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需要满足对网络行为及情感体验的影响: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04-28 05:14

  本文关键词:儿童心理需要满足对网络行为及情感体验的影响: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上网已经成为我国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休闲活动之一。要促进儿童健康适度合理地使用互联网,深入了解儿童的网络行为和情感体验的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本研究在自我决定理论的框架下探索了互联网为何对儿童如此有吸引力,以及促进儿童健康适度合理地使用互联网的保护性因素。 本研究采用追踪设计,对三~六年级的儿童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研究框架如下: 研究一通过问卷调查,探索儿童网络行为和情感体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研究二通过横向研究,考察上网时的心理需要满足和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需要满足对儿童网络行为和情感体验的影响。 研究三在研究二的基础上,通过追踪设计,考察日常心理需要满足对儿童网络行为和情感体验的长期影响,并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研究四通过横向研究和追踪研究,分别考察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网络行为和情感体验的即时影响和长期影响,并考察儿童的日常心理需要满足所可能起到的中介作用。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在网络行为方面,儿童期望的上网时间都显著高于实际上网时间,儿童在上网时的网络信息行为最多,其次是网络娱乐行为,网络社交行为相对较少。在情感体验方面,儿童在上网时体验到较多的积极情感和较少的消极情感。 2)上网时的心理需要满足是影响儿童网络行为和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儿童在上网时感受到的心理需要满足水平越高,其实际上网时间越长、期望上网时间也越长,其网络信息行为、网络娱乐行为和网络社交行为都更多,上网时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需要满足是促进儿童健康适度合理使用互联网的保护性因素,,能够对儿童的网络行为和情感体验产生即时的和长期的影响。儿童的日常心理需要满足水平越高,其实际的和期望的上网时间越短,有更多的网络信息行为,上网时的有更多的积极情感和更少的消极情感; 4)父母教养行为能够对儿童的日常心理需要满足、网络行为和情感体验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越积极,儿童实际的和期望的上网时间越短,上网时有更多的网络信息行为和更少的网络娱乐行为,上网积极情感更多、上网消极情感更少。除了即时情境下的影响外,父母教养行为还能够对儿童的网络行为和情感体验产生长期的影响。儿童的日常心理需要满足在父母教养行为对网络行为和情感体验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
【关键词】:基本心理需要 网络行为 儿童 自我决定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前言11-14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4-29
  • 1. 自我决定理论14-22
  • 1.1 心理需要的内涵14-15
  • 1.2 心理需要满足与动机过程15-20
  • 1.3 心理需要的情境支持20-22
  • 2. 网络行为和上网情感体验的影响因素22-29
  • 2.1 上网动机和网络行为的影响因素22-27
  • 2.2 自我决定理论与网络行为及情感体验27-29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29-36
  • 1. 问题提出29-33
  • 1.1 已有研究的启示29-32
  • 1.2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32-33
  • 2. 研究意义33
  • 2.1 理论意义33
  • 2.2 实践意义33
  • 3. 总体研究框架33-35
  • 4. 总体研究假设35-36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36-93
  • 研究一:儿童网络行为和情感体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36-43
  • 1. 研究目的36
  • 2. 研究方法36-38
  • 2.1 被试和程序36-37
  • 2.2 测量工具37-38
  • 2.3 统计方法38
  • 3. 结果分析38-41
  • 3.1 描述性统计38-39
  • 3.2 三~六年级小学生实际上网时间的发展趋势39-40
  • 3.3 三~六年级小学生期望上网时间的发展趋势40
  • 3.4 三~六年级小学生不同类型的网络行为的发展趋势40-41
  • 3.5 三~六年级小学生的上网情感体验的发展趋势41
  • 4. 讨论41-42
  • 5. 结论42-43
  • 研究二:上网时的心理需要满足和日常心理需要满足对儿童网络行为和情感体验的影响研究43-58
  • 1. 研究目的43
  • 2. 研究假设43-46
  • 3. 研究方法46-48
  • 3.1 被试和程序46
  • 3.2 测量工具46-47
  • 3.3 统计方法47-48
  • 4. 结果分析48-54
  • 4.1 描述性统计48-49
  • 4.2 上网时的和日常的心理需要满足对网络行为的影响49-52
  • 4.3 上网时的和日常的心理需要满足对上网情感体验的影响52-54
  • 5. 讨论54-57
  • 6. 结论57-58
  • 研究三:日常心理需要满足与网络行为及情感体验的追踪研究58-72
  • 1. 研究目的58
  • 2. 研究假设58-59
  • 3. 研究方法59-60
  • 3.1 被试和程序59
  • 3.2 测量工具59-60
  • 3.3 统计方法60
  • 4. 结果分析60-68
  • 4.1 网络行为和情感体验的纵向发展变化60-63
  • 4.2 日常心理需要满足的纵向发展变化63-64
  • 4.3 日常心理需要满足对网络行为的长期影响及因果关系检验64-66
  • 4.4 日常心理需要满足对上网情感体验的长期影响及因果关系检验66-68
  • 5. 讨论68-71
  • 6. 结论71-72
  • 研究四: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网络行为和情感体验的影响及日常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研究72-93
  • 研究四-A: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网络行为和情感体验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的横向研究72-86
  • 1. 研究目的72
  • 2. 研究假设72-74
  • 3. 研究方法74-76
  • 3.1 被试和程序74
  • 3.2 测量工具74-76
  • 3.3 统计方法76
  • 4. 结果分析76-83
  • 4.1 描述性统计76
  • 4.2 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网络行为的影响76-79
  • 4.3 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上网情感体验的影响79-80
  • 4.4 父母教养行为与网络行为及情感体验之间的中介机制检验80-83
  • 5. 讨论83-85
  • 6. 结论85-86
  • 研究四-B: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网络行为和情感体验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的追踪研究86-93
  • 1. 研究目的86
  • 2. 研究假设86
  • 3. 研究方法86-87
  • 3.1 被试和程序86-87
  • 3.2 测量工具87
  • 3.3 统计方法87
  • 4. 结果分析87-90
  • 4.1 父母教养行为对日常心理需要满足的延时预测作用87-88
  • 4.2 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网络行为及情感体验的延时预测作用88-89
  • 4.3 日常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模型89-90
  • 5. 讨论90-92
  • 6. 结论92-93
  •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93-98
  • 1. 研究结果的讨论93-97
  • 1.1 儿童网络行为及情感体验的特点和发展93-94
  • 1.2 上网时的心理需要满足对网络行为及情感体验的影响94-95
  • 1.3 日常心理需要满足对网络行为及情感体验的影响95-96
  • 1.4 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网络行为及情感体验的影响96-97
  • 2. 研究展望97-98
  • 第五部分 结论98-99
  • 参考文献99-114
  • 附录114-121
  • 致谢121-123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12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雳;伍亚娜;;青少年的同伴依恋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2期

2 胥正川;;网络游戏成瘾的动机及抑制性因素作用的实证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3 罗江洪;吴汉荣;;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4 马玉红;牛力华;杨建华;;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及人格特征对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5 李黎;包祖晓;陈宝君;钟宇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关系的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6 王海明,任娟娟,黄少华;青少年网络行为特征及其与网络认知的相关性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柳铭心,雷雳;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娱乐服务使用偏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4期

8 杨洋;雷雳;;青少年外向/宜人性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2期

9 谷传华;周宗奎;;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2期

10 马利艳;雷雳;;初中生生活事件、即时通讯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儿童心理需要满足对网络行为及情感体验的影响: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32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3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