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诞新诗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2 10:24
【摘要】:论文从诗学观念、主题、艺术性以及与中西诗歌的关系四方面综合研究了朱英诞新诗,旨在描述朱英诞新诗的创作情况,阐释其基本特征,评价其性质和地位。绪论介绍了朱英诞生平和诗歌创作情况,分析了多年来朱英诞新诗研究的得失,对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采用的主要方法做了说明。 第一章归纳朱英诞的诗学观念。朱英诞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和诗学思考,形成了一套关于新诗的完整见解。新诗是什么,新诗何以成立?这一根本问题统摄了朱英诞关于新诗的所有思考。朱英诞认为,新诗只有具足“普遍”、“永久”两个品德,才能确凿不移地成立起来,才能是“新”的而且是“诗”的。他在极高的层面上设想了新诗的内在规定性,为此,他深入到新诗体验与表达的具体问题中去,意识到这二者是保证新诗自身得以实现的具体途径。朱英诞所讲的“体验”,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思维,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既有非人为的偶然性,又有后天修为的必然性,强调感觉的作用,又不偏废知性,以综合的认知能力重新体认自我和世界。朱英诞强调表达的重要性,他赋予“修辞立其诚”新的内涵,集中思考了新诗修辞、文体和在新的发展阶段中新的表达形态问题。他主张诗人应该透彻理解现代白话的性质,认认真真地遣词造句,以散文写诗,写出完全意义上的自由诗,争取体验与表达的完全对称。这些见解极有针对性,继承和深化了胡适、废名等人对新诗问题的思考。 第二章探讨朱英诞新诗的主题。朱英诞新诗主题是多元的,但是主要可以归纳出日常生活、田园和梦幻三类,三者支撑起朱英诞新诗的意义世界。日常生活是人时刻置身其中的绵长而琐碎的现实场所,在诗性精神的启示下,朱英诞认识到了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试图建构出日常与诗歌相依、互激的理想状态,使诗歌建立在生活的深厚土壤里,同时用诗性精神照亮生活现实。田园代表了一种行将失去的生活方式,一种值得缅怀的精神家园,为此,朱英诞塑造出了意义丰富的“田园空间”,这一“空间”既包括草木鱼虫、庭院街巷这些切身物事,又包括宇宙星辰这些远方之物;既是个人读书散步、灌园种蔬的日常场所,又是诗人想象出来的精神乌托邦。朱英诞还将诗的触须探入更为玄远的心灵梦幻世界,其具体主题有恋母、思乡和海天之思几种,形态有冲荡型和静穆型两种。朱英诞打开了潜意识的领域,形成了诗与梦的同构格局。朱英诞的诗意世界真实、唯美,而且高度个人化,与时代现实形成隐秘的对应关系,流露出较强的批判色彩。从日常到梦幻,朱英诞遨游在一个立体的诗意世界里。 第三章着眼于朱英诞新诗的艺术。将目光投射到朱英诞新诗意象、语言与结构上,思考这三者在形成诗歌本体时各自所具有的内涵、形态和蕴含的技艺成分。朱英诞建构了丰富的意象群,包括日常、自然和心灵梦幻意象等。朱英诞注重与古典诗歌意象互文,看重事物不同侧面的形象特征,创造出带有自我体验印记的新意象。意象排列高密度化,注重意象间的勾连、呼应。突破了古典诗歌意象意境化的传统,在整体效果上追求亦真亦幻的艺术美感。新诗与现代汉语之间是相互纠缠、相互促动的辩证关系。朱英诞正是在对新诗与现代白话相互倚重、相互提升的历史处境的体认中介入新诗语言探索的,他看重体验的价值,通过建构内视点的语言、意象化的语言和张力化的句法来实现理想的“诗的文字”。探索中又孳生出另一种可能:诗歌语言的自我指涉。这样,塑造出了灵活柔美、富有表现力的诗歌语言,也提升了现代汉语的质地。诗的结构是诗思展开的线索,是诗歌表达形成的范型,朱英诞有清醒的结构意识,朱英诞新诗结构有小诗、廊庑式和云烟式几种。朱英诞借助对结构艺术,将自由德性最大限度地带入了新诗内部。朱英诞以自己的探索丰富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艺术。 第四章在比较的视域里发掘朱英诞新诗与中西诗歌的关系。现代诗人诗艺的发展,离不开西方诗歌的影响,从诗人自身方面来看,也是一种自主地拿来。朱英诞领悟了法国象征主义心物感应的精义,获得了感知世界的方法。象征主义的暗示法启发他将意象提升为一种居于主体地位的表达方式。在“纯诗”观念的启发下,朱英诞萌生了带有本体意味的“真诗”意识,触动了新诗本体。T·S·艾略特精深、完美的诗学、诗艺吸引了朱英诞。他帮助朱英诞突破了象征主义“纯诗”的限制,培养出感情、知性和感觉协同运作的感受力。在这种更为健全的思维能力的策动下,朱英诞找到了重新体验世界和自我的途径,获得了包容各种经验的能力。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是另一脉资源,唐宋诗歌的代表李贺、杨万里对朱英诞影响至深。李贺的“苦吟”激发朱英诞在体验方式上向内转,臻于奇幻幽冥的诗境,在表达方式上更加曲折多变,完善了新诗自由诗的形态。杨万里以“理趣”为内核的“幽默”诗风帮助朱英诞调整了写作理路,诗风倾向于深细平易。朱英诞诗艺的形成与变化,离不开中西诗歌传统的滋养。 结语总结了各部分的主要观点,反思了朱英诞新诗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对朱英诞新诗成就做了总体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7.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国栋;;罗振亚新诗研究学述[J];文艺评论;2017年09期

