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母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代词回指消解的眼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5 20:37
   英语代词所包含信息十分有限,如性、数、格等语法特征,但由于缺乏具体所指,在确定所指的过程中常有歧义现象的出现。代词的歧义消解一直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有研究运用不同方法对英语中的代词回指加工进行探讨,其中包括命名实验、探测词确认实验、自定步速阅读实验、眼动追踪实验、事件相关电位实验等。性别歧义对代词回指消解的影响在过往研究中讨论较多(如,Caramazza et al.,1977;StevensonVitkovitch,1986;MacDonaldMacWhinney,1990;RigalleauCaplan,2000)但观点并不统一,加工深度对代词回指消解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如,Rigalleau et al.,2004;Stewart et al.,2007;Wu et al.,2018)且其实验设计仍存在不完善之处。眼动追踪实验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时间及空间眼动数据,有助于更好地探究代词回指加工的时间进程。现有研究很少运用眼动实验探讨性别歧义和加工深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代词歧义消解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四个眼动追踪实验,探讨性别歧义和加工深度两个因素对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代词回指消解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研究问题:(1)性别歧义和加工深度如何影响英语母语者的英语代词回指加工?(2)性别歧义和加工深度如何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代词回指加工?(3)深层加工中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代词回指加工有何区别?(4)浅层加工中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代词回指加工有何区别?在眼动实验中,被试需要阅读包含有性别歧义或无性别歧义代词的句子并通过按键选择回答提问。实验句有三种条件(歧义vs.主语回指vs.宾语回指),句后提问有理解性问题和是否类问题两种。实验一和实验二探讨英语母语者在深层和浅层加工中的代词回指消解,实验三和实验四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深层和浅层加工中的代词回指消解。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代词歧义对英语母语者在深层加工和浅层加工条件下的代词回指加工的影响不同。深层加工下,有性别歧义的代词在早期加工中比回指宾语的无歧义代词更加容易,而在晚期加工中比无歧义代词的加工更加困难。这表明,在阅读加工早期,相较歧义代词而言,无歧义代词与高凸显性先行词的共指解除(disengagement)耗费更多认知成本;而在阅读加工晚期,歧义代词的两个潜在释义相互竞争,从而加工难度增加。在浅层加工下,性别歧义对回指加工的影响并没有呈现如同深层加工条件下的早晚期差异,而是在整个阅读任务的全程对句子加工产生了促进作用。这说明在不需要给代词指派先行语的浅层加工条件下,被试为代词建构了一个模糊的未赋值表征(underspecified representation),可以“足够好”地完成当下的加工任务。不同于以往研究,本研究首次发现了浅层加工下的共指解除效应,表明无歧义代词的共指解除并非是策略性的,而是可存在于不同深度加工中的非策略性机制。第二,代词歧义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深层加工和浅层加工条件下的代词回指加工的影响不同。深层加工下,歧义代词句的早期注视率低于无歧义条件句,而在晚期阅读时间长于无歧义条件句。这表明,代词歧义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深层加工中的代词回指消解存在早期的加速和晚期的抑制,与母语者的回指消解模式类似。浅层加工下,歧义条件的阅读时间与无歧义条件无差异,但宾语先行词条件的阅读时间比主语先行词条件更长,表明被试对有性别歧义代词不进行精准解读,而只是构建一个“足够好”的未赋值表征,而无歧义代词的共指解除仍然存在。本研究关于中国英语学习者代词回指加工的实验结果揭示了深层加工中歧义效应的早晚期差异,并在浅层加工中发现了无歧义代词共指消解的证据。这两点发现在现有关于中国英语学习者代词回指加工的研究中均属首次。第三,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深层加工中的代词回指消解模式类似,都存在代词歧义对早期加工的加速和读晚期加工的抑制,但具体效应产生的信息区域和时间都有差异。加工早期,代词歧义的促进效应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阅读中出现得更早,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代词性别信息的高敏感度在代词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而英语母语者的这一敏感性则出现在代词区域。加工晚期,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结果都体现出代词歧义对信息加工的抑制,表明在加工晚期,歧义代词的两个释义间存在相互竞争,从而比无歧义代词的加工更加困难。第四,在浅层加工中,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都对歧义代词构建出足以满足当下加工任务的“足够好”的未赋值表征,而无歧义代词的共指消解仍然存在。虽然基本模式相似,但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所构建的“足够好”表征的程度和两种无歧义代词共指消解的难度都有所不同。英语母语者所建构的歧义代词的未赋值表征模糊程度高、加工难度低;无歧义代词的共指消解相对更加耗费加工成本但代词与主语和宾语的共指消解难度无差异。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歧义代词被构建的未赋值表征使得代词歧义不会对加工产生抑制,但也并未将其加工难度下降到低于无歧义代词的程度,这与英语母语者所构建的歧义代词的未赋值表征存在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宾语先行词条件的阅读时间长于主语先行词条件,而母语者的歧义条件阅读时间低于两种无歧义条件。这些差异的存在可以解读为英语母语者在浅层加工条件下的代词回指加工不受代词歧义、先行词凸显性等因素的影响,只构建刚好能够满足当下任务需要的模糊表征。然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浅层加工仍然十分谨慎,其代词回指加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更大,所构建的未赋值表征的模糊程度更低。本研究通过四个眼动追踪实验,探讨了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深层加工和浅层加工条件下的英语代词回指消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一,对英语母语者的代词回指在线加工提供了有效补充,对原有存在争议和尚未明确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弥补了现有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代词回指在线加工研究的不足,并就加工深度这一鲜有研究的因素进行探讨,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代词回指加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第三,在对现有理论模型提供新的实证研究证据的同时,发现了共指解除的新特性,对原有理论进行了修正。第四,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对比对国内英语阅读教学、阅读技巧的练习以及英汉口笔译实践都有一定的启示。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H314
【文章目录】: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Questions
    1.3 Research Design
    1.4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5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ypes of Anaphora and Affecting Factors
        2.1.1 Types of Anaphora
        2.1.2 Affecting Factors of Anaphora Resolution
    2.2 Studies on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2.2.1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in First Language
        2.2.2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in Second Language
    2.3 Studies with Eye-movement Method in Reading
        2.3.1 Development of Eye-movement Research
        2.3.2 Eye-movement Studies in Reading
    2.4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Models of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Research Hypotheses
    3.1 Introduction
    3.2 Theoretical Models of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3.2.1 The Competition Model
        3.2.2 The Reanalysis Model
        3.2.3 The Disengagement Model
        3.2.4 The Good-enough Model
    3.3 Research Hypotheses
        3.3.1 Hypotheses on the Influence of Processing Depth on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3.3.2 Hypotheses on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under Deep Processing
        3.3.3 Hypotheses on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under Shallow Processing
Chapter Four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of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Experment1 &Experment2)
    4.1 Introduction
    4.2 Plausibility Pre-test
        4.2.1 Participants
        4.2.2 Materials
        4.2.3 Design
        4.2.4 Procedure
        4.2.5 Analyses and Results
        4.2.6 Discussion
    4.3 Experiment1: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under Deep Processing
        4.3.1 Hypotheses
        4.3.2 Participants
        4.3.3 Apparatus
        4.3.4 Materials
        4.3.5 Design
        4.3.6 Procedure
        4.3.7 Analyses and Results
        4.3.8 Discussion
    4.4 Experiment2: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under Shallow Processing
        4.4.1 Hypotheses
        4.4.2 Participants
        4.4.3 Apparatus
        4.4.4 Materials
        4.4.5 Design
        4.4.6 Procedure
        4.4.7 Analyses and Results
        4.4.8 Discussion
Chapter Five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of Chinese Speakers of English(Experiment3 &Experiment4)
    5.1 Introduction
    5.2 Experiment3: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under Deep Processing
        5.2.1 Hypotheses
        5.2.2 Participants
        5.2.3 Apparatus
        5.2.4 Materials
        5.2.5 Design
        5.2.6 Procedure
        5.2.7 Analyses and Results
        5.2.8 Discussion
    5.3 Experiment4: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under Shallow Processing
        5.3.1 Hypotheses
        5.3.2 Participants
        5.3.3 Apparatus
        5.3.4 Materials
        5.3.5 Design
        5.3.6 Procedure
        5.3.7 Analyses and Results
        5.3.8 Discussion
Chapter Six General Discussion
    6.1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of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6.2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of Chinese Speakers of English
    6.3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under Deep Processing of Native and Chinese Speakers of English
    6.4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under Shallow Processing of Native and Chinese Speakers of English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7.1 Main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7.1.1 Main Findings of Current Study
        7.1.2 Implications
    7.2 Limitation and Prospects
References
APPENDIX I
APPENDIX II
Acknowledgement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善志;翟清旭;;中国英语学习者代词理解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年06期

