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苏州套色版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21:01

  本文关键词:古代苏州套色版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苏州版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到明末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苏派版刻。清代康熙中后期始,苏州套色版画开始勃兴,雍正、乾隆年间为苏州套色版画鼎盛时期,至嘉庆年间趋向衰微,期间作品被称为“姑苏版”。至道光年间,“泰西笔法”的姑苏版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民俗性质较强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古代苏州套色版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艺术特质。苏州古代套色版画每个发展阶段不同风格的形成,或者阶段与阶段之间风格的转变,受到了社会时代因素的制约,因此,古代苏州套色版画的艺术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呈现多样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苏州套色版画每一发展阶段面向不同的受众群体,其艺术风格各异,更有着不同的审美特征和艺术效果。根据苏州古代套色版画受众的不断改变,文化内涵也不断变化这种发展状况,本文按照古代苏州套色版画具有较为鲜明的不同艺术特征做三大历史分期的划分,分别是康熙中期以前的姑苏古版,以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写实工笔为主调,以近似没骨法多版套印;康熙中后期、雍正、乾隆以及嘉庆时期的姑苏版,以写实风格的风景风俗画为主体,以“仿泰西笔法”为画风特点,主要甩木版画仿铜版画的排线法刻制,套印和手工敷色完成印制;道光中后期形成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以民间性、民俗性为艺术表现特征,通过平板平色的方法套印。本文对古代苏州套色版画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做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对关于古代苏州套色版画发展中的一些历史疑问进行探究,对其中的缺失环节进行挖掘和整理,对各个分期的不同画风和印制技法做详尽剖析,力求忠实拾掇古代苏州套色版画的历史碎片。同时,通过图像材料的有序排列,还原了古代苏州套色版画不仅仅是通常人们熟知的清末衰落的桃花坞木刻年画,而是一个具有历史延续性和变革性的完整的发展过程。古代苏州曾制作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套色版画,并且东传日本,对日本浮世绘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本文通过较为详尽的分析,证明了姑苏版中的对屏画是为日本对屏度身定制的;古代苏州套色版画也曾深深地吸引着17、18世纪的欧洲人,法国的一些城堡里不单单有中国高档的瓷器,也有古代苏州套色版画作为上层人士的时尚装饰。可以说,17、18世纪风靡欧洲的“中国热”中,苏州套色版画是其中一抹艳丽的亮色。
【关键词】:姑苏古版 泰西笔法 中国热 姑苏版 浮世绘 桃花坞木刻年画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7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Jbslract6-12
  • 序言12-16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2-14
  • 三、研究方法与架构14-16
  • 第一章 中国套色木刻版画的产生16-28
  • 第一节 木版彩色套印发明前的彩色木版画16-19
  • 一、唐五代独幅彩色版画16-18
  • 二、现存最早的木刻套印——元代套色木刻书籍18-19
  • 第二节 明末清初木版彩色套印的发展19-28
  • 一、《程氏墨苑》和《花史》19-20
  • 二、吴发祥和《萝轩变古笺谱》20-22
  • 三、胡正言和《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22-24
  • 四、寓五本《西厢记》24-25
