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层面客体更新和反应层面自我抑制引发负相容效应的作用机制

发布时间:2020-07-24 08:22
【摘要】:经典的负相容效应(negative compatibility effect, NCE)是指在掩蔽启动范式中,当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指向相同(相容条件)相比指向相反(不相容条件)时,反应时更长,错误率更高的现象(EimerSchlaghecken,1998)。经典的负相容范式通常包含顺序呈现的启动刺激、掩蔽刺激以及目标刺激。其中,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均为左或右朝向的箭头刺激,且根据二者的关系,将启动和目标指向相同的试次称为相容条件,将二者指向相反的试次称为不相容条件,任务要求被试对目标刺激的方向进行按键反应,如用左手对左朝向的目标,右手对右朝向的目标进行反应。 关于负相容效应的发生机制涉及几个相互争议的观点。其中,最有影响并分别在不同条件下被广泛验证的假说包括自我抑制假说和客体更新假说。自我抑制假说认为负相容效应产生于反应层面,源于对启动刺激诱发动作激活的自动抑制加工。假说强调,自我抑制的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包括启动刺激必须能被有效掩蔽,以及启动激活强度必须达到抑制阈限的要求。而客体更新假说认为负相容效应产生于知觉层面,源于掩蔽刺激出现引发的与启动刺激在特征上互补的客体更新加工。假说强调,客体更新只能产生于相关掩蔽(例如,由指向左和右的箭头叠加而成的刺激)条件,无关掩蔽刺激不能引发负相容效应。此外,还有研究者中和了以上两种假说,提出负相容效应可能既源于知觉层面的客体更新加工还源于反应层面的自我抑制加工。然而,深入分析后发现,有关知觉及反应层面产生负相容效应的作用机制目前仍有三个问题尚待澄清:1)客体更新和自我抑制能否共同作用于负相容效应。前人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经典范式中由横竖线组成的无关掩蔽刺激不能有效掩蔽由斜线组成的箭头启动刺激,导致无法准确测量自我抑制引发负相容的效应量;第二,相关掩蔽刺激仅包含少量与启动刺激特征相似的线段,导致无法准确测量客体更新引发负相容的效应量;2)客体更新引发的负相容效应能否产生于反应编码层面。前人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采用改变反应候选数目的方法(例如,仅对左箭头按键反应,对右箭头不反应),然而,奇数的反应候选违背了反应编码更新加工的前提条件,其结果并不能直接推广至仅包含两种反应候选的经典负相容范式中;3)自我抑制引发的负相容效应是由连续抑制机制还是抑制阈限机制所控制。前人研究中的问题包括:第一,支持抑制阈限假设的实验依据中由于掩蔽刺激的清晰度较经典负相容范式更小,导致其结果还可被客体更新假说解释,另外,由于掩蔽目标时间间隔较小导致其结果还可被连续抑制机制所解释;第二,支持连续抑制机制的实验依据未能将启动刺激的激活控制在阂下水平,违背了自我抑制的产生条件,导致其结果不能直接反驳抑制阈限假设。 据此,本研究将分三大系列,六个实验,从知觉到反应层面纵向探讨负相容效应的发生机制。 研究一采用独创的数字刺激(由等长短线组成的数字,见图2-1),考察客体更新和自我抑制能否共同影响负相容效应的产生。采用此组刺激不仅能够保证在无关掩蔽条件下,启动刺激能被有效掩蔽,而且,还能保证相关掩蔽与启动刺激在特征层面的高度相关性。实验一操纵了掩蔽刺激相关性(包括相关和无关二个水平,目的是分离客体更新和自我抑制加工)、启动和目标相容性(相容、不相容试次)以及实验天数(第1、2和3天,目的是通过练习加强数字刺激与反应联结)三个被试内变量,并根据掩蔽刺激相关性的二个水平将实验分为两个组块(block),目的是让被试尽快习得数字反应的联结。实验结果发现,练习早期,仅相关掩蔽条件出现了负相容效应,而在后期,两种掩蔽条件均出现了相等的负相容效应。提示,在练习早期刺激反应联结较弱时,负相容效应主要源自客体更新加工,而在后期联结较强时,自我抑制起主导作用。实验二与实验一操纵相同的自变量,不同的是,实验二将掩蔽刺激相关性作为组内随机变量,目的是排除期待效应对实验一结果的干扰。实验二结果模式与实验一类似,提示,实验一将掩蔽刺激相关性作为组块变量,除了加快刺激反应联结的习得速度之外,并未影响到结果模式。因此,实验一的结论是可靠的。 研究二采用阿拉伯数字作为实验刺激(见图2-2),考察客体更新引发的负相容效应是否既源于特征层面的更新,还源于反应编码层面的更新。采用此组刺激可以在两种候选反应的条件下,将客体更新引发的负相容效应分离为特征更新和反应编码更新。