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身份—上海的农耕形式及其观念
发布时间:2017-12-26 01:00
本文关键词:土地身份—上海的农耕形式及其观念 出处:《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土地 农民文化 农业 城市化 空间 耕作 自然 “游击耕作” “农耕突起” “农耕乡愁” “空气农业”
【摘要】:从法国来到中国上海居住后,我慢慢地注意到即使是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农村性也随处可见,甚至出现在市中心。曾经在我看来,上海作为现代化的大都市,是反农村,反农业的代名词。但事实是否是这样呢?在文章当中,行为、观念与身份的冲突是作者所关注的核心。然而,在这里,农业、农村的元素随处可见,种植的蔬菜郁郁葱葱,甚至还有养鸽场等等。基于上可见的不同农耕形式和农耕观念,本文使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把这篇论文分三大章节来阐述。首先,上海宜耕地区,该类地区一般集中在上海市中心近郊,存在传统农业,甚至雇佣专业雇员的产业化农业。其次,在上海非宜耕地区,特别是在上海的一些公共空间,例如公园、城市家具等等,农耕在悄悄地侵入。农耕的主体一般是与土地有着牢固纽系的人群,但该类人群并不会把它当作日常工作。最后,在大上海,无论是在私立和私人的空间找到农耕。该类农耕可划分为以兴趣爱好式驱动的农耕,或/也是商业参与的农耕。对该类农耕主体来说,一些人是为了与农耕联系起来纳入其循环;对另一些人来说,是做为一种创意和娱乐。上海让农耕重返,让农耕纳入城市。纳入城市,因为农耕从未作为城市化进程的一部分;重返城市,是让农耕成为官方的形式,帮助窒息的城市继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05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Christelle Herve (雨晨);土地身份—上海的农耕形式及其观念[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335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335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