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渔洋文言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7 18:43
【摘要】:清初王渔洋以神韵诗歌创作及理论领袖文坛,同时他也是一位富有成就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作品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刻。他不但写小说,而且评小说,作为评点《聊斋志异》的第一人,促进了此书的传播。王渔洋非常重视通俗小说,论述涉及《平妖传》等多部作品。因此,不论在小说创作实践还是在小说理论研究方面,王渔洋在小说史上都应占有重要的一席。 对王渔洋文言小说的研究长期存在如下问题:缺乏独立地位,表现在依附于诗歌研究;依附于《聊斋志异》研究;研究局限于志怪与志人内容等。受古今小说观不同的影响,研究者往往将王渔洋小说割裂开来进行研究,对符合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作品比较重视,而对其他内容则否认其小说价值,对于王渔洋其他小说著作缺乏小说视角的研究分析。 王渔洋小说是一个整体,在对传统子史部小说的继承发展,在纵览漫长小说发展史、广泛阅读总结古人小说作品的基础上,形成了师法古、重变通的小说观,重视小说的社会功能。具有讲求实录、以笔记体为主、写作风格转益多师等的特点:一是追步魏晋,继承了六朝小说叙事简洁、粗陈梗概的写作传统;二是借鉴唐宋,对唐传奇和宋人笔记采取了学习和对话的借鉴方式;三是博采群书,广泛阅读古人小说作品,汲取前人文言小说创作成果,形成了兼收并蓄、纳百家语成一家言的胸怀和气度。 王渔洋小说具有丰富题材类型,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运行、社会生活、地理物产等领域,主要有佛道鬼神类、人物轶事类、笑话谐谑类、地理博物类、风俗文化类、典章制度类、谈艺论文类、辩订考证类等不同题材。 王渔洋出身科举世家、官居高位、一代诗宗、见闻广博等的特殊经历,形成了王渔洋小说独特的文化气质,即在宗教信仰方面比较侧重科举俗信,在性别意识方面重视女性才学,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记录了一定的民间人物和故事,表现出与其他文学家特别是小说家不同的特点,具有深层的文化背景和内涵。 王渔洋小说的艺术特点表现为:大雅之音、精于剪裁、含蓄隽永。大雅之音指将文人雅士、仕宦生活作为重要写作客体,以忧国为民、匡正时弊的写作目的为雅正志趣,将琴棋书画、文房四宝、花鸟虫鱼、山水美景等高雅情趣纳入笔下。精于剪裁主要表现为篇幅精致、情节精巧、视角精准,小说没有铺陈渲染宏大的篇章结构,但对故事情节进行了曲折多姿的设计,往往以微知著、以近知远、以微观反映宏观,通过对细节、场面的描写,以小见大地表现人物及反映社会生活。含蓄隽永主要表现为:形象潇洒飘逸、意境清远优美、语言生动传神,以简练的笔墨、含蓄的意境,呈现清新悠远、意境空灵、典雅含蓄、简洁凝练的审美风格。 王渔洋是山东地域文化的重要集成者、代表者、开拓者之一,从创作动机看小说是王渔洋的“毕生追求”,从心理上看小说是王渔洋的“大隐孤舟”,从小说文化功能看小说是王渔洋的“补史情怀”。这些动因来自于山东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气度,这也是山东地域文化雄踞中国大地的成功秘诀。这些动因表现为明清之际山东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时空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是明清山东文学崛起的物质支撑,家族文化传承是明清山东文学崛起的重要载体,因时代而通变是明清山东文学崛起的心理动因,活跃文学结社是明清山东文学崛起的重要平台,天行健君子自强是明清山东文学崛起的重要因素。继往而后开来,鉴古方能知今,明清山东文化的图谱为今天推进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启示和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清平;王士祯评点《聊斋志异》条目补证[J];蒲松龄研究;1999年04期

2 李志孝;言鬼述异 各具情怀——《聊斋志异》与《子不语》比较三题[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3 刘天振;从唐人传奇到《聊斋志异》看文言小说“叙述者”的变异(续)[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4 宋家庚;从《狐谐》看《聊斋》小说的艺术新质[J];蒲松龄研究;2002年02期

5 陈文新;加强中国文言小说的辨体研究——我写《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的一点体会[J];蒲松龄研究;2003年03期

6 王恒展,宋瑞彩;奇人奇技抒奇怀——《虞初新志》奇人小说散论[J];蒲松龄研究;2004年02期

7 李剑锋;情趣与理趣──《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比较研究之一[J];蒲松龄研究;1994年01期

8 周锡山;王渔洋《聊斋志异》评批 述评[J];蒲松龄研究;1995年01期

9 王志民;漫说蒲松龄的创作天才[J];蒲松龄研究;1995年Z1期

10 宫源海;简述《聊斋》与《谈异》的两个相同点[J];蒲松龄研究;1997年01期



本文编号:27319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7319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0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