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行为大学生应激策略对其亚健康状况的影响与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3 20:28
  本研究由三个部分组成,以问卷调查和干预手段,对A型行为大学生应激策略及其亚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具有A型行为特征的大学生有着独特的应激策略和习惯行为,他们由于与众不同的应激反应所产生的亚健康状况比其他类型大学生要更严重,如何通过改善其应激策略而改善其亚健康状态,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本项研究是基于作者所参与的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亚健康状态的评价指标及城市人口亚健康队列与数据库的建立:环境与亚健康研究(2012BAI37B03)”而进一步开展的。本研究采用了该课题组研发的《亚健康症状评价工具(SHSQ-25)》,结合经典的《A型行为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作为测评工具,研究A型行为大学生的应激策略与亚健康关系和干预效果。研究发现:1.A型行为大学生在大学生中的比例较高,他们的压力应激策略与其他行为类型特征的同学不同,其亚健康水平也高于其他类型的同学;2.A型行为大学生的应激策略对其亚健康状况有直接的影响,A型行为特征对亚健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通过中介模型分析,A型行为特征既可以直接预测亚健康,也可...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A型行为大学生应激策略对其亚健康状况的影响与干预研究


图3?A型行为的特点与后果??

示意图,亚健康,大学生,行为


作提前到亚健康状态,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体思路见图6:??研宄1?A型行为大学生亚健康现状研宄??3?I??!?*??I??研宄2?A型行为大学生应激策略对其亚健康影响的研宄干预依据??、?1??有效载体??i??研宄3?A型行为大学生亚健康心理干预研宄??图6总体研究思路示意图??3研究的基本问题与假设??3.1?A型行为大学生亚健康现状??从文献研究中发现,A型行为大学生们与社会一般人群相比,其亚健康发生??率都很高,这与现崔典社会发展模式和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有重要关系。那么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不同年级之间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这是否也会影响到??A型行为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需要实证研究。性别之间存在大量的生理差异和??心理差异,是否会有不同的亚健康结果,需要研究。不同专业的学业压力不同,??临床专业学生面临着执业医师规范化考试改革的压力,大量的学习内容和高标准??的要求,与摄影专业(艺术类)的学生之相比,压力更大。但是艺术类学生的生??活不够规律,这是否会影响到专业间的亚健康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A型行为??的形成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家庭教育与当地社会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考生的来源地很可能会影响到其亚健康水平。城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提供一定的信息。??根据以上研宂内容,假设如下:??31??

分析图,亚健康,大学生,维度


及其三个维度,疲劳症状、精神症状和免疫力症状均差异显著(P<0.?001)。该??校A型行为大学生心血管症状不不突出,这与以往研宄中A型行为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的结论存在差别,提示在心血管方面,可能存在亚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不一致性。??20??II?ilu??^?i?ji?ill?m?ill??疲劳症状心血管症状胃肠道症状精神症状免疫力症状??^型_1\/1型_八型??图7不同类型大学生各亚健康维度比较分析图??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大学生亚健康总分及其维度进行事后检验,??探讨各类型大学生之间亚健康的具体差异,结果见表5。疲劳症状、免疫力症状??和亚健康总分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A型、M型和B型行为学生;精神症状??比较来看,A型学生较B型学生严重,M型学生较B型学生严重。??3.?2?A型行为大学生亚健康特点??鉴于A型行为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较高,有必要对A型行为大学生的亚健康??总分及其各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A型行为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基本特点。??3.?2.?1?A型行为大学生亚健康的年级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年级为自变量,亚健康总分及其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年级大学生亚健康水平的差异,结果见表6。??表6不同年级A型行为大学生亚健康水平比较(私±切)??亚健康维度?^(2,319)??疲劳症状?17.65?+?5.16?17.79±5.01?17.65?+?5.10?0.330??心血管症状?5.90±1.85?5.36±1.88?5.32±1.94?2.912??胃肠道症状?5.61±1.82?6.05±1.92?5.67±1.88?2.0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庆市大学生亚健康症状与健康危险行为研究[J]. 张良,邵际晓,陈敏,王成进,邹玉峰,方琪,王宏.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2(02)
[2]人类群体环境适应性进化研究进展[J]. 季林丹,徐进,张亚平.  科学通报. 2012(Z1)
[3]大学生A型行为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 吴娜,邓军,舒跃育.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4]消极应对方式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亚健康关联中的中介效应[J]. 王红,郝加虎,陶芳标,朱鹏,章景丽.  中国学校卫生. 2011(08)
[5]亚健康状态评价问卷(SHSQ-25)判定标准的制定[J]. 闫宇翔,董晶,李蔓,杨姗姗,王嵬.  中国卫生统计. 2011(03)
[6]江苏省南京市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调查[J]. 岳雨珊,俞君,朱毅.  中国健康教育. 2011(02)
[7]亚健康的心理危险因素:模型与进展[J]. 王文丽,周明洁,张建新.  心理科学进展. 2010(11)
[8]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用于中国军人心理应激调查的信度与效度评价[J]. 张磊,张景霞,许文娟,唐文俊,承海,张治国,苏海霞,王波,邵晨.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0(11)
[9]大学生亚健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陈学东.  西安社会科学. 2009(03)
[10]C型行为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J]. 卜志强,沙连生,丁守华,孔令斌,杨志寅.  中国实用医药. 2008(10)

硕士论文
[1]大学生健康状况和健康相关行为的研究[D]. 郭树榜.山东大学 2009
[2]天津市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晓颖.天津医科大学 2009
[3]上海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自评方法及生活方式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D]. 王金彪.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63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263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0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