2 张钰;;新诗的发生及意义——浅谈姜涛、郑敏新诗研究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3年35期

3 白杰;;2016年新诗研究著作盘点[J];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01期

4 张桃洲;;重构新诗研究的政治学视野[J];文艺争鸣;2017年08期

5 李蓉;;当下新诗研究模式及其创新的可能[J];浙江学刊;2017年05期

6 张立群;靳海华;孙榕璐;;当代新诗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兼及新诗史料的若干问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7 荣光启;;新诗有无“自己的传统”?[J];诗歌月刊;2017年02期

8 王珂;;百年新诗:过去可回首将来有知音[J];福建文学;2017年05期

9 熊辉;;论百年新诗的文体优长[J];星星;2017年23期

10 古远清;;30年来大陆的台湾新诗研究[J];现代中国文学论丛;2011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涛;段从学;冷霜;孙晓娅;张桃洲;;内外之间: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从《沪杭道上》谈起[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五辑)[C];2008年

2 孙晓娅;马富丽;崔月萍;张凤;乔婷婷;;2007年新诗研究论文摘要[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五辑)[C];2008年

3 高波;;新诗教育的缺陷与新诗研究面临的挑战[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崔月萍;乔婷婷;张凤;马富丽;;2006年新诗研究硕士、博士论文摘要[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5 张凤;崔月萍;马富丽;乔婷婷;;2007年新诗研究硕士、博士论文摘要[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五辑)[C];2008年

6 孙晓娅;乔婷婷;张凤;崔月萍;马富丽;;2006年新诗研究部分论文摘要[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7 张松建;;理论的自觉与批评的睿智——吴思敬先生的中国新诗研究[A];诗坛的引渡者——吴思敬诗学研究论集[C];2012年

8 马富丽;乔婷婷;张凤;崔月萍;;2006年新诗研究论文索引[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9 乔婷婷;马富丽;崔月萍;张凤;;2007年新诗研究论文索引[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五辑)[C];2008年

10 ;编后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刘保昌;开拓中国新诗研究的文化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张清俐;“内外兼修”开拓新诗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3 周丹;探寻中国新诗研究的切入点[N];文艺报;2013年

4 李浴洋;历史云波中的新诗研究[N];文艺报;2016年

5 胡亚楠;新世纪新诗研究的收获[N];文艺报;2012年

6 张桃洲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诗与思之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袁国兴;中国新诗研究的新收获[N];文艺报;2014年

8 李怡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新诗研究:发掘中国作家创造机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陕西 沈奇;标榜与抹杀[N];社会科学报;2003年

10 林跖蓝;“糟糠之友”:废名与梁遇春[N];中华读书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程继龙;朱英诞新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谢锡文;边缘视域 人文问思[D];山东大学;2008年

3 王勤滨;周作人传播接受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4 王岩石;废名文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若萍;沈从文新诗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孙娜娜;论废名小说的儿童书写[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3 惠曼;废名小说中乡土抒写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4 郭婷;变与不变:论废名的文化批判[D];河北大学;2019年

5 徐家萍;废名诗学及其演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6 陈静;从《莫须有先生传》到《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D];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

7 张春海;废名小说意象研究[D];延边大学;2017年

8 房彩云;废名小说自然意象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9 翟丽丽;论废名小说中的儿童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10 井源;废名诗歌空间叙事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年



本文编号:2559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559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2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