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胡氏學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2 06:55
本文基於思想史的視域,對《春秋》胡氏學的思想理路、學統淵源、治體建構、義理大綱、類例體系、批評發展及經典化進行了研究,認為《春秋》胡氏學開創了不同於漢代經學的理論品質。第一,經學研究從以禮制說經轉變為以義理說經,此義理即是二程奠立的道學。第二,宋儒經學一個重要目的,是推闡王道政治的“治體”理論,作為本朝最高政治憲綱和立國大法。第三,北宋經學由“外王”轉向“內聖”,並由“內聖”發展出新“外王”,此種“曲折”無疑是以二程為分界點。第四,《春秋》胡氏學,不僅是對二程《春秋》學的繼承,更是對其“內聖外王”之道的發展,是對北宋儒學進行檢討和審視的產物。第五,《春秋》宋學的分歧不在於義理大綱,而在於說經方法,即所謂褒貶凡例的問題,宋儒之下以破褒眨凡例之說為主。第六,胡安國所奠立的《春秋》大義,決定著南宋到清初《春秋》學理論的基本形態,後儒並沒有超越胡氏學的規模,只是以朱子學修正胡氏學。第七,程朱道統的追述與建構,對胡氏學地位上升有促進作用。總之,《春秋》胡氏學的誕生,反映了儒學發展重新詮釋《六經》的內在要求,也是道學建構《六經》理論體系的重要表現,是《春秋》學由漢學轉向宋學的產物,在建構宋儒經學基...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2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緒論
一、論文選題的理由與意義
二、當代研究的現狀和不足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及问题
第一章 “治體”的追尋與“道體”的奠立——從慶曆到二程經學思想的考察
第一節 宋初諸儒的探究:“明體達用”的困境
一、“大中之道”理論內涵的推闡
二、“推言治道”與“治體”問題
三、“道體”缺失及“治體”困境
四、“內聖”的觸及對道學的啟發
第二節 二程“天理”的發明與“道體”的奠立
一、“治體”與“道體”的分疏
二、“聖人之訓”和“先王之治”
三、“損益文質,隨時之宜”
四、“道體”:考諸三王不易之理
第三節 二程“道體”奠立下對“治體”的探究
一、王霸之分:天理、人欲之辨
二、經學研究中治體理論之建構
三、政治實踐中治體理論之闡發
四、“求道者有其序,而言治者有所本”
小結
第二章 “私淑洛學而大成”——胡安國對二程之學的發展
第一節 胡安國師友淵源考述
一、師友淵源
二、與程門弟子交游
第二節 胡安國私淑二程道學
一、程門困境
二、表彰洛學
三、道學思想
第三節 胡安國發展二程《春秋》學
一、道學之下的二程《春秋》學
二、程門弟子《春秋》學之敘要
三、胡安國發展《春秋》程氏學
第四節 批判荊公新學,奠立洛學正統
一、王安石內聖與外王的缺憾
二、胡安國對荊公新學的批判
三、胡安國發展洛學之新外王
小結
第三章 “心與理一”《春秋》胡氏學的“治體”建構
第一節 “窮理之要”:“道體”的繼承和確立
一、“仲尼,天理之所在”
二、“聖人以天自處”
三、“天理”作為“治體”本源
第二節 “史外傳心”:“天理”的踐行與落實
一、“史外傳心之要典”
二、“元,即仁也;仁,人心也”
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第三節 “人心、道心”之辨與“窮理”的展開
一、二程人心道心之辨
二、胡安國人心道心說
三、由人心而達至道心
第四節 “心與理一”:“治體”的實現與完成
一、理論基礎:心與理一
二、為人君者:正心誠意
三、為人臣者:格君心之非
四、君臣共治的制度設計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以“理”馭“勢”:《春秋》胡氏學的義理大綱
第一節 以天理為經義本體
一、 以“理”馭“勢”
二、 “理一分殊”
三、天理的具體落實
第二節 以義利之辨窮天理
一、程門義利之辨
二、胡安國辨義利
三、去利從義之法
四、對後儒的影響
第三節 以義利辨王道霸道
一、程門王霸之辨
二、以義利辨王霸
三、對後儒的影響
第四節 理欲、義利與夷夏之辨
一、以義利辨夷夏
二、攘夷的具體展開
三、罪中國諸侯有夷狄之行
第五節 天理、王道與君臣之分
一、存天理於君臣之際
二、尊天王之書法表現
三、胡安國尊王的特色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理一分殊”:《春秋》胡氏學的“類例”體系
第一節 程門論《春秋》學之條例
第二節 理一分殊與即“例”窮理
一、胡安國對“類例”的態度
二、胡氏學中“類例”的意義
第三節 對胡安國正例變例之分析
一、重要正例、變例的討論
二、條例的矛盾及彌合辦法
第四節 後儒對凡例褒貶說之批評
一、在經學思想上批評凡例褒貶說
二、在解經方法上批評凡例褒貶說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程朱道統的確立與《春秋》胡氏學地位的形成
第一節 朱子肯定胡氏學義理正當
一、朱子《春秋》學的基本概要
二、朱子肯定胡氏學“義理正當”
