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论的天地观与笔墨说研究 ——以唐岱“相合”思想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7-12 03:09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认为,万物化生皆源于道,道化生万物的媒介是阴阳二气,元气流行成象、成形后的境域则被称为天地。根据中国古代山水画论思想,天地中最精纯之气的体现者是自然山水,故山水被称为“天地之纯”“天地之真”。笔墨作为描绘山水的工具与传达媒介,其功能与价值在于通过描绘山水以显现天地之真。天地之真实际上就是天地之道、亦即生生本体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中国前贤往哲在面对山水的时候所欣赏的是生生本体,画家挥毫泼墨(或者说操笔运墨)所描绘的也正是生生本体。因此,在形而上的意义上,画家不再是单纯用笔墨描绘山水的人,而是体悟天地造化之意(古人称之为“天地之心”)并进而在纸幅上成就造物者之意、为山川代言之人。从这个角度可以说,中国古代山水画论最精深、最有价值的地方不是它那丰富的技法学说,而是它的如下艺术美学原理:以笔墨描绘山水的方式去体认中国古代天地意识。清人唐岱在《绘事发微》中提出的“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命题,正是对笔墨与天地二者关系的集中概括。本文以唐岱这句话为纲领,集中研究中国古代画论中的笔墨说与天地观,重点讨论“笔墨之自然”与“天地之自然”“相合”的途径以及相合之后所能达到的艺术境界与...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释题及研究缘由
    二、研究现状及背景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四、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五、结构框架与章节安排
第一章 山水画地位的提升与墨法的凸显
    第一节 绘画题材的历史变化
    第二节 绘画功能与价值观的变化
    第三节 墨法的凸显
第二章 山水画论的天地观与笔墨说
    第一节 山水画论的天地观
    第二节 “如其本然”地欣赏天地
    第三节 山水画论的笔墨说
    第四节 “如其本然”地描绘天地
第三章 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
    第一节 相合的内容——合于生生之德
    第二节 相合的方式——体阴阳以用笔墨
    第三节 相合的价值——我为山川代言
余论:笔墨说的挑战及其前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生态美学的美学观与研究对象——兼论李泽厚美学观及其美学模式的缺陷[J]. 程相占.  天津社会科学. 2015(01)
[2]环境美学对分析美学的承续与拓展[J]. 程相占.  文艺研究. 2012(03)
[3]从“审美介入”到“介入美学”——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访谈录[J]. 刘悦笛.  文艺争鸣. 2010(21)
[4]笔墨等于零[J]. 吴冠中.  美术. 2010(09)
[5]走向真正的环境审美:化解景观审美经验中的边界和对立[J]. 埃米莉·布雷迪,程相占.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6]环境美学的审美模式分析[J]. 彭锋.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7]现代中国水墨艺术的必然归属[J]. 吴耀华.  艺术百家. 2004(05)
[8]笔墨与形式[J]. 丁密金.  文艺研究. 2004(03)
[9]中国绘画意象和笔墨的哲学基础[J]. 赵思有.  新美术. 2003(03)
[10]墨与色的轨迹[J]. 李明伟.  艺术百家. 2003(03)

博士论文
[1]山水画的崛起与宋明理学[D]. 计锋.中国美术学院 2014
[2]中国画笔墨材料论[D]. 江渝.南开大学 2013
[3]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 邵金峰.山东大学 2011
[4]中国哲学视野下的中国画学研究[D]. 樊维艳.山东大学 2011
[5]中西古典绘画美学比较研究[D]. 张鑫.山东大学 2011
[6]审美的观念——以胡塞尔现象学为始基[D]. 张志国.山东大学 2010
[7]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 杨文臣.山东大学 2010
[8]画者:原天地人生之道[D]. 滕志朋.暨南大学 2006
[9]谢赫“六法”对朝鲜时代文人画的影响[D]. 李正寿.暨南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论“势”在中国画中的作用[D]. 龚丽娜.南京艺术学院 2013
[2]墨趣—中国水墨动画的生命魅力[D]. 冯娟.西北大学 2008
[3]论中国画笔墨心象语言[D]. 翟洁.福建师范大学 2008
[4]中国画“中和”之美探究[D]. 徐莹莹.浙江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79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279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9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