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茉莉花》近现代流传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0 16:15
《茉莉花》是一首风靡大江南北、唱响国际乐坛的中国民歌。它在当代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国际形象的建构中,占据着十分突出的位置,堪称“中国软实力”的最具魅力的象征与寄托。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茉莉花》就进入了当代学者的研究视野,人们试图通过这一个案的探究,来深入挖掘中西音乐乃至中西文化的交流互动史的历史详情与基本面貌。本文以《茉莉花》的“近现代流传史”为论题,试图在综合借鉴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茉莉花》的原初形态的发掘入手,梳理它在明清以至近现代中国与海外的流布、传播情形,以期以史为鉴,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传承和流布的规律。 论文主体部分由“绪论”和四章内容构成: 在“绪论”部分,文章主要交待了研究缘起,研究价值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述评。从本论题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上来说,《茉莉花》作为一首地道的中国民歌,从粗陋的民间说唱艺术,到登上世界音乐的大舞台大放异彩的历程,这几百年的历史本身,就具有极致的学术吸引力。对这一历史的探究,既可以理清和还原《茉莉花》的流传、演变的历史脉络,又可以通过这一动态历程的展现与透视,考察民间文艺与高雅艺术、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互动,进而总结出某些特定的规律与特征。也正因此,许多学者纷纷致力于《茉莉花》的发生、流传的研究,产生了一大批值得重视、借鉴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以《茉莉花》的原初形态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回顾和反思近年来中国社会围绕《茉莉花》的发源地所产生的一系列争论现象,廓清了笼罩在这些争论之上的经济和功利动机,提出要考察《茉莉花》的发源,需从民歌“母题”的角度对其进行把握,在充分比较各地流传版本之异同的前提下,确实尊重历史文献的记载。根据目前可以查证的最原始的文献材料,确定了《缀白裘》是目前可知的《茉莉花》的最早的文本载体。《缀白裘》中所记载的安徽凤阳《花鼓》剧中的《花鼓曲》,是《茉莉花》的源头。它发端于明代,而极盛于清。原初形态的《茉莉花》,并不是一首具有情感、意义和形式的完整性、独立性的歌曲,而是一个叙事性男女情爱故事的“起兴”部分,是依附在故事之上,用来铺垫、渲染情感的。 第二章首先梳理了《茉莉花》在明清时期的流传脉络,以期为近现代部分的研究奠定根基。在明清时期,《茉莉花》之所以能风行大江南北,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曲,其原因有二:一是入选《缀白裘》。《缀白裘》是由文人辑录的明清时尚流行戏曲集,它所收录的都是明清时期最流行、最受欢迎的民间戏曲;它的出版,又极大的推动了这些戏曲的传播和普及。二是安徽凤阳地方的民间花鼓艺人,他们因生计所迫,不得不乞食四方。在游食大江南北的时候,他们唱着“好一朵鲜花”、“好一朵茉莉花”的小曲,把这一民间曲目宣传到了北京、山西、江南某地,随后又扩展到更为遥远的边疆地带。在回顾明清《茉莉花》的流传时,我们发现,它一直未摆脱其“依附性”,不管在何种版本,哪个地域的《茉莉花》,都是依附在故事上的。要摆脱这种依附性,要到近现代西方民俗学研究方法传入中国以后,在启蒙运动的大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带着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返观民间文化时才能完成。近现代时期,《茉莉花》的重新发现和流传存在着两条线索:一是以北平知识分子、旅美学者、歌谣研究会等为核心力量,以赵元任、刘半农、李家瑞等为代表的学术路线。他们在发现传统、改造传统、融入世界的目标指引下,不约而同的发现了《茉莉花》,并以这首传唱广泛,在民间拥有广大受众的民歌为个案,探索着中国文艺的现代化、世界化之路。二是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方都市文化路线。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现代娱乐方式、技术传入中国,在上海,涌现出一批以整理和改造传统音乐、民间曲艺,制造流行音乐为己任的音乐工作者,以及一大批唱片录制和发行公司。《茉莉花》作为一首深受喜爱的民歌,自然较早的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学术与流行音乐这两条线路,体现出一种共同的倾向,把《茉莉花》从故事中“解放”出来,赋予其情感意义和形式上的独立性、完整性,进而完成了它的审美品质的提升。 第三章主要考察了《茉莉花》的海外流传情况。在17至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中,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一方面给中国带来了西洋的音乐和乐器,另一方面也注重观察、记录中国音乐。他们借助于西方乐理知识和音乐理论,对中国音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为中国音乐西传提供了途径。正是出于这种对中国音乐的浓烈兴趣,西方人发现了《茉莉花》。在《茉莉花》的西传过程中,有两个关键人物特别值得注意,他们就是来华使团中的惠纳和巴劳。惠纳在中国发现并记下了《茉莉花》的曲谱,后来收录到巴劳的著作《中国旅行记》中。该书出版后,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茉莉花》也随之声名大振。