2 谭益兰;;藏汉英日四语代词异同对比研究[J];西藏科技;2020年01期

3 王倩;梁君英;;空代词和显性代词在语篇回指中的分工机制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年01期

4 王蕾;;从约束理论看英汉反身代词的异同[J];农家参谋;2020年09期

5 王萍;;反身代词“自己”的强调用法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07期

6 赵超;;《封诊式》中隐名代词“乙”的考察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7 高璐;;“反身代词”大解析[J];小学生学习指导;2020年13期

8 刘红;;形形色色话代词[J];试题与研究;2019年09期

9 余映潮;;如何确定语段中“这”“此”“其”“之”等代词所指代的内容?[J];语文教学通讯;1991年06期

10 封立;;“而后”、“尔后”有区别[J];甘肃教育;2011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慧君;英语母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代词回指消解的眼动研究[D];西南大学;2020年

2 刘伟;现代汉语代词隐现的动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刘禀诚;现代汉语代词组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张田田;与代词“并入”相关的双音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永超;元明时期汉语代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徐风华;英语母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体特征理解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吴明军;中国学习者英语反身代词的习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9 何洁;汉语儿童早期语法中的“自己”[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10 张俊阁;明清山东方言代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莎;汉泰反身代词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2 刘凯东;俄语代词的语义特点[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宋华;英汉反身代词对比[D];延边大学;2007年

4 张洋;南召方言代词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5 冯会娟;安阳县方言代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白雁;现代汉语代词重叠现象之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朱瑾丽;舟山桃花镇方言代词研究[D];宁波大学;2017年

8 岳逸飞;韩汉反身代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年

9 姜涛;汉语代词和连词的语义关系[D];温州大学;2012年

10 于桐;俄语代词он之所指代及汉译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72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872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5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