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小句限定系统的功能语言学再描写

发布时间:2019-11-05 05:47
【摘要】:“限定”(Finite)作为语法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古典时代晚期(Late Antiquity)。语法学家最初对限定范畴的关注主要源于其显著的形态特征,属“显性范畴”(overt category)。至于限定可否归入“隐性范畴”(covert category),尚未有较为一致的意见,尤其对于类似于汉语这样的非形态语言中是否存在限定范畴,争议仍然较大。该争议之所以一直无法消解,主要原因在于尚缺乏一个具有普遍解释力的语言学理论或理据的支撑。因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在本质上是功能的、语义的,具有强大的跨语言解释力,可将限定范畴置于功能视野内考察,超越了只关注形态句法特征的描写,可为限定范畴的跨语言的普遍性描写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但要对限定进行系统功能类型学(Systemic Functional Typology)描写,需首先对形态语言中表现为显型(phenotype)的限定进行详尽的系统功能描写,以此为表现为隐型(cryptotype)的限定的描写提供可操作的类型学意义上的参考框架。目前,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表现为显型的限定范畴的描写较为详尽的是英语小句的限定,这无疑为限定的跨语言描写奠定了类型学研究基础。然而,经过对系统功能语言学当前对英语小句限定系统的描写进行深入探究后,我们发现,其对限定系统的描写仍存有一些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在其目前的描写下难以解答。这不利于对限定现象的完整认识,也妨碍我们对限定展开跨语言的系统功能类型学研究。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于一个目标范畴的界定标准应到该范畴所在层级的上一层去寻找。系统功能语言学当前对限定系统描写中所存在的问题无疑也应通过对限定在语义层的构建路向进行更深入、更详尽的考察方能解决。系统功能语言学当前对限定的功能界定较为单一,仅限于人际范畴,对于限定在元功能上是否具有“全景”构建潜势,未有积极尝试。要解答有关限定系统的诸多疑难问题,有必要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维意义理论探明限定的功能及语法特征。这正是本研究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所在: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和足量的语言事实,在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当前对限定系统描写所存在的疑难问题的基础上,对英语小句限定的功能及其语法的本质特征进行更详尽探讨,以期对英语小句限定系统进行重新描写。因此,本研究缘于“小问题”而导致的对“大问题”的探索。小问题即为我们所发现的限定系统中所存在的与限定系统密切相关的疑难问题。这些疑难问题主要体现于:(i)限定系统方面;(ii)限定与极性的范畴关系方面。大问题则是为解决这些疑难问题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Ⅰ)限定在语义层的构建路向;(Ⅱ)限定极性的元功能归属;(Ⅲ)限定在词汇语法层的选择路径。鉴于此,本研究将围绕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一、限定的功能全景如何?亦即限定在人际、经验、逻辑以及语篇方面具有怎样的构建潜势?二、限定极性的元功能归属如何?亦即,限定极性是哪个意义模式构建下的选择结果?三、限定语法的本质特征及其构建路径如何?经过对限定功能的全面考察,对限定极性元功能归属的进一步挖掘以及对限定的词汇语法层体现的探讨,本研究有如下发现:第一、限定在人际、经验、逻辑、语篇方面均有构建潜势。具体表现为:(1)在人际方面,限定除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当前所界定的对命题进行可争论性编码并与主语构成配列潜势,实现语气类型的选择及相应的言语功能之外,限定还可构建说话人之于命题的主客观身份。(2)在经验方面,限定以构建自身之于“过程实现”(the actualization of the process)的“介入度”(the degree of involvement)的方式构建主语参与者的“参与度”(the degree of participanthood);(3)在逻辑方面,限定在相互依存和逻辑语义方面均有构建贡献。一方面,系统功能语言学当前尚未明确的小句复合体中小句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推断线索”,实际上是由限定系统和连接语系统的互动潜势实现的。小句选择或不选择限定系统就赋予了该小句的限定或非限定身份,同时小句是否在连接语系统内选择,若选择,是选择连接词(linker)还是选择链接词(binder),最后的选择表达决定了该小句在小句复合体中的联结地位(tactic position);另一方面,在逻辑语义上,限定的选择实际是在构建一种隐性的投射关系:客观限定构建以说话人为投射源的隐性话语投射,主观限定则构建以说话人为投射源的隐性的认知心理投射。而且,这两者之间还具有一定的连续统特征,由情态附加语表征的情态小句居于两者之间,具有隐性话语投射和隐性心理投射的双重特征;(4)在语篇方面,限定不仅可为过程的凸显提供资源,其主位路径选择与人际模式下的语气分配形成互动潜势。第二、限定的多功能构建路向决定了限定系统路径选择的多重性。作为限定的“伴随性特征”的极性,其元功能归属在限定系统的描写中有必要加以厘定。但系统功能语言学当前对小句极性的界定上也存有一些疑难问题,这些疑难问题使我们无法确定限定极性的元功能归属。而限定的元功能归属界定必须以小句极性的元功能归属界定为前提。因此,本研究通过对限定小句极性的元功能归属考察,确定限定极性的元功能归属。对此,本研究发现如下:(1)小句的极性并非如系统功能语言学当前所界定的那样,仅由限定负载并决定,极性在小句中具有多范畴属性;(2)极性在各类小句中的配置具有一定级差性;(3)极性的多范畴属性决定了极性在小句中必然以构型的身份呈现,且该构型的粒子范式(particulate mode)的体现模式表明,小句极性的元功能归属在本质上是经验的,而非人际的;(4)小句的肯定极性在经验上构建微过程(micro-process)的“实现”,否定极性则构建微过程的“不实现”;(5)限定的极性与小句的极性并非等同关系,而是部分与整体关系;(6)限定极性的元功能归属为经验范畴,而且肯定极性与否定极性分别构建限定介入度的“取”与“舍”。第三、限定所具有的新功能构建路向要求我们对限定的构建路径重新描写,才能解决系统功能语言学当前对限定系统的界定中存在的疑难问题。限定功能的多维性决定了其在系统选择路径上的复杂性,并对其语法化程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具体表现为:(1)限定之于说话人主客观身份构建的人际功能以及其以构建自身介入度的方式构建主语参与者参与度的经验功能均要求限定在语法上应为一个具有级差性的连续统;(2)在词汇语法层,限定应具有较高的精密度阶;(3)在级阶上,限定会体现出多级属性;(4)对于Huddleston(1988b)有关“主语负责”之质疑,依据限定的人际功能和经验功能有必要区分人际主语和经验主语。而且,限定系统的描写需在明确限定的各相关特征的前提下,对系统中多维选择路径中可能存在的跨范畴、互为影响或制约的系统关系给予梳理并厘定。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兼涉文献分析法和概念考察法,而且在整体论证中需关涉从“被解释项”到“解释项”的溯因推理方法等等。本研究所依据的语言事实为封闭性语料:以观察语料为主,主要来源为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COCA)、英国国家语料库(BNC)等,同时辅以文献语料和内省语料。本研究的研究意义可概括为:(1)因本研是对英语限定范畴的功能及系统的重新描写,因此本研究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2)对英语小句限定系统及功能的详尽描写,可为限定的跨语言研究提供较为可行的系统功能类型学的参照模式。
【图文】:

