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与身体现象学的初次相遇 ——后克莱因学派的精神分析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4 20:19
  精神分析运动创立一百余年来,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使其逐渐显现出理论中的个体化、身心关系以及决定论三大问题。后克莱因学派便是在这样一种语境之下,沿着精神分析的方向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本文将从现象学的视角出发,以精神分析学的三大问题为前提,结合后克莱因学派的理论观点,重新理解精神分析学的主体、结构内核以及主体间关系。与此同时,本文也将尝试比较后克莱因学派与其他相关学派的理论观点之异同。精神分析学与现象学在各自学科领域内都存在着发展的困境,但二者都具有相互借鉴的可能。精神分析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产生,它天然带有着追求个人意义的实践特性,却又并未完全摆脱其观念论、二元论以及决定论的影响,从而造成其理论与实践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因此,精神分析学需要身体现象学帮助其克服所面对的三个问题并重新回到产生的原初场景,找回失落的意义。同样的,先验现象学在向身体现象学转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借助精神分析实践帮助其真正摆脱观念论之困局。由此,精神分析学与身体现象学分别为双方打开了一扇大门。后克莱因学派的理论特性呼应了日趋接近的精神分析与身体现象学。后克莱因学派反对决定论、强调基于身体表达...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0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后克莱因学派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哲学背景:现象学向精神分析的转向
    第三节 心理学背景:精神分析学的现象学诉求
        一、身心问题
        二、个体化问题
        三、决定论问题
        四、精神分析学的三种特性何以成为问题
        五、精神分析学向身体现象学的诉求
第二章 后克莱因学派概述
    第一节 后克莱因学派的历史脉络与主要人物思想
        一、后克莱因学派的历史脉络
        二、后克莱因学派的人物思想
    第二节 后克莱因学派主要特征
        一、反对决定论
        二、注重情感体验
        三、主体间性取向
第三章 后克莱因学派的理论起点:主体的重构
    第一节 主体意识与主体
        一、主体意识
        二、主体意识的肉身性
    第二节 后克莱因学派的主体意识
        一、后克莱因学派中主体意识的开放性
        二、后克莱因学派中主体意识的身心交织
    第三节 后克莱因学派中主体的创伤过程
第四章 后克莱因学派的理论内核:空间性与时间性
    第一节 空间性
        一、传统精神分析学空间中的深度
        二、身体现象学空间中的深度
        三、后克莱因学派空间中的深度
    第二节 时间性
        一、何为时间
        二、后克莱因学派的时间特征
    第三节 后克莱因学派的空间与时间性的临床表现
        一、一般临床资料
        二、患者成长史
        三、患者具体症状
        四、案例分析
第五章 后克莱因学派的身体间性
    第一节 精神分析中的身体
        一、作为心理基础的身体
        二、作为心理象征的身体
        三、作为主体间性交流的身体
    第二节 后克莱因学派的主体间性与身体性
        一、后克莱因学派主体间性的现象学意蕴
        二、后克莱因学派主体间性的重构
        三、后克莱因学派的主体间性身体性
第六章 后克莱因学派与其他学派的比较
    第一节 后克莱因学派与克莱因学派的比较
        一、后克莱因学派与克莱因学派的相同点
        二、后克莱因学派与克莱因学派的差异点
    第二节 后克莱因学派与存在分析学的比较
        一、后克莱因学派与存在分析学的相同点
        二、后克莱因学派与存在分析学的差异点
    第三节 后克莱因学派与主体间性精神分析比较
        一、后克莱因学派与主体间性精神分析理论的相同点
        二、后克莱因学派与主体间性精神分析理论的差异点
第七章 后克莱因学派的评价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贡献
        一、理论贡献
        二、实践贡献
    第二节 主要不足
        一、缺乏统一的理论体系
        二、具有神秘主义的色彩
    第三节 后克莱因学派的未来展望
    第四节 后克莱因学派的主要影响
        一、对精神分析内部的影响
        二、对艺术领域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82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082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4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