学的缝隙,弥补在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之间的裂痕,从中寻找到伦理原则是如何从具体的生活实践出发,形成习俗,内化为习惯,进一步去“濡化”(enculturate)人们的行为与情感的现实途径。此外,如果从音乐伦理这一特定的伦理形式出发,通过探索“二人台”艺术中的伦理人类学价值,则能够音乐伦理的现实意义与作用得到切实印证。与此同时,亦可从这一艺术形式中获得特定的伦理文化认知与道德反思。首先“二人台”艺术中包含着音乐的伦理性与戏曲的伦理性。从音乐伦理的角度来看,它反映了音乐伦理的一般内容,如“美”与“善”的统一,以美育促进道德教化等等;而且,作为特定文化区域内的地方小戏,则通过极具生活化的语言与表演,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当地最普通民众的道德情感与价值判断。通过伦理人类学的分析,可以较为深刻地发现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对于社会组织、家庭关系、个人情感、生活事件等与自身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历史境遇中所蕴含的伦理认知与道德体验,从中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伦理结构与人们的基本道德认知,特别是人们进行各种道德判断的基点。其次,从130多部传统“二人台”剧目的具体内容来看,可以发现其中主要表达的伦理文化反映在社会伦理与家庭伦理两个层面。社会伦理在此指的是人们对于社会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伦理关系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判断。从其特征上而言,在传统“二人台”剧目中,反映的社会伦理现实更多地是在一种社会秩序较为混乱,社会生活较为动荡的背景下的,如饥荒引发的人口迁徙,即以“走西口”为代表“逃荒”;社会管理失效引起的兵灾、匪患;人口脱离原有生存环境而导致的原有乡土生活结构的解体,等等。在这些较为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社会公正的特殊要求:体现为对于基本生存资料的渴望与分配正义的诉求,以及期望外在的权力实体给予自身安全上的保障;而且人们对于社会中的政治、文化的价值评判往往会以这些基本的要求为出发点,形成了当时普通民众最为真实的伦理认知与流行于现实的伦理文化。家庭伦理则包括了这一时期该地区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与家族的建构与组织方式,个人情感生活中的价值取向等几方面的伦理事实。不能不说,由于人口迁徙的影响,使得那种以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为基础,以礼教文化为原则,以宗法层级为结构的爱情、婚姻和家庭伦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汉蒙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使得“二人台”中所展现的家庭伦理显得多元且叛逆。这也恰恰反映出,只有通过伦理人类学的分析,才能真正认识具体社会历史环境中,人们对于家庭生活与情感表达的是如何理解的,进而人们为什么会选择相应的行为方式。对于外在于那个时代的我们,就能以一种不苛求于古人的方式来理解当时的伦理文化现实了。其三,从伦理价值来看,“二人台”的这种伦理表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伦理是如何随着人们生活的变迁发生变化的。特别是人们的道德感其实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认知,而伦理则体现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规范,二者一直处于一种互动的发展中,其中必然蕴含着很多矛盾与冲突。这也恰恰是伦理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不可否认,越是在动荡的社会现实中,伦理规范与道德直觉之间的张力就越明显。“二人台”的演绎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观察的范本。因而,通过对于传统“二人台”剧目内容的伦理人类学分析,可以从纵向发现,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使得人们开始对现实的伦理规范产生困惑和怀疑,并引发人们的行为是从规范走向失范。进而,普通民众是基于怎样的动机对这些伦理规范进行朴素的反思,社会伦理在何种意义上能被有效重构。这一系列问题借由伦理人类学被展现出来之后,其实就触及伦理学的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就是道德与伦理之间的差别和张力是如何发生的。特别是,在这种张力中,社会能够走向伦理文明的现实路径会由此显现。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05;J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孙春晨;;面向生活世界的伦理人类学[J];哲学研究;2011年10期
2 刘雪莎;;音乐的伦理精神——音乐审美的新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22期
,本文编号:1322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322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