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兹生成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31 01:47

  本文关键词: 生成之在 身体 欲望—机器 根茎 游牧 平滑空间 生成—动物 生成—弱势 生命 出处:《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不仅是一位独具魅力的法国哲学家,而且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哲学博大而庞杂,跨越多个学科,对当代思想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立足于德勒兹的哲学文本,并结合德勒兹思想不同阶段的发展,对其“生成”思想的来源、形成和发展做出梳理,并力图展现德勒兹“生成”思想的各个维度。 在德勒兹早期的哲学史研究阶段,其“生成”思想体现为对传统存在论的深刻反思。德勒兹从对斯宾诺莎、柏格森、尼采的研究中找到“生成”理论的来源,并由此追溯到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德勒兹所提之“生成”不同于传统的“存在”本体论,它是“生成之在”,是“生成”与“存在”的统一,是“一”和“多”的统一。 不仅如此,德勒兹还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身体理论,从而超越自笛卡尔以来的以“意识”为中心的主体哲学。德勒兹从斯宾诺莎哲学中看到身体不仅越过“意识”的控制,而且身体还在偶然的遭遇之中不断组合,影响与改变。此后,德勒兹和加塔里创造的“欲望机器”不仅延续着斯宾诺莎的身体的组合性,同时还增添了尼采的“权力意志”的生产性。欲望—机器就是"and…and then…"的身体,是不断连接的身体,也是不断生产的身体。 德勒兹的“生成”既带有时间上的异质性,也带有空间上的异质性。像“千高原”、“解域”、“根茎”、“游牧”、“逃逸线”、“平滑空间”等德勒兹式的重要概念几乎都和空间有关。通过这些概念的创造,德勒兹绘制出一种开放的、变化的、异质性的空间形态。这种空间形态本身就是其“生成”思想具体而生动的展示。“空间”本身就意味着不断解域和结域;“空间”永远处于开放之中、生成之中、创建之中。德勒兹式的生成—空间还是一种哲学创造和思想艺术的空间,带有鲜明的实验性和强烈的政治先锋色彩。 “向弱势生成”是德勒兹“生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生成—动物,还是生成—女人或者儿童,这些都是在不同层面对特定的主体和权威的解域。通过解域的方式,弱势者逃脱禁锢和压制。“生成”因而成为弱势者逃逸和抵抗的方式。最后,“生成”要向非人渐变,成为非人格的生命。生成,要返向绝对的内在性,返向生命本身——这就是“生成”的最终路线。
[Abstract]:Gilles Deleuzen 1925-1995 is not just a charismatic French philosopher. Moreover, h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kers in the contemporary West. His philosophy is extensive and complex, spanning many disciplines, and exerting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though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philosophical text of Deleuze.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eleuze's thought in different stages, the author combs the origin,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 thought of "generation", and tries to show every dimension of Deleuze's thought of "generation". In the early research stage of Deleuze's philosophy history, his "generation" thought was reflected in a profound reflection on the traditional ontology. Deleuze found the source of the "generation" theory from his study of Spinoza, Bergson and Nietzsche. From this, it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ontology of "creation" proposed by Heraclitus Deleuze in ancient Greec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ontology of "being". It is the unity of "generation" and "being". It is the unity of "one" and "more". Not only that, Deleuze also developed his own unique body theory. From the philosophy of Spinoza, DeLerz sees that the body not only crosses the control of "consciousness", but also the body is constantly combined in the accidental encounter. Influence and change. Since then, the "desire machine" created by Deleuz and Gattari has not only continued Spinoza's combination of bodies. It also adds to Nietzsche's productive desire for "will to power." machines are the bodies of "and... And then." they are constantly connected bodies, and they are constantly producing bodies. Deleuze's "generation" has both temporal heterogeneity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such as "thousands of plateau", "solution domain", "rhizome", "nomadic", "escape line". "smooth space" and other important concepts of the Delez-style almost all related to space.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these concepts, Deleuze created an open, changing. The spatial form of heterogeneity. The spatial form itself is a concrete and vivid display of its thought of "generation". Space. Always in the open, in the process of gen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Deleuze's generation-space is still a kind of space of philosophical creation and ideological art, with distinct experimental and strong political vanguard color. "generating to the wea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Deleuze's thought of "generation". Whether it is generation-animal, generation-women or children. These are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specific subject and authority of the solution. Through the solution of the way, the vulnerable escape from imprisonment and suppression... "generation" thus become the vulnerable escape and resistance. Finally. "Generation" should gradually change to non-human beings and become non-personality life. Generation, return to absolute immanence, return to life itself-this is the final route of "gener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565.5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丽慧;打开心灵的窗户——评心理现实主义在《人树》中的运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陶徽希;;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姜智红;;休谟怀疑主义述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刘忠;康德的“因果观”探析——兼论与佛教“善恶报应论”比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马娣子;后现代的城市文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陆梅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徐晓燕;;城市社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王汉生;;效用度量的新方法及其度量结果[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周宇;;城市转型下创意产业空间的生产——以上海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晓;洪亮平;;“再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创新方法初探——基于广东省“三旧改造”规划的辩证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代云;李健;吕娟;;市场经济下城市设计空间塑造的内在理性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9 孟兰娟;;北京——建设适合步行的世界城市[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葛洪;;中国需要真正的研究型大学出版社[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卓;影像的生命——德勒兹电影事件美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当代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崔鲮丽;中国古典诗词时间审美感悟的三种境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77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477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f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