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雍乾时期书法风尚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0 16:48
本课题属于中国书法史论的断代研究范畴。清代康、雍、乾三朝天下承平,文艺全盛,在朝代完成更替、文人群体思变、学术实现转型的大背景下,书法艺术在自身固有的发展理路下也存在创作与理论的风尚趋变之势。因此,本文围绕艺术思潮与社会变迁、书法活动与学术观念等关系,将阐论内容的主体框架分设为上、下两篇,分别以“求变思潮与群体骚动”和“学风丕变与书法趣尚”为视野展开阐论。本文认为,康、雍、乾时期是书法传序的重要转型期,文人的群体作用和学术的深层介入至为关键。其时的书法风尚主要表现是:在艺术创作实践领域,朝廷所倡导的“崇董尚赵”帖学传统作为正脉,在以“文学侍从”为代表的社会主流群体中形成“在朝”的主流风尚,丛帖传刻以“法帖”为中心就是重要表征之一。而另一方面,以遗民学者为代表的文人群体,在学风丕变的时势下,从传统帖学阵营内部作出求变了返古避俗的自身诉求;以“扬州八怪”等为代表的民间职业书画家群体和中下层文人中,顺应“士商合流”社会环境之变,存在好异尚奇、维新特立的艺术探求新趋向。这种“在野”的艺术新观念、新趣尚,有着积极创新的艺术推进作用,其末流群体也存在迎合世俗的消极因素,其中最能体现时代书法风尚趋势的是孕育并且引导了晚清形成大势的碑学潮流的形成。在艺术理论领域,文人书家群体骚动的求变诉求,在帖学批判中出现了较多的“异论”,成为清代前中期书法观念的变迁动力与内在表现;清初学风丕变,朴学兴盛,也导致了书学技法理论重总结梳理、轻发论阐扬的总体趋势的形成。揭示这一段书法史的主要审美风尚的形成过程和原因,不仅有利于断代书法史研究的深入,也可对当代书法发展的思考产生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附录《清代前中期(1644—1800)丛帖一览表》,对已见《丛帖目》著录者进行了校订意义上的概述,对未见《丛帖目》著录者进行了简要钩考。
【学位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J292.1
【部分图文】:
石渠宝笈合编》(初编,张照、梁诗正、励宗万等奉敕编纂;续编,王杰、董纂;三编,英和、黄钺、姚文田等奉敕编纂),详细著录了乾隆内府所藏的法还著录了当时内府所藏的清代前中期代表人物的作品。包世臣《艺舟双楫·国,1844 重录),晏棣《国朝书画名家考略》(1837 刊行),康有为《广艺舟震钧《国朝书人辑略》(1908 刊行)、赵尔巽等《清史稿·列传·艺术》(1914),李放《皇清书史》(1930 年代中期刊行),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纪。由上材料可知,后来学者讨论清代书法史,大体不出康有为、马宗霍的“碑论之框架。露的《清实录》和清代皇帝《起居注》、《南书房记注》等历史档案资料,有关
想史、文化史还是艺术史、书法史的角度,学者对 17 世纪明末清会的剧烈变迁(变革)上。而社会的深刻变革,必然首先引起有的反思与变化,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思潮的嬗变。尽管整个中国迁在总体上遵循“因袭”与“损益”的自我修复与更新,但是明让当时最具学术品格的大儒之一黄宗羲等有“天崩地解”的感受。
味着包括帖学阵营内部中坚在内的书家群体,站在书法发展自身的要求之中进行思考,同时也在定程度上包含了对书法传统(正统)发生怀疑与批判的意味。莫家良从清代前期的“崇董”与“董”之论并行的现象出发,考察后提出:“从书史研究的角度看,崇董书风既是清前期书坛的主流尚,并代表了清代帖学书法的高峰,其时代意义并不容小觑”;但另一方面,“崇董书风虽盛,但不足以涵盖当时以师古为归依的帖学风尚”,“从书史的发展来说,清前期出现贬董的评论,对董的流行地位并没有多大影响。……贬董评论的出现,多少反映出清前期的帖学书家对于董书并非是简单的承袭与接收,而是有着批判性的思考。在参考董其昌的书法与书学观点之余,不少书家于临古学古有着自身的体会与理解。”①站在书法史立场的考察与阐论,必须明确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一时期产生这种观念变化与身诉求?这种求变的“挑战”对固有传统造成了怎样的势力削弱?这种诉求的主导力量是哪些人物他们采取了何种手段?他们在另一支流上达到了怎样的广度与深度,并能成功地开创另一书风体吗?一切的答案,都在历史的进程中得到表明。
本文编号:2816062
【学位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J292.1
【部分图文】:
石渠宝笈合编》(初编,张照、梁诗正、励宗万等奉敕编纂;续编,王杰、董纂;三编,英和、黄钺、姚文田等奉敕编纂),详细著录了乾隆内府所藏的法还著录了当时内府所藏的清代前中期代表人物的作品。包世臣《艺舟双楫·国,1844 重录),晏棣《国朝书画名家考略》(1837 刊行),康有为《广艺舟震钧《国朝书人辑略》(1908 刊行)、赵尔巽等《清史稿·列传·艺术》(1914),李放《皇清书史》(1930 年代中期刊行),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纪。由上材料可知,后来学者讨论清代书法史,大体不出康有为、马宗霍的“碑论之框架。露的《清实录》和清代皇帝《起居注》、《南书房记注》等历史档案资料,有关
想史、文化史还是艺术史、书法史的角度,学者对 17 世纪明末清会的剧烈变迁(变革)上。而社会的深刻变革,必然首先引起有的反思与变化,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思潮的嬗变。尽管整个中国迁在总体上遵循“因袭”与“损益”的自我修复与更新,但是明让当时最具学术品格的大儒之一黄宗羲等有“天崩地解”的感受。
味着包括帖学阵营内部中坚在内的书家群体,站在书法发展自身的要求之中进行思考,同时也在定程度上包含了对书法传统(正统)发生怀疑与批判的意味。莫家良从清代前期的“崇董”与“董”之论并行的现象出发,考察后提出:“从书史研究的角度看,崇董书风既是清前期书坛的主流尚,并代表了清代帖学书法的高峰,其时代意义并不容小觑”;但另一方面,“崇董书风虽盛,但不足以涵盖当时以师古为归依的帖学风尚”,“从书史的发展来说,清前期出现贬董的评论,对董的流行地位并没有多大影响。……贬董评论的出现,多少反映出清前期的帖学书家对于董书并非是简单的承袭与接收,而是有着批判性的思考。在参考董其昌的书法与书学观点之余,不少书家于临古学古有着自身的体会与理解。”①站在书法史立场的考察与阐论,必须明确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一时期产生这种观念变化与身诉求?这种求变的“挑战”对固有传统造成了怎样的势力削弱?这种诉求的主导力量是哪些人物他们采取了何种手段?他们在另一支流上达到了怎样的广度与深度,并能成功地开创另一书风体吗?一切的答案,都在历史的进程中得到表明。
本文编号:2816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816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