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土司与近代滇西边界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0-10-27 05:15
   云南边疆的形成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并有歧见的重大问题。 当今滇西边界的形成与明清两代对边地土司的管理不无关系。清王朝为加强对边地土司管理,依据地理远近,将边地土司分为“内”、“外”之分。土司虽有“内”、“外”之分,但同属中央王朝则无二致。随着清王朝在缅甸建立藩属体系并趋于完善,内外土司的区分消失。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尤其是英帝国主义的侵入,逐步将“外”土司沦为其控制下的殖民地。十九世纪晚期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英两国就滇缅边界进行无数次谈判,终未能解决滇缅边界问题。深入探讨明清两代西南土司问题有利于正确认识近代滇西边界的形成;有利于正确认识中英滇缅边界谈判的复杂性,揭露英帝国主义侵略缅甸和中国边地的罪行,有利于正确理解百余年来滇西和缅北的形势,对国家治理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本文通过对元明清时期云南边地土司的历史发展、云南西部疆域的变迁以及近代滇西边界的形成的考究,探讨云南西部边地土司辖区从“边地”到“国界”的历史过程,分析边地土司与中国疆域变迁的关系,阐释边地土司自身历史发展、藩属体系、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等因素对近代中国边界形成的影响。主要探讨如下问题,并提出本人的独立见解: 首先,论述元朝统一云南及控制金齿地区以后云南西部边疆的局势,分析土司制度建立之前,元朝对云南西部边疆的控制,在缅甸建立行省,与缅甸蒲甘王朝的冲突以及麓川兴起对这一地区的影响。 其次,阐述明中前期中央王朝在云南西部边地经营和拓展版图的详情,考证景泰以前云南西部疆域的范围,指出明朝以广置土司的方式使云南西部疆域到永乐时达最广。正统年间,明朝又通过“三征麓川”及善后措施,完全控制了潞江以西的云南西部边地,但因对缅甸、木邦等边地土司处置不当,为后来云南西部边地土司的纷争埋下了隐患。通过对明代中后期云南西部边地土司纷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的考究,探讨缅甸东吁王朝兴起和明朝“内忧外患”下云南西部边地土司由纷争而致离析的过程,论证明末云南西部疆域内缩的原因及影响。指出了中国王朝的边疆是流动的弹性地域,边地土司为王朝的藩属,有远近亲疏的关系,但同为王朝天下并无二致。在西方殖民势力侵入后,土司去留向背决定着王朝国家疆域的外扩或内缩的结论。 第三,讨论清朝对滇西土司的统治,清缅藩属体系确立的过程及其对滇西传统边界形成的影响,探究云南西部边地土司由离析而致内外分野的历程以及滇西传统边界线的形成,指出清朝将归属王朝、接受“王化”的土司称为“内土司”,将明末以降,附缅甸的土司称为“外土司”。这是清朝对“中华秩序”中“我者”与“他者”的区分,是元明以来云南西部边地自身历史发展及其与王朝国家互动的结果。当清缅藩属体系确立后,边地土司内外之分消失。 第四,以全球史的视野阐述清朝和英国关于缅甸“存祀入贡”及滇缅划界等问题的交涉及结果,认为清缅藩属体系崩溃后,中英开始近代滇缅边界谈判,并最先划定了滇西土司段的边界,在中缅之间首次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国界,这标志着近代滇西边界的形成,意味着云南西部边地土司地从“边地”到“国界”转变的完成。 云南西部边地土司地从“边地”到“国家”的转变是中国从“天下”(王朝国家)到“国家”(近代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转型在边疆问题上的体现,是云南西部边疆自身历史发展脉络和连续性、中央王朝和缅甸势力盛衰以及西方殖民主义入侵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位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K2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土司与边疆
    二、成就与问题
    三、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元朝对云南西部边疆的治理
    第一节 元朝对金齿地区的管控
        一、元朝将金齿地区纳入版图
        二、元朝稳固金齿地区的举措
    第二节 元朝征缅及对云南西部边疆的影响
        一、征缅前元朝与缅甸的交涉与冲突
        二、元朝四次征缅及影响
    第三节 麓川的崛起和元末金齿地区的形势
        一、麓川在元朝的兴起历程
        二、元末金齿地区的形势及影响
