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27 15:41

  本文关键词:道德效力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南大学》 2014年

道德效力论

田赞  

【摘要】:道德效力对于人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道德效力从个体、群体(个人与个人之间)和类的维度保证了个体的内心秩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人类存在的价值意义。直面生活世界中道德滑坡、道德失范、道德失灵等种种乱象,道德效力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结合前人的研究,我们认为,所谓的道德效力就是道德体系所具有的对个体或者共同体之行为或者精神产生的作用力或者影响力,其目的在于维护共同体的良好秩序和实现个体完善。道德效力主要表现为规约力、范导力、赋予力和行动力,具有多因性、内源性、自控性等特征。道德效力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道德效力与道德实效、法律效力等相似概念既有明显的联系也有本质的区别。直面道德效力,我们认为有三种观点需要检讨:其一,道德效力就是道德本身的效力。其二,道德效力等于道德规范之效力。其三,道德效力等于良心的作用力。我们的观点是:道德本身不仅是有效力的,而且道德本身之善是道德效力最终实现善之实效的前提和保证。道德效力是道德体系诸要素的合力而非道德规范或者其他某一单一要素的力。不可否认道德效力的发挥要依托良心、德性、人格等内在的道德图式或者个体素养,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就断言,良心、德性、人格等内在的道德图式或者个体素养的作用力就完全等同于道德效力的全部。 那么,道德效力是如何产生的呢?通过全面地分析我们发现:道德本质之普遍有效性是道德效力的根源;道德内容之合理性则是道德能具有效力的依据;道德结构之全面性是道德效力的保障。道德效力的生成既需要内在条件也需要外在条件:首先,道德体系的科学设计,尤其是道德规范的科学预制是道德效力发生的内在的、前提性的条件。其次,外部环境(尤其是制度环境)以及道德传播的主体和客体则是道德效力得以发生的外在条件。最后,不管是道德效力发生的内在条件的满足,还是道德效力发生的外在条件的完备,都需要共同体和共同体中每一个个体的共同努力,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则要自觉纪律,养成良好的德行,为共同体的制度完善和优序良俗尽己之力。 如果说道德效力的发生主要回答了:道德效力是从哪里来的?探究了道德效力得以发生的条件——内在条件与外在条件,那么,道德效力的实现则要回答:道德效力的有效发挥要依赖于那几个方面的保证,或者是,道德效力在实现过程中,会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道德效力的发挥不仅要受到道德体系本身的影响,而且要受到道德体系本身所赖以栖身的环境的影响,而环境影响因素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共同体制度因素和个体因素。其中,道德体系是道德效力得以实现的基础泉源,制度正义是道德效力得以实现的外在保障,个体德性是道德效力得以实现的内在依托。 道德效力也需要评价,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我们可以从道德效力之主体、客体以及过程三个维度确立起道德评价的标准,同时充分利用好公众舆论和个体内省两条评价路径。 在现实生活中,规范异化、权力滥用、人格变异是造成道德失效的罪魁祸首,因此需要从道德体系本身、共同体制度设计以及个体人格、德性培养三个方面着手积极防治。 总之,道德效力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存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尚有极大的探讨空间和研究价值,我们的研究仅仅是个抛砖引玉般的开始,我们会沿着已有的思路继续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以寻找切实可行的保证道德效力得以有效发挥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英敏;关于国民公德建构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 马宜章;道德效力的发生条件和强化措施[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谢昌荣,任建东;论道德规范的生成形式[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李建华,钟亚;论道德效力[J];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4期

5 高兆明;简论“道德失范”范畴[J];道德与文明;1999年06期

6 易小明,唐亚武;论“兽下境界”[J];道德与文明;2002年04期

7 宋启林;论道德实效[J];道德与文明;2003年05期

8 李绍伟;池忠军;;有效性社会道德规范建构的普遍化考量——基于哈贝马斯交往伦理学之普遍化原则[J];道德与文明;2011年06期

9 孙伟平;;试论道德价值及其实现[J];东岳论丛;2010年01期

10 王伟芳;;程序道德的价值及现实实现[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6 程乃胜;;庞德的法律目的思想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陈有勇;;寻求法律的一元化[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8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9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10 陈立峰;王海亮;;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拘束力的影响——从彼德斯曼关于国际经济法宪政功能的视角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黄维智;;合意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及其限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彭彦录;;论君特·格拉斯小说中的反乌托邦情结[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孙琳;我国兽药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佳铭;道德规范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谈“道德建设法律化”[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余家发;“德”、“法”互补利于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李建华,钟亚;论道德效力[J];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4期

4 郑天翔;反腐倡廉 纯洁党风[J];党的文献;2001年04期

5 冷溶;江泽民领导下的中国——十年回顾和新世纪的展望[J];党的文献;2001年04期

6 宋启林;论道德实效[J];道德与文明;2003年05期

7 田克俭;良心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及良心的形成[J];道德与文明;2004年01期

8 刘小文;法律效力构成简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9 朱玲;社会医疗保险:非洲和印度的启示[J];读书;2003年08期

10 姚建宗;;法律效力论纲[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振焦;构筑面向21世纪的道德体系[J];探索与求是;2000年05期

2 范愚,任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J];延边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3 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体系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2年04期

4 滕复;信用社会的道德体系初探[J];浙江学刊;2003年05期

5 唐中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道德体系建设[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J.P.蒂洛;程立显;;道德体系的基本设想与基本原则[J];哲学译丛;1981年06期

7 徐西胜;构建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刍议[J];地方政府管理;1997年06期

8 辛敬成;试谈构建新道德体系的基本模式[J];理论学习与研究;1997年02期

9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体系的六个层次[J];冶金政工研究;1997年01期

10 陶明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第十届全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述要[J];社会科学;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思隽;冰青;;建树新道德体系的三维思考[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陈延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与思考[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高立迎;;简论中国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4 陈延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历程与建构[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李建林;王绍军;;试论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青;;论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核心[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展平;赵海山;;学校德育(含德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的研究)创新体系的构建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上海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晓禾;[N];文汇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明慧;[N];中国改革报;2010年

3 上海社会科学院精神文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 陈泽环;[N];解放日报;2000年

4 陈媛;[N];闽东日报;2005年

5 复旦大学 谢遐龄;[N];社会科学报;2001年

6 叶绍友 怀宁县新华书店;[N];安庆日报;2012年

7 柳祖林;[N];中国冶金报;2012年

8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理事 青海晶珠藏药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访瑞;[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9 谢晓春 普登学;[N];甘肃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武珍;[N];人民政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赞;道德效力论[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朱明;市场经济视域下的金融道德体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4年

3 康琳;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相关机构

>中南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相关作者

>田赞 >康琳

>朱明 >郭花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道德效力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8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28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a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