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5 14:42
  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


满族民歌体裁分类

题材内容,民歌,满族,渔猎


气候中润生,是超越自然的文化产物。然而一切文学艺术是超越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①因此,笔者认为满族民歌不仅起源于族群的自然社会生活,还源于他们社会生活实践的全部,到当代超越了曾经自然存活方式。满族民歌题材内容构成了新的演唱要素,品种繁多形态复杂多样。所以,这些民歌在劳动、婚姻爱情生活、民俗宗教等题材内容方面以不同视角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不同生活。笔者从搜集整理的资料上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图2-2满族民歌题裁分类通过图2-2所见,满族民歌题材内容形式多样,归纳后题材内容主要有渔猎、仪式歌、叙事歌、婚礼歌、时政歌、情歌、儿歌、赞歌等。通过对满族民歌部分题材内容的诠释、笔者将在本章第二节唱词部分对本章节内容做以详细阐释,所以本节不做详解。人类自脱离动物界开始,也就开始了超越性的审美活动,这种审美很自然地体现在他们的言谈歌咏之中,作为中国文学起源佐证的两言《弹歌》:“段竹,①毛泽东.毛泽东文艺思想内部试用稿[M].成都:四川省七院校毛泽东文艺思想编写组,1976.07-98.

腔体,人体,气息,萨满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80图2-3人体歌唱腔体图1、气息运用基本要素凡是歌者,人人皆知“气息是歌唱的生命之源”,好比人没有手指不能弹钢琴一样的道理。要有好的歌唱就要有好的气息支撑,满族民歌的产生由于地域生境的原因,演唱起来必定大气磅礴、高亢粗犷,明亮清脆、雄健刚劲、热情豪放,气息的巧妙运用就更显为重要。除了号子、山歌、小唱、儿歌之外,最能显示歌唱气息的运用应该就是萨满神歌古调了。萨满仪式古歌演唱时要达到娱人娱神效果,演唱时声音就必须有穿透力,如果不够远大、达不到目的,就是气息运用的不够准确到位。在2018年末在与孙铁峰的徒弟杨佳传一做访谈时透露“当师傅传授神本子时一定会传授神歌曲调,五音音律感觉好的、嗓音条件好的、气息运用灵活的徒弟就学的多一些,唱出旋律也会好听一些。相反,一些萨满在演唱时说唱比较多,”。2014年6月1日笔者前往吉林九台其塔木刘家村田野调研,参加萨满孙铁峰“纳乌云”(萨满传接仪式)祭祀,在仪式传承过程中发现孙铁峰的师傅关长季在演唱《纳乌云》时的曲调音域不高几乎以说唱为主;在观察中还发现,徒弟孙铁峰演唱时声音追求自然但也响亮有力,通过比较发现孙铁峰在演唱时气息比师傅关长季使用的灵活,他用自然的歌唱气息演唱出自然歌声。关于满族民歌气息的运用笔者在前期硕士论文中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不再累赘。满族民歌呼吸技术在吸气、换气和气息调节方面有独到之处。吸气方式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联合式呼吸。由于胸式呼吸吸气过浅,会造成喉部用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满族音乐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J]. 程丁.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8(04)
[2]满族萨满神歌艺术形态解析[J]. 王海霞,金顺爱.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8(04)
[3]满族“拟声语”民歌无伴奏合唱《鹧鸪、斡羅塞》[J]. 李莉,王硕.  艺术科技. 2016(10)
[4]润腔及其在晋剧唱腔中的运用[J]. 樊凤龙.  中国音乐学. 2016(01)
[5]满族扶余八角鼓到新城戏的变迁过程研究[J]. 高乐.  歌海. 2015(04)
[6]满族萨满神歌的演唱技巧分析[J]. 王海霞.  满族研究. 2014(04)
[7]满族音乐文化对东北大鼓的影响[J]. 蒋诗.  音乐时空. 2014(18)
[8]满族音乐结构嬗变背后的文化主体效应[J]. 时江月.  贵州民族研究. 2014(06)
[9]从伊通满族民歌中探究民俗文化意蕴[J]. 王晓东.  长春大学学报. 2014(05)
[10]东北满族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J]. 傅尧.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4(05)

博士论文
[1]我国民族声乐“演唱多样性”实践与研究[D]. 黄茜.中国音乐学院 2018
[2]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D]. 杨志敏.福建师范大学 2017
[3]畲族古歌音乐研究[D]. 洪艳.上海音乐学院 2017
[4]越南顺化琴歌的研究[D]. 杨氏兰香(Duong Thi Lan Huong).上海音乐学院 2017
[5]贵州丹寨县苗族丧葬仪式中的芦笙乐舞研究[D]. 孟猛.中央民族大学 2016
[6]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D]. 韩沫.东北师范大学 2014
[7]广西苗族歌谣研究[D]. 陈日红.暨南大学 2014
[8]文化多样性视域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D]. 李丽娜.辽宁大学 2014
[9]民歌《茉莉花》近现代流传史研究[D]. 杨璐璐.东北师范大学 2014
[10]方言学视野下的山西民间音乐[D]. 赵海英.山西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满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D]. 周坤.沈阳师范大学 2014
[2]满族萨满神歌的研究[D]. 杨义健率.东北师范大学 2013
[3]湖南土家族民歌传承的传播学研究[D]. 徐锦子.华中师范大学 2013
[4]“承德清音会”探究[D]. 陈琛.中央民族大学 2011
[5]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特征研究[D]. 王海霞.东北师范大学 2010
[6]承德地区满族婚礼仪式变迁的人类学研究[D]. 曾令欣.吉林大学 2010
[7]鄂伦春族民歌赞达仁及其演唱研究[D]. 曹丽艳.首都师范大学 2007
[8]论满族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教学探索[D]. 金华.东北师范大学 2007
[9]满族萨满神歌艺术特征之探索[D]. 张媛.吉林大学 2007
[10]湘西苗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雷惠玲.湖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39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139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c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