  • 五、《湖山盛概》和《西湖佳景》25-26
  • 六、《芥子园画谱》26-28
  • 第二章 古代苏州设色版画的产生28-44
  • 第一节 明末苏州书籍版画28-32
  • 一、“书肆之盛,比于京师”的苏州出版业28-30
  • 二、明末苏州插图版画开始形成本土风格30-32
  • 1、明末苏州版画受徽派影响30-32
  • 2、明末苏州版画逐步形成自身风格32
  • 第二节 明末苏州设色版画32-39
  • 一、万历朝——苏州木刻画开启彩色先路32-37
  • 1、明末苏州版画雅俗共生发展33-34
  • 2、明末苏州设色版画发展成熟34-37
  • 二、明末苏州套色版画考辩37-39
  • 第三节 苏州套色版画产生的历史背景39-44
  • 一、文化艺术39-40
  • 二、人才技术40-42
  • 三、物质基础42-44
  • 第三章 古代苏州套色版画的形成44-90
  • 第一节 关于“姑苏古版”44-46
  • 一、“姑苏古版”概念44
  • 二、“姑苏古版”分类44-46
  • 第二节 姑苏古版花鸟画研究46-65
  • 一、艺术商业同生共存46-48
  • 二、继承发展檦版印法,演绎创新拱花法式48-50
  • 三、姑苏古版花鸟画沿袭吴门画家花鸟画艺术特色50-55
  • 1、姑苏古版花鸟画继承吴门画派的花鸟画艺术特色50-53
  • 2、从画谱功能到装饰作用53-55
  • 四、姑苏古版花鸟画题材研究55-65
  • 1、花鸟画55-57
  • 2、插花类57-60
  • 3、瓜果图60-61
  • 4、博古图61-65
  • 第三节 姑苏古版与康熙五彩瓷艺术特色比较65-72
  • 一、姑苏古版与康熙五彩瓷的艺术相似性65-66
  • 二、姑苏古版与康熙五彩瓷艺术特色比较66-72
  • 1、姑苏古版与康熙五彩瓷纹饰题材比较66-70
  • 2、姑苏古版与康熙五彩瓷色彩比较70-71
  • 3、姑苏古版与康熙五彩瓷纹饰线条比较71
  • 4、姑苏古版与康熙五彩瓷绘制技法比较71-72
  • 5、姑苏古版与康熙五彩瓷尺寸比较72
  • 6、姑苏古版和康熙五彩瓷都看重外销商品72
  • 第四节 姑苏古版人物画研究72-80
  • 一、姑苏古版人物画人物造型研究73-77
  • 1、牡丹高髻六宫盛73-76
  • 2、笑意盈盈身翩跹76-77
  • 二、姑苏古版人物画女子服饰研究77-80
  • 1、苏样服饰明代装77-79
  • 2、华丽璀璨贵妃服79-80
  • 第五节 姑苏古版的艺术特色80-90
  • 一、疏密得宜的构图80-82
  • 二、逼肖画稿的刻印82-84
  • 三、丰富多样的题材84
  • 四、诗情画意的版式84-87
  • 五、精巧雅致的格式87-90
  • 第四章 古代苏州套色版画的繁荣发展90-166
  • 第一节 “泰西法”与“姑苏版”的“仿泰西笔法”90-104
  • 一、“泰西法”在中国的传入与传播91-93
  • 二、“泰西法”在苏州的传入与传播93-94
  • 三、“姑苏版”产生的时代背景94-97
  • 1、开放海禁对苏州地区的影响94-95
  • 2、传教士对苏州地区的影响95-96
  • 3、西洋绘画技法在苏州绘画中的兼容96-97
  • 4、苏州版画作坊商业利益的驱使97
  • 四、姑苏版的衰落及消亡的历史原因97-102
  • 1、清宫禁教和海禁政策98-99
  • 2、传统绘画观念牢居画坛主流99-101
  • 3、海外市场的消失和国内市场的衰退101-102
  • 五、“姑苏版”和“桃花坞木刻年画”的正名102-104
  • 第二节 清宫“泰西法”绘画对“姑苏版”的影响104-118
  • 一、清宫“线法画”与“姑苏版”中的透视法是同一源流105-109
  • 1、清宫“线法画”105-107
  • 2、“姑苏版”中的透视法107-109
  • 二、清宫泰西明暗法对姑苏版明暗表现的影响109-111
  • 1、清宫泰西明暗法109-110
  • 2、姑苏版的明暗表现110-111
  • 三、清宫铜版画和“姑苏版”111-118
  • 1、清宫铜版画综述112-115
  • 2、姑苏版所受清宫铜版画的影响115-118
  • 第三节 姑苏版画风研究118-136
  • 一、清代宫廷版画画风主要特征119-122
  • 1、康、雍、乾时期宫廷版画受外国传教士影响119-120
  • 2、以苏州刻工领衔制作的清宫木版画120-122
  • 二、《苏州金阊图》等姑苏版画风受清宫版画影响122
  • 三、《苏州金阊图》等姑苏版特点分析122-128
  • 1、中式题材,仿泰西法122-125
  • 2、鸿篇巨制,富丽气派125-126
  • 3、刻印精细,意蕴久远126-128
  • 四、《苏州金阊图》和朱圭镌刻的清宫木版画比较研究128-132
  • 1、都采用西洋透视画法128-130
  • 2、人物造型比较130-131
