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学视域下的藏传佛教中国化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8 11:29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诠释学为视角,以近代以来中国学者用现代学术方法研究汉传佛教本土化的路径为参照,以丰富的藏汉文资料为依据,从制度、文化、义理及现状四个层面,考察、分析了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基本内容、主要特点与现实状况,由此揭示了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内在联系与合理性。本文的特点是,首先,在吸收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了诸多未曾披露的史料,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新的观点,如对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理论渊源之追溯;对《见地之差别》三版本之异同比较;对藏传佛教般若中观论发展流变之梳理;对大小五明文化关系之探究;对藏族典型社区宗教信仰现状之考察等。其次,从诠释学与藏传佛教史料结合的角度阐释了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由此提出了外来佛教处境化的学理依据,这是从史论结合的角度探讨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一次有益尝试,亦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理论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从哲学诠释学的维度看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第一节、从方法论诠释学到哲学诠释学
第二节、哲学诠释学的逻辑起点与藏传佛教本土化的契合处
第二章: 近代以来汉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经验总结及借鉴意义
第一节、冯友兰
第二节、汤用彤
第三节、陈寅恪
制度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吐蕃王朝及藏传佛教前弘期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松赞干布时期
第二节、赤松德赞时期
第三节、赤热巴巾时期
第二章: 上部阿里地方及藏传佛教分治时期
第三章: 卫藏社会及藏传佛教后弘期
第一节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理论渊源考述
笃补巴《山法了义海论》中的“三身”理论探源
1, 总述大乘之佛果位
2, 分论法、报、化“三身”理论
3, “二谛”与“三身”
4, 法、报、化“三身”之间的关系
5, “三身”与如来藏之间的关系
6, “三身”与“四智”的关系
第二节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历史渊源考述
(一) 史书中关于活佛转世、化身的记载
1, 《红史》
2, 《青史》
3, 《贤者喜宴》
4, 《土观宗派源流》
5, 总结
(二) 藏传佛教金瓶掣签制度的形成与实践
(三) 金瓶掣签在雍和宫的首次实施
义理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藏传佛教与苯教的关系
第一节、止贡巴·玖丹贡布关于佛苯关系之“三阶段”论
第二节、土观·罗桑确吉尼玛对“三阶段”论的引用和评判
第二章: 藏传佛教语境下的般若中观思想流变
第一节、印度佛教发展大势
1, 《般若经》与龙树中道观之形成演变
2, 般若中观思想在中国藏传佛教中的译传变化
第二节、对敦煌本《见地之差别》中所蕴含的义理分析
1, 智军对印度佛教中观论的梳理与命名
2, 智军对“三身”、“四智”概念的分析与研判
第三节、三种版本《见地之差别》的异同比较
第四节、对法成《大乘稻芊经随听疏》之中观论探究
文化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对印度佛教经典中五明学处内容的讨论
第一节、对印度佛教经典中五明学处关系的论述
第二节、印度佛教经典中对五明学处的阐释
第三节、大乘中观论典中对五明学处的阐释
第四节、大乘唯识论典中对五明学处的阐释
第二章: 藏传佛教中对大小五明文化的阐述与发挥
第一节、藏族大小五明文化体系中的诸要素总论
第二节、藏族大小五明文化的关系
第四节、藏族大小五明文化体系的演变和形成
民间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群加藏族乡宗教信仰结构体系评介
第一节、人文地理环境
第二节、藏传佛教信仰现状
1, 家庭佛堂
2, 村社嘛呢康
3, 乡镇桑丹楞寺
4, 县城塔尔寺
5, 文昌庙
6, 案例分析
第二章: 文昌帝君在藏族民间的信仰方式及其与藏传佛教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论文、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2923929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理论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从哲学诠释学的维度看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第一节、从方法论诠释学到哲学诠释学
第二节、哲学诠释学的逻辑起点与藏传佛教本土化的契合处
第二章: 近代以来汉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经验总结及借鉴意义
第一节、冯友兰
第二节、汤用彤
第三节、陈寅恪
制度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吐蕃王朝及藏传佛教前弘期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松赞干布时期
第二节、赤松德赞时期
第三节、赤热巴巾时期
第二章: 上部阿里地方及藏传佛教分治时期
第三章: 卫藏社会及藏传佛教后弘期
第一节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理论渊源考述
笃补巴《山法了义海论》中的“三身”理论探源
1, 总述大乘之佛果位
2, 分论法、报、化“三身”理论
3, “二谛”与“三身”
4, 法、报、化“三身”之间的关系
5, “三身”与如来藏之间的关系
6, “三身”与“四智”的关系
第二节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历史渊源考述
(一) 史书中关于活佛转世、化身的记载
1, 《红史》
2, 《青史》
3, 《贤者喜宴》
4, 《土观宗派源流》
5, 总结
(二) 藏传佛教金瓶掣签制度的形成与实践
(三) 金瓶掣签在雍和宫的首次实施
义理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藏传佛教与苯教的关系
第一节、止贡巴·玖丹贡布关于佛苯关系之“三阶段”论
第二节、土观·罗桑确吉尼玛对“三阶段”论的引用和评判
第二章: 藏传佛教语境下的般若中观思想流变
第一节、印度佛教发展大势
1, 《般若经》与龙树中道观之形成演变
2, 般若中观思想在中国藏传佛教中的译传变化
第二节、对敦煌本《见地之差别》中所蕴含的义理分析
1, 智军对印度佛教中观论的梳理与命名
2, 智军对“三身”、“四智”概念的分析与研判
第三节、三种版本《见地之差别》的异同比较
第四节、对法成《大乘稻芊经随听疏》之中观论探究
文化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对印度佛教经典中五明学处内容的讨论
第一节、对印度佛教经典中五明学处关系的论述
第二节、印度佛教经典中对五明学处的阐释
第三节、大乘中观论典中对五明学处的阐释
第四节、大乘唯识论典中对五明学处的阐释
第二章: 藏传佛教中对大小五明文化的阐述与发挥
第一节、藏族大小五明文化体系中的诸要素总论
第二节、藏族大小五明文化的关系
第四节、藏族大小五明文化体系的演变和形成
民间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群加藏族乡宗教信仰结构体系评介
第一节、人文地理环境
第二节、藏传佛教信仰现状
1, 家庭佛堂
2, 村社嘛呢康
3, 乡镇桑丹楞寺
4, 县城塔尔寺
5, 文昌庙
6, 案例分析
第二章: 文昌帝君在藏族民间的信仰方式及其与藏传佛教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论文、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2923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923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