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01:08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古代各门类艺术领域涌现出的无数名家杰作之所以为人敬仰,缘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人类艺术史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新创造。追求独创性风格,历来是创作者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对风格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也是众多理论研究者所关注的热门论题。目前,关于古代艺术风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各门类艺术的具体研究或断代研究上,而将古代各门类艺术视作一个整体,从宏观层面对其共性风格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至今付诸阙如。基于此,本文从宏观层面对古代各门类艺术所具有的共性风格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必要。古代艺术风格的形成,对影响古代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作了系统性分析研究。本文认为风格的形成与事物发生的原因之间具有共通性,可从地点、时间、人物三个维度予以思考。风格是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创作主体通过艺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呈现出的稳定而独特的整体风貌与艺术特色,由此提出地理环境、时代环境和创作主体是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艺术风格是三者融会贯通、共同作用的结果。古代艺术风格的类型,从类型学意义对古代艺术风格类型作了研究。本文在对古代艺术风格类型理论发展脉络梳理概括的基础上,发现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之间具有类型化的趋向,划分的依据与角度不同,所得风格类型也不同。由此提出从“形”、“意”、“文”、“法”、“气”五个方面来建立古代艺术的基本风格类型:简约与繁丰、含蓄与明快、素朴与华丽、谨严与疏放、阴柔与阳刚,以实现多重审美角度下对古代艺术风格的全面观照。古代艺术风格的特征,对艺术风格的一般特征和品评特征作了研究。风格一般特征是各门类艺术都具有的共性特征,任何层面的艺术风格都必然具备独特性、多样性、稳定性、变异性以及归属性特征;对风格品评特征的概括,基于古人对风格品评的重视,常采用“以物譬喻”、“分级品第”的方式品评作家、作品风格,由此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话语系统,风格品评的意象化、品第化特征,代表了古人认识与理解风格特征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情趣。古代艺术风格的发展,对风格发展的规律、路径及对后世创作的影响作了研究。本文认为古代艺术风格不断承传发展,符合辩证法发展规律,这一基本规律就是“通变”;由于不同时代创作主体始终秉持“师古”、“师造化”、“师心”的发展路径,推动艺术风格在保持历史继承性的同时不断发展嬗变。古代艺术风格影响后世艺术创作是必然的,且历时越久,风格面目越多,为后世所提供的资源储备与典型范式也就愈加丰厚,受顾颉刚“层累说”思想启发,本文提出古代艺术风格以“层累”态势影响后世艺术创作,且主要通过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展开,体现为内容的衍生、演变与形式的延续、拓展。
【关键词】:中国古代 艺术风格 宏观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04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38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10-12
  • 二、“风格”概念的界定与辨析12-25
  • 三、研究现状与主要论题25-36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36-38
  • 第一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形成38-113
  • 第一节 地理环境38-49
  • 一、土地各以其类生——自然地理的印记39-43
  • 二、声以俗移——人文地理的影响43-46
  • 三、江山之助与艺术风格46-49
  • 第二节 时代环境49-72
  • 一、时代治乱与艺术风格50-54
  • 二、经济兴衰与艺术风格54-60
  • 三、主流思想与艺术风格60-65
  • 四、统治者干预与艺术风格65-72
  • 第三节 创作主体72-113
  • 一、从类型化风格到个性化风格72-77
  • 二、主体个性与艺术风格77-99
  • 三、“文如其人”的再思考99-113
  • 第二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类型113-231
  • 第一节 占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演进113-129
  • 一、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萌芽先秦、两汉113-116
  • 二、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形成——魏晋六朝116-119
  • 三、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衍展:唐至明119-126
  • 四、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总结:清126-129
  • 第二节 五对基本风格类型129-231
  • 一、简约与繁丰130-151
  • 二、含蓄与明快151-173
  • 三、素朴与华丽173-193
  • 四、谨严与疏放193-211
  • 五、阴柔与阳刚211-231
  • 第三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特征231-316
  • 第一节 古代艺术风格的一般特征231-255
  • 一、独特性231-235
  • 二、多样性235-241
  • 三、稳定性241-243
  • 四、变异性243-248
  • 五、归属性248-255
  • 第二节 古代艺术风格的品评特征255-316
  • 一、风格品评的意象化255-275
  • 二、风格品评的品第化275-316
  • 第四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发展316-367
  • 第一节 古代艺术风格发展的规律316-326
  • 一、“通变”的哲学基础316-317
  • 二、“通变”的理论阐释317-323
  • 三、“通变”规律的本质:“通”与“变”的辨证统一323-326
  • 第二节 古代艺术风格发展的路径326-351
  • 一、师古:尚“古”的文化传统326-333
  • 二、师造化:求“真”的现实基础333-344
  • 三、师心:创“新”的开拓精神344-351
  • 第三节 古代艺术风格对后世创作的影响351-367
  • 一、“层累说”的启示352-356
  • 二、影响的两种方式356-367
  • 结论367-370
  • 致谢370-372
  • 参考文献372-39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390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66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c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