第二章 景泰以前明朝在云南西部边地的经营及版图的拓展
    第一节 洪武至宣德年间明朝对云南西部边地的经营
        一、“抚谕为主讨伐为辅”:朱元璋对麓川的最初策略
        二、定边之战后朱元璋对麓川策略的转变
        三、建文至永乐年间明朝在云南西部边地设置土司及管理
    第二节 正统年间的麓川之役及对云南西部边地的影响
        一、宣德年间对云南西部边地土司的经营
        二、正统年间的麓川之役
        三、要在经久:设“三宣一长官司”和筑城置司
    第三节 缅甸、木邦向明朝求麓川地及其影响
        一、缅甸挟人索地
        二、木邦以功求地
    第四节 景泰以前云南西部边地土司的地理范围
第三章 天顺以后明朝云南西部边地土司的纷争、离析和疆域的内缩
    第一节 天顺至嘉靖初年云南西部边地土司之间的纷争
        一、木邦内部纷争、孟密安抚司的设立与明朝的立场
        二、孟密安抚司设置后云南西部边地土司之间的纷争及影响
    第二节 缅甸东吁王朝的北扩和明朝的应对及后果
        一、东吁王朝第一次大举内侵前的北扩、明朝的应对及影响
        二、东吁王朝内犯云南与明朝的反击及善后
    第三节 缅甸东吁王朝内侵的延续和云南西部边地土司的离析
    第四节 明朝筑关屯田及云南西部边境的退缩
第四章 清缅藩属体系的确立及云南西部边地内外土司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清朝前期在云南西部边地土司地的统治
        一、清军追擒永历帝时云南西部边地土司的不同表现
        二、“三藩之乱”前清朝对云南西部边地土司的统治
        三、平定“三藩之乱”后清朝在云南西部地区重建和完善土司制度
    第二节 清缅战争前清朝与缅甸之交涉及对缅态度
    第三节 乾隆年间的清缅战争
    第四节 清缅战争中云南西部边地内外土司格局的形成
    第五节 清缅藩属体系的确立和清朝滇西传统边界的形成
        一、清缅老官屯和谈及藩属体系的确立
        二、清缅藩属体系确立前后清军出防滇西边地土司策略的调整
第五章 清缅藩属体系的瓦解及近代中缅边界滇西土司段的形成
    第一节 从防缅到防“野人”:滇西土司境野人山区域的形成
        一、野人入关内定居及肆掠滇西土司境
        二、清朝防御滇西土司境野人的策略
        三、滇西土司境野人山区域的形成历程
    第二节 失却藩篱:英国介入下清缅藩属体系的瓦解及影响
        一、英国占领上缅甸前清朝的态度和应对
        二、藩属体系与殖民体系的冲突:清英关于缅甸“存祀入贡”问题的交涉
        三、清缅藩属体系的瓦解:中英《缅甸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第三节 中英“续议滇缅界务”和近代中缅边界滇西土司段的形成
        一、中英近代中缅边界滇西土司段的谈判——以野人山区域的交涉为中心
        二、中英“续议滇缅界务条款”和近代中缅边界滇西土司段的划定与改变
结语
    一、从“边地”到“国界”
    二、边地土司与疆域变迁
    三、两种世界体系冲突下近代滇西边界的形成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红;;从汉文文献看历史上百夷的经济生活[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2 丁柏峰;明代移民入滇与中国西南边疆的巩固[J];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3 石坚军;;纳速剌丁征缅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4 马汝珩 ,赵云田;清代边疆民族政策简论[J];清史研究;1991年02期

5 嘉弘;;試論明清封建皇朝的土司制及改土歸流[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6年02期

6 黄祖文;清代乾隆年间中缅边境之役[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7 汪洪亮;;中国边疆研究的近代转型:20世纪30-40年代边政学的兴起[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赵毅;论“麓川之役”[J];史学集刊;1993年03期

9 曹成章;关于傣族麓川社会的性质问题[J];思想战线;1985年04期

10 百川;;明代麓川之役述评[J];思想战线;1986年02期



本文编号:2858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858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4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