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叙事的家庭—1980年代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0 04:23
本文关注的是“家庭与1980年代现代化叙事”这一问题式。具体而言,本文旨在研究“家庭”在1980年代的现代化叙事中的具体表征,它可以是“人性”的象征,可以是“私领域”的场域,也可以是“封建”的载体等。家庭在文本中的比喻意是“新时期”政治和现代化意识形态下的产物,理解家庭以何种方式参与到不同流派及作家的现代化叙事可以帮助我们还原1980年代现代化的构筑过程,发现被现代化叙事遗漏与遮蔽的历史面相,进而思考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诸多难题。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在对“伤痕-反思”小说中“无人性的问题孩子”和“无人性的’文革’干部”两类叙事的考察中,尝试阐释“伤痕-反思”小说在“家庭(人性)/革命(非人性)”的二元对立修辞批判中遗忘与屏蔽的历史内容。第二章论述了“改革文学”中三种不同群体与象征“私领域”家庭的差异关系暗含着政治意识形态的转变与文化规范的更迭;而在农村题材的改革文学中,改革作家肯定了以发展家庭副业为主导方向的“新家庭”/“新人”的历史合法性,但通过剖析“改革新人”理解公/私的内在思维结构,会发现此“新人”身上沉积着“私权结合”的封建色素。第三章通过对“寻根小说”的解读,发现“寻根”中存...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伤痕-反思小说中的“家庭”与“人性”
第一节 “救救孩子”
第二节 干部、家庭与现代化
第二章 改革文学中的“家国”、“长幼”与“公私”
第一节 改革文学中的家庭、国家与人群
第二节 改革文学中的“长幼”、“新旧”与“公私”
第三章 寻根小说中的“父子”、“家族”和“革命”
第一节 寻根小说中的“父子”叙述
第二节 韩少功与王安忆:“传统家族”(革命)的两副面孔
第四章 先锋小说中的“家庭”与“个人”
第一节 矛盾的“父权制”家庭形象
第二节 马原与积极的“去历史化”个人
第五章 路遥的“现代化梦”与“现实性家庭”
第一节 从“分开的家庭”到“复合的家庭”
第二节 “自由恋爱”、“奉献型家庭”与“城乡平等”
第三节 “离家出走”与“家庭幽灵”
第六章 张翎小说中的“家庭”与“1980年代”谱系
第一节 前期叙事中的“新家梦”及其“1980年代”内涵
第二节 “新伤痕叙事”:近期作品中的“家庭创伤”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城”的困境——读解“陈奂生系列小说”中的启蒙神话[J]. 李静.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7(04)
[2]时代课题的构造与从苦恼出发的学术——谈贺照田的学术研究及其新著《从苦恼出发》[J]. 何浩. 开放时代. 2017(04)
[3]当前中国精神伦理困境:一个思想的考察[J]. 贺照田. 开放时代. 2016 (06)
[4]以洋孝子孝女故事匡时卫道——林译“孝友镜”系列研究兼及五四“铲伦常”论争[J]. 李今. 文学评论. 2016(01)
[5]社会生活正常化: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化”[J]. 陈映芳. 社会学研究. 2015(05)
[6]从反叛到皈依:论新文学“家”之叙事的复杂心态[J]. 宋剑华,杨红军. 文艺研究. 2015(05)
[7]“无后”:“后寻根文学”的现代性焦虑与迷思[J]. 郭建玲. 文艺争鸣. 2015(03)
[8]杭州会议和寻根文学[J]. 陈思和. 文艺争鸣. 2014(11)
[9]“文学式结构”与“伦理性法律”——重读《“锻炼锻炼”》兼及“赵树理难题”[J]. 罗岗. 文学评论. 2014(01)
[10]计文君论[J]. 孙先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12)
博士论文
[1]试论新世纪十年文学中的“无后”现象[D]. 李一.复旦大学 2012
[2]1980年代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D]. 郝军启.吉林大学 2009
[3]家庭、革命与伦理重建[D]. 冷嘉.华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90454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伤痕-反思小说中的“家庭”与“人性”
第一节 “救救孩子”
第二节 干部、家庭与现代化
第二章 改革文学中的“家国”、“长幼”与“公私”
第一节 改革文学中的家庭、国家与人群
第二节 改革文学中的“长幼”、“新旧”与“公私”
第三章 寻根小说中的“父子”、“家族”和“革命”
第一节 寻根小说中的“父子”叙述
第二节 韩少功与王安忆:“传统家族”(革命)的两副面孔
第四章 先锋小说中的“家庭”与“个人”
第一节 矛盾的“父权制”家庭形象
第二节 马原与积极的“去历史化”个人
第五章 路遥的“现代化梦”与“现实性家庭”
第一节 从“分开的家庭”到“复合的家庭”
第二节 “自由恋爱”、“奉献型家庭”与“城乡平等”
第三节 “离家出走”与“家庭幽灵”
第六章 张翎小说中的“家庭”与“1980年代”谱系
第一节 前期叙事中的“新家梦”及其“1980年代”内涵
第二节 “新伤痕叙事”:近期作品中的“家庭创伤”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城”的困境——读解“陈奂生系列小说”中的启蒙神话[J]. 李静.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7(04)
[2]时代课题的构造与从苦恼出发的学术——谈贺照田的学术研究及其新著《从苦恼出发》[J]. 何浩. 开放时代. 2017(04)
[3]当前中国精神伦理困境:一个思想的考察[J]. 贺照田. 开放时代. 2016 (06)
[4]以洋孝子孝女故事匡时卫道——林译“孝友镜”系列研究兼及五四“铲伦常”论争[J]. 李今. 文学评论. 2016(01)
[5]社会生活正常化: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化”[J]. 陈映芳. 社会学研究. 2015(05)
[6]从反叛到皈依:论新文学“家”之叙事的复杂心态[J]. 宋剑华,杨红军. 文艺研究. 2015(05)
[7]“无后”:“后寻根文学”的现代性焦虑与迷思[J]. 郭建玲. 文艺争鸣. 2015(03)
[8]杭州会议和寻根文学[J]. 陈思和. 文艺争鸣. 2014(11)
[9]“文学式结构”与“伦理性法律”——重读《“锻炼锻炼”》兼及“赵树理难题”[J]. 罗岗. 文学评论. 2014(01)
[10]计文君论[J]. 孙先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12)
博士论文
[1]试论新世纪十年文学中的“无后”现象[D]. 李一.复旦大学 2012
[2]1980年代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D]. 郝军启.吉林大学 2009
[3]家庭、革命与伦理重建[D]. 冷嘉.华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90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090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