大约在《中国旅行记》出版的同时,西方音乐人也开始了对《茉莉花》的加工与改编,把这首中国民歌以西洋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融入到他们本土音乐文化和娱乐生活中去。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以《茉莉花》旋律为主题构思的歌剧——普契尼的《图兰朵》。大约在明清时期,《茉莉花》又向东流传,在日本清乐、琉球古乐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观《茉莉花》的海外流传,尤其是它在西方流传与改编,我们能够发现,在西方人对《茉莉花》的关注和改编中,一直潜藏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想象”——他们往往出于道听途说的只言片语和个案资料、素材,来建构“中国形象”。这种“中国形象”既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又有其失真之处。而《茉莉花》在东亚地区的流传,则提示我们要进一步拓宽思路,从“民间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层面来深化“东亚文化共同体”的研究。 第四章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切入《茉莉花》的研究,通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茉莉花》版本的比较分析,探讨了《茉莉花》在不同地域、文化中的传播与本土化的方式与路径。文中提出,在不同地域、文化语境的《茉莉花》版本中,存在着一种一致性,那就是《茉莉花》本身的“抽象”的抒情性与本土故事的结合,与本土音乐文化的交融、重整,是推动其广为流传的核心动力。这既是《茉莉花》之旋律、曲式本身所具有的内在魅力,又无法忽视外在的社会文化的赐予、接纳。 “结语”部分回顾全文,并对《茉莉花》之近现代流传的历史启迪进行了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07
本文编号:2754328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0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已有成果的述评
(一)关于《茉莉花》的发生与衍变的研究
(二)关于《茉莉花》的海内外流传的研究
(三)关于《茉莉花》流传中不同演奏形式的研究
(四)研究问题与反思
三、 本文的研究意义、目标与思路
第一章 作为民歌“母题”的《茉莉花》
第一节 民歌“母题”:关于《茉莉花》发生的论争与反思
一、 关于《茉莉花》的发源地之争
二、 从“母题”角度看《茉莉花》“归属”之争
第二节 民歌《茉莉花》的原初形态
一、 《茉莉花》原初形态研究现状的反思
二、 《茉莉花》的本来面目
三、 花的隐喻
第二章 《茉莉花》的现代发现与流传
第一节 明清《茉莉花》的流传轨迹与状态
一、 《缀白裘》与《茉莉花》的流传
二、 安徽花鼓艺人与《茉莉花》的流传
三、 未曾“独立”的《茉莉花》
第二节 《茉莉花》的现代发现与中国文艺的现代化
一、 《茉莉花》的“归属”之争及其反思
二、 赵元任、“歌谣研究会”与《茉莉花》
三、 中国文艺现代化视野中的《茉莉花》
第三节 民国流行音乐中的《茉莉花》
第三章 作为“中国符号”的《茉莉花》
第一节 “中国文化热”与《茉莉花》西传
第二节 《茉莉花》在欧洲
一、 卢梭《音乐辞典》中的《茉莉花》
二、 惠纳、巴劳与《茉莉花》的西传
三、 西方音乐文献与文化娱乐生活中的《茉莉花》
四、 浦契尼的《图兰朵》与《茉莉花》
第三节 《茉莉花》在东亚
一、 《茉莉花》在日本
二、 《茉莉花》在琉球
第四节 《茉莉花》海外流传的启示与反思
一、 《茉莉花》西传与西方世界的“中国想象”
二、 《茉莉花》与东亚文化共同体
第四章 “抽象的抒情”与地域的绵延——《茉莉花》不同版本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茉莉花》的“抽象的抒情”特质
第二节 地域的绵延:不同版本《茉莉花》的比较
一、 中原地区的《茉莉花》
二、 东北地区的《茉莉花》
三、 西北地区的《茉莉花》
第三节 《茉莉花》之南北与中外差异
一、 南北差异
二、 中西差异
结语
引用和参考文献
一:著作
二:论文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附录1:中国曲艺音乐集成
附录2: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附录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附录4:中国戏曲志
附录5: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鹏山;;五代词中“花”意象内涵之变迁及其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张恩;《茉莉花》原是佛教音乐[J];北方音乐;2005年04期
3 王立;吕X;;母题的产生、识别、命名和定位——文学母题的重新认识与分类之一[J];辽东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薛春刚,陈攻,卜鉴民;《图兰朵》,辉煌背后有档案[J];档案与建设;1999年02期
5 谢必震;福建文化在琉球的传播与影响[J];东南文化;1996年04期
6 叶佳亮;;最是那一缕芬芳——钢琴独奏曲《茉莉花》赏析[J];福建艺术;2007年06期
7 张世成;论中国民歌的爱情题材及其艺术特征[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陈峰;;茉莉花与盐城[J];江苏政协;2005年02期
9 蔡楠;;茉莉花开——音乐家何仿与《茉莉花》的故事[J];北方音乐;2008年05期
10 赖诚;;巴洛克时期宗教音乐的历史透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2754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754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