  • 3、其他物像造型比较131-132
  • 五、外销要求的变化对姑苏版画风格的影响132-136
  • 第四节 “姑苏版”与17-18世纪欧洲“中国热”136-146
  • 一、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现象136-137
  • 二、17-18世纪法国的“中国热”现象137-139
  • 三、“中国热”中的外销画——姑苏版139-142
  • 四、姑苏版在17-18世纪欧洲国家中的装饰功用142-146
  • 1、姑苏版作为室内装饰屏风上的插画142-145
  • 2、姑苏版作为外销产品的包装与装潢145-146
  • 第五节 姑苏版人物画研究146-153
  • 一、康熙中期以后——雍正时期146-149
  • 二、乾隆时期149-151
  • 三、嘉庆时期151-153
  • 第六节 姑苏版的艺术特色研究153-166
  • 一、姑苏版的艺术特色153-163
  • 1、写实的风景风情画154-156
  • 2、仿铜版画刻法的排线法156-158
  • 3、手工多版套印的华美色彩158-160
  • 4、用于单屏和对屏的大幅版面160-163
  • 二、“姑苏版”的排线与明代版画中的排线比较163-166
  • 第五章 中国姑苏版与日本浮世绘166-179
  • 第一节 姑苏版对日本浮世绘的影响166-175
  • 一、姑苏版输入日本166-168
  • 二、姑苏版对浮世绘的影响168-175
  • 1、姑苏版“仿泰西笔法”对浮世绘透视法的影响168-170
  • 2、姑苏版刻印技法对浮世绘的影响170-172
  • 3、姑苏版人物造型对浮世绘的影响172-173
  • 4、姑苏版题材格式对浮世绘的影响173-175
  • 第二节 日本屏风上的姑苏版175-179
  • 第六章 古代苏州套色版画的转型179-208
  • 第一节 清末桃花坞木刻年画溯源179-184
  • 一、“桃花坞木刻年画”溯源180-181
  • 二、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兴衰变迁181-184
  • 1、桃花坞木刻年画发展的兴与衰181-182
  • 2、桃花坞木刻年画风格的承与变182-184
  • 第二节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分期与概述184-193
  • 一、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分期184-191
  • 1、承上启下的道光期184-185
  • 2、初具面貌的咸丰同治期185-186
  • 3、精彩纷呈的光绪宣统期186-190
  • 4、在变化中求生存的民国期190-191
  • 二、桃花坞木刻年画与小校场木刻年画比较191-193
  • 第三节 桃花坞木刻年画人物画研究193-200
  • 一、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人物造型193-195
  • 二、桃花坞木刻年画女子的发式和服饰研究195-200
  • 1、女子发式195-197
  • 2、女子服饰197-200
  • 第四节 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特色研究200-208
  • 一、大小版式品种多201-202
  • 二、题材内容范围广202-204
  • 1、祈福迎祥202-203
  • 2、驱凶避邪203
  • 3、风俗时事203
  • 4、戏曲故事203-204
  • 三、刻印制作分工明204-208
  • 1、画稿204-205
  • 2、分版勾稿205
  • 3、刻版205-206
  • 4、套色印刷206-208
  • 结语208-211
  • 参考文献211-218
  • 图片来源218-227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与主持的科研项目227-228
  • 致谢22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倪月菊;;外销画秘史[J];中国海关;2010年10期


  本文关键词:古代苏州套色版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1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31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0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