实验三操纵掩蔽刺激相关性(包括特征与编码相关和仅反应编码相关二个水平,目的是分离特征更新和反应编码更新加工)、启动和目标相容性(相容、不相容试次)以及实验天数(第1、2和3天,目的是通过练习加强联结)三个被试内变量,并要求被试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对目标刺激进行反应,其目的是保证反应编码更新的有效性以及减小同样来自于反应层面自我抑制的作用。实验结果发现,负相容效应仅产生于特征及反应编码相关掩蔽条件,而仅反应编码相关掩蔽条件未出现负相容效应。提示,客体更新引发负相容效应的实质是特征层面的更新。实验四与实验三操纵相同的自变量,不同的是,实验四将反应规则调整为用双手食指对目标刺激进行反应,目的是增强自我抑制的作用,以排除对实验三结果的另一种解释(三天的练习并未促使被试习得刺激反应联结)。实验四结果发现,在实验后期,仅反应编码相关掩蔽条件出现了显著的负相容效应。提示,三天练习足以使被试习得数字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此,实验三的结论是可靠的。 研究三利用事件相关电位的技术手段,考察自我抑制引发负相容效应的作用机制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研究借鉴支持抑制阈限假设实验依据的范式,采用连续短时(50毫秒)呈现两个不同无关掩蔽刺激的方式使得启动刺激的加工处在阂下水平,同时避免客体更新的作用。实验五作为前期实验,操纵了启动刺激的背景密度(包括0%、25%和50%三个水平,目的是降低启动刺激的表征强度)以及启动和目标相容性(相容、不相容试次)两个被试内变量。结果发现,在0%密度条件下,出现了显著的负相容效应;而在25%和50%密度条件下,负相容效应消失。结果提示,随着启动刺激表征强度的降低,抑制作用的强度会减小甚至消失。这一结果可同时被抑制阈限和连续阈下抑制假设解释。因此,实验六继续探讨实验五中负相容效应消失的原因。实验六将启动刺激的背景密度恒定在25%,实验除了操纵启动和目标相容性之外,还操纵了掩蔽和目标间的时间间隔(包括150、250和350毫秒三个水平,目的是考察抑制阈限和连续阂下抑制假设)。行为结果发现,在150毫秒条件下,出现了临界显著的负相容效应;相应地,脑电结果也在同一条件下,发现了相容条件的平均波幅显著大于(向下)不相容条件。提示,150毫秒条件下的确出现了对启动刺激激活的抑制过程。此外,对实验五和六的负相容效应量进行对比后发现,实验六的效应量有显著减小。以上结果均支持连续阈下抑制机制假设,即,启动刺激激活强度的降低,会导致随后出现的抑制加工时程后移,并伴随抑制强度的降低。 综合以上三个研究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知觉层面客体更新和反应层面自我抑制可共同作用于负相容效应。当启动刺激与反应间(S-R)联结较弱而没能达到抑制阈限的要求时,负相容效应主要源自客体更新加工;而当S-R联结增强且达到了抑制阈限的要求时,客体更新和自我抑制均会对负相容效应的产生有所贡献,但是,其中来自自我抑制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 2.客体更新引发负相容效应的实质是知觉层面的特征更新,而非反应编码更新加工。 3.反应层面自我抑制引发的负相容效应,受到连续阈下抑制机制,而非抑制阈限机制的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2
【图文】:

示意图,研究思路,示意图


研究思路示意图

流程图,流程图,启动刺激,呈现时间


眼睛注视屏幕中央位置。实验一包括两个任务:正式任务和迫选任务。正式任务的试次流程如图3-1所示。每个试次始于一个300毫秒的注视点,紧接着是一个200毫秒的空屏,之后依次呈现启动剌激33毫秒5,掩蔽刺激100毫秒,S在经典的负相容范式中,启动刺激通常呈现16ms,而本文的三个系列研究中则懫用33ms的呈现时间,原因是Schlaghecken,Rowley

示意图,效应量,相容性,组块


对负相容效应存在影响。证据来自第3天两种掩蔽条件下负相容效应量的差值,如图3-3所示,在实验第3天,无关掩蔽条件下的负相容效应量为17毫秒,然而,在相关掩蔽条件下,效应量达到了 25毫秒。这一效应量的差值,只能被解释为来自客体更新加工的作用。35 :30丨 丁25 丨 T T T m I20 I J- 掩蔽刺激忘15丨_ rtl 相天性S 1 _ _ W ■相关S10 — _ 

本文编号:2768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768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7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