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悯影响无望抑郁的心理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18:33

  本文关键词:自悯影响无望抑郁的心理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1、无望抑郁理论是抑郁的三大认知理论之一。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望抑郁的病因学上,忽视了恢复与干预;对个体的消极易感素质关注多,忽视了个体的积极恢复/保护素质。关于无望抑郁国内只有少量介绍性文章,深入研究的较少。2、自悯是美国心理学者汲取佛学思想提出的一个构念。自悯包含三个成分,即自我友善、普遍人性感和正念。实证研究表明,自悯与个体的积极特征具有显著正相关,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而广泛的影响,个体的自悯水平可以通过干预得到显著提高。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趋势是把自悯引入到具体群体与具体心理障碍当中,研究自悯的积极功能及可能的机制。自悯构念得到了两岸三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研究目的:1、梳理无望抑郁、自悯的相关研究,明确下一步的研究方向。2、考察中文版自悯量表及中文版认知方式问卷的信效度,为国内进行自悯和无望抑郁的实证研究提供测量工具。3、考察自悯与消极生活事件、认知方式及无望抑郁的关系,明确自悯影响无望抑郁的心理机制,进一步验证自悯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功能,为把自悯运用到无望抑郁的干预中提供实证支持。 对象与方法:1、用中文版自悯量表先后测量了660名大学生,并在2周后对其中50人进行了重测。部分被试完成了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及正负性情绪情感量表。采用相关系数、平均数差异检验、克龙巴赫Alpha系数、因素分析等检验量表的心理测量学属性。2、用中文版认知方式问卷测量了426名大学生,并在8周后对其中60人进行了重测。部分被试完成了贝克抑郁问卷和归因方式问卷。采用相关系数、平均数差异检验、克龙巴赫Alpha系数、因素分析等检验问卷的心理测量学属性。3、用中文版认知方式问卷(短版)、无望抑郁问卷及自悯量表对42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采用相关系数、克龙巴赫Alpha系数、因素分析等检验问卷的心理测量学属性。4、对389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用相关系数及层次回归检验自悯影响无望抑郁的心理机制。5、对318名大学生进行追踪调查,用多层线性模型检验自悯影响无望抑郁的心理机制。 结果:1、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均支持自悯量表的6因素结构模型;自悯量表总分与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及正负性情绪情感量表的总分存在显著相关。控制自尊量表得分后,自悯量表总分与生活满意度量表及正负性情绪情感量表的总分仍存在显著相关;自悯总量表的克龙巴赫Alpha系数为0.84,2周后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9。2、认知方式问卷的克龙巴赫Alpha系数为0.94,8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59;认知方式问卷的合成分数及最大值与同时施测的抑郁问卷总分、归因方式问卷总分都存在显著相关;认知方式问卷的合成分数与最大值之间相关为0.91。3、认知方式问卷(短版)的克龙巴赫Alpha系数为0.81;认知方式问卷(短版)总分与无望抑郁问卷总分的相关为0.27;认知方式问卷(短版)总分与自悯量表总分的相关为-0.29。4、横向研究表明:自悯与无望抑郁存在显著负相关;正念与个体报告的消极生活事件量存在显著负相关;自悯对消极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自悯与认知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认知方式对消极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5、纵向研究表明:自悯对消极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自悯可以预测个体报告的消极生活事件量;自悯可以预测个体对消极生活事件的认知方式;负性后果推论对消极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结论:1、中文版自悯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来测量大学生的自悯水平。2、中文版认知方式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来测量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合成分数与最大值2种操作化方式具有一致性,建议采用合成分数。3、中文版认知方式问卷(短版)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来测量大学生的认知方式。4、自悯是无望抑郁的保护因素;自悯可以通过调节个体对消极生活事件的反应来影响无望抑郁,也可以通过减少个体客观碰到或主观意识到的消极生活事件量来影响无望抑郁;自悯可以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认知方式来影响无望抑郁。
【关键词】:无望抑郁 自悯 无望 消极生活事件 认知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2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4
  • 1. 文献综述14-45
  • 1.1 无望抑郁概述14-19
  • 1.1.1 无望抑郁的提出14-15
  • 1.1.2 无望抑郁的病因链15-17
  • 1.1.3 无望抑郁的症状与病程17-18
  • 1.1.4 无望抑郁的治疗与预防18-19
  • 1.2 无望抑郁的实证研究19-34
  • 1.2.1 无望抑郁的测量19-20
  • 1.2.2 认知易感的测量及操作化方法20-26
  • 1.2.3 以认知易感-压力模型为核心的无望抑郁病因学研究26-30
  • 1.2.4 以恢复模型为核心的无望抑郁恢复研究30-34
  • 1.3 自悯概述34-37
  • 1.3.1 自悯的提出34-35
  • 1.3.2 自悯的定义35-36
