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味觉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9 06:56
  汉语味觉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用于描述人们的味觉感知特征,还用于描述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心理感知特征及非感知特征,是典型的多义词。通过文献检索及分析,我们发现汉语味觉词的现有研究大多囊括于对感官词的研究中,且主要侧重于对味觉词的意义引申现象进行描写,而较少对其词义类型进行系统的划分,且较少对其词义拓展的认知机制、动因及意义建构等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阐释。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以汉语基本味觉词“酸”、“甜”、“苦”、“辣”为研究对象,对汉语味觉词的意义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着重探讨以下内容:(1)汉语味觉词的词义类型;(2)汉语味觉词词义拓展的规律及认知机制;(3)汉语味觉词词义拓展的动因;(4)汉语味觉词的意义建构。首先,本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多部词典为检索蓝本,以其中的词典释义为主要依据,结合语料库中的相关语料,对汉语味觉词“酸”、“甜”、“苦”、“辣”的义项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整理和归纳,并在所归纳义项的基础上,依据其所属的概念域,分别进行了词义类型划分。研究发现:汉语味觉词的词义主要包括感...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汉语味觉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图2-1感官感觉的通感模式(Williams?1976:463)??

感官,视觉,听觉,关系图


zi??touch—?tote—>smeO?dlmensioo??I??图2-1感官感觉的通感模式(Williams?1976:463)??上图表明,触觉可向味觉、颜色觉和听觉迁移,味觉可向听觉和嗅觉迁移,??空间感觉可向颜色觉和听觉