系统功能语言学,受话人


图 1-1 系统功能语言学当前的限定系统1.1.2 极性极性(polarity),即为肯定(positive)与否定(negative)的对立关系范畴。该概念最早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如 Halliday,1956),旨在“弥补术语上的空缺”,因为此前一直为学界所关注的“否定”概念忽略了“肯定”这一对立范畴,而且“肯定/否定的对立性本质也未得以凸显”(Halliday & Matthiessen,2014:173)。对于极性的元功能归属问题,系统功能语言学一直“犹豫不定”(胡壮麟等,2008: 418),曾先后将其划为逻辑功能和人际功能(Halliday,1973)以及经验功能(Halliday,1978),后又明确地将其划归为人际功能,理由是“当说话人觉得有必要打消受话人某一想法或取消受话人将要实施的某一行为时,其会在原则上选择否定,因此极性的选择取决于说话人保持或修正其与受话人之间的关系模式”(Matthiessen,,1995:487);而且,命题中的极性构建断言(asserting)或否认

小句,英语,极性,名词词组


may, could, might,(dare)will, would, should,is/was tomust, ought to, need, has/had to否定 needn’t, doesn’t/didn’t +need to, have towon’t, wouldn’t,shouldn’t, (isn’t/wasn’tto)mustn’t, oughtn’t to, can’t,couldn’t, (mayn’t, mightn’t,hasn’t/hadn’t to)小句在极性上要么是肯定的,要么是否定的,前者为非标记性选择,后者则为标记性选择,二者示例化的盖然率比为 0.9:0.1(Halliday & James,1993;Halliday& Matthiessen,2014)。当小句选择否定极性时,其在类型上可划分为一般类型和特殊类型,前者由 not 体现,后者则在小句功能和名词词组功能上同时选择:在名词词组功能方面,否定可编码为指示语(Deictic)或事物(Thing);在小句功能方面,否定则负载于参与者成分(participant)或环境成分(circumstance)(参见图 1-2)。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4.3


本文编号:2556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556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3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