  • 1.3.3 自悯与相关概念36-37
  • 1.4 自悯的实证研究37-45
  • 1.4.1 自悯的测量37-38
  • 1.4.2 自悯与抑郁及焦虑38-39
  • 1.4.3 自悯与消极生活事件39-41
  • 1.4.4 自悯与积极特征41-42
  • 1.4.5 自悯的干预42-45
  • 2. 问题提出和研究设计45-51
  • 2.1 对已有研究的思考45-47
  • 2.1.1 无望抑郁干预和恢复研究薄弱45
  • 2.1.2 自悯影响心理健康的机制研究不足45-47
  • 2.1.3 无望抑郁和自悯的国内研究较少47
  • 2.2 问题提出47-48
  • 2.3 研究方案和研究思路48-51
  • 2.3.1 研究目的48-49
  • 2.3.2 研究假设49
  • 2.3.3 研究内容49-50
  • 2.3.4 思路与方法50
  • 2.3.5 技术路线图50-51
  • 3. 测量工具研究51-68
  • 3.1 中文版自悯量表的信效度研究51-56
  • 3.1.1 目的51
  • 3.1.2 对象与方法51-53
  • 3.1.3 结果53-55
  • 3.1.4 讨论55-56
  • 3.2 中文版认知方式问卷的信效度研究56-61
  • 3.2.1 目的56-57
  • 3.2.2 对象与方法57-58
  • 3.2.3 结果58-60
  • 3.2.4 讨论60-61
  • 3.3 中文版认知方式问卷(短版)的信效度研究61-68
  • 3.3.1 目的61-62
  • 3.3.2 对象与方法62-63
  • 3.3.3 结果63-66
  • 3.3.4 讨论66-68
  • 4. 自悯影响无望抑郁心理机制的横向研究68-86
  • 4.1 目的与假设68
  • 4.2 对象与方法68-70
  • 4.2.1 对象及过程68
  • 4.2.2 工具68-70
  • 4.2.3 数据分析方法70
  • 4.3 结果70-83
  • 4.3.1 描述性统计70-72
  • 4.3.2 人口学变量分析72
  • 4.3.3 自悯对消极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72-76
  • 4.3.4 认知方式对消极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76-83
  • 4.4 讨论83-86
  • 4.4.1 自悯、消极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83-84
  • 4.4.2 自悯、认知方式、消极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84-86
  • 5. 自悯影响无望抑郁心理机制的追踪研究86-99
  • 5.1 目的与假设86
  • 5.2 对象与方法86-87
  • 5.2.1 对象86-87
  • 5.2.2 工具87
  • 5.2.3 过程87
  • 5.2.4 数据分析方法87
  • 5.3 结果87-96
  • 5.3.1 描述性统计88
  • 5.3.2 自悯对消极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88-91
  • 5.3.3 自悯与个体报告的消极生活事件量的关系91-92
  • 5.3.4 自悯与个体面临消极生活事件时认知方式的关系92-94
  • 5.3.5 认知方式对消极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94-96
  • 5.5 讨论96-99
  • 5.5.1 自悯、消极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97
  • 5.5.2 自悯、认知方式、消极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97-99
  • 6 总结与结论99-106
  • 6.1 总结99-104
  • 6.1.1 关于研究选题99-100
  • 6.1.2 关于研究内容100-101
  • 6.1.3 关于研究方法101-102
  • 6.1.4 关于研究结果102-103
  • 6.1.5 主要创新103-104
  • 6.1.6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104
  • 6.2 主要结果和结论104-106
  • 参考文献106-118
  • 附录1118-119
  • 附录2119-127
  • 附录3127-130
  • 附录4130-133
  • 附录5133-134
  • 致谢134-135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135-1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梁宝勇,郝志红;《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2 盖笑松,张向葵;多层线性模型在纵向研究中的运用[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3 吴文峰;卢永彪;杨娟;谭芙蓉;姚树桥;;抑郁绝望理论在我国儿童中适用性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11年02期

4 张耀华;刘聪慧;董研;;自我观的新形式:有关自悯的研究论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5 邱林;郑雪;王雁飞;;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的修订[J];应用心理学;2008年03期

6 王纯;张宁;;归因方式问卷的初步修订[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5期

7 易红;冯正直;;无望抑郁症状问卷(HDSQ)的中文版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8 陈健;燕良轼;周丽华;;中文版自悯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6期

9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10 张雨新,王燕,钱铭怡;Beck 抑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自悯影响无望抑郁的心理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97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4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