三、朱子重要論述的釐定與辨析
四、朱子批評胡氏學的學術意義
第二節 宋元明諸儒對大義的發揚
一、從“窮理”的角度論《春秋》
二、從“傳心”的角度論《春秋》
三、對後儒“治體”討論的啟發
第三節 道統追述與胡氏學的確立
一、道統譜系的傳承與胡安國之地位
二、道學視野下《春秋》學史的建構
三、程學淵源強化及以程朱修正胡氏
第四節 孔廟從祀與科舉制的維護
一、從祀孔廟
二、科舉制度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编号:3153342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2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緒論
一、論文選題的理由與意義
二、當代研究的現狀和不足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及问题
第一章 “治體”的追尋與“道體”的奠立——從慶曆到二程經學思想的考察
第一節 宋初諸儒的探究:“明體達用”的困境
一、“大中之道”理論內涵的推闡
二、“推言治道”與“治體”問題
三、“道體”缺失及“治體”困境
四、“內聖”的觸及對道學的啟發
第二節 二程“天理”的發明與“道體”的奠立
一、“治體”與“道體”的分疏
二、“聖人之訓”和“先王之治”
三、“損益文質,隨時之宜”
四、“道體”:考諸三王不易之理
第三節 二程“道體”奠立下對“治體”的探究
一、王霸之分:天理、人欲之辨
二、經學研究中治體理論之建構
三、政治實踐中治體理論之闡發
四、“求道者有其序,而言治者有所本”
小結
第二章 “私淑洛學而大成”——胡安國對二程之學的發展
第一節 胡安國師友淵源考述
一、師友淵源
二、與程門弟子交游
第二節 胡安國私淑二程道學
一、程門困境
二、表彰洛學
三、道學思想
第三節 胡安國發展二程《春秋》學
一、道學之下的二程《春秋》學
二、程門弟子《春秋》學之敘要
三、胡安國發展《春秋》程氏學
第四節 批判荊公新學,奠立洛學正統
一、王安石內聖與外王的缺憾
二、胡安國對荊公新學的批判
三、胡安國發展洛學之新外王
小結
第三章 “心與理一”《春秋》胡氏學的“治體”建構
第一節 “窮理之要”:“道體”的繼承和確立
一、“仲尼,天理之所在”
二、“聖人以天自處”
三、“天理”作為“治體”本源
第二節 “史外傳心”:“天理”的踐行與落實
一、“史外傳心之要典”
二、“元,即仁也;仁,人心也”
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第三節 “人心、道心”之辨與“窮理”的展開
一、二程人心道心之辨
二、胡安國人心道心說
三、由人心而達至道心
第四節 “心與理一”:“治體”的實現與完成
一、理論基礎:心與理一
二、為人君者:正心誠意
三、為人臣者:格君心之非
四、君臣共治的制度設計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以“理”馭“勢”:《春秋》胡氏學的義理大綱
第一節 以天理為經義本體
一、 以“理”馭“勢”
二、 “理一分殊”
三、天理的具體落實
第二節 以義利之辨窮天理
一、程門義利之辨
二、胡安國辨義利
三、去利從義之法
四、對後儒的影響
第三節 以義利辨王道霸道
一、程門王霸之辨
二、以義利辨王霸
三、對後儒的影響
第四節 理欲、義利與夷夏之辨
一、以義利辨夷夏
二、攘夷的具體展開
三、罪中國諸侯有夷狄之行
第五節 天理、王道與君臣之分
一、存天理於君臣之際
二、尊天王之書法表現
三、胡安國尊王的特色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理一分殊”:《春秋》胡氏學的“類例”體系
第一節 程門論《春秋》學之條例
第二節 理一分殊與即“例”窮理
一、胡安國對“類例”的態度
二、胡氏學中“類例”的意義
第三節 對胡安國正例變例之分析
一、重要正例、變例的討論
二、條例的矛盾及彌合辦法
第四節 後儒對凡例褒貶說之批評
一、在經學思想上批評凡例褒貶說
二、在解經方法上批評凡例褒貶說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程朱道統的確立與《春秋》胡氏學地位的形成
第一節 朱子肯定胡氏學義理正當
一、朱子《春秋》學的基本概要
二、朱子肯定胡氏學“義理正當”
三、朱子重要論述的釐定與辨析
四、朱子批評胡氏學的學術意義
第二節 宋元明諸儒對大義的發揚
一、從“窮理”的角度論《春秋》
二、從“傳心”的角度論《春秋》
三、對後儒“治體”討論的啟發
第三節 道統追述與胡氏學的確立
一、道統譜系的傳承與胡安國之地位
二、道學視野下《春秋》學史的建構
三、程學淵源強化及以程朱修正胡氏
第四節 孔廟從祀與科舉制的維護
一、從祀孔廟
二、科舉制度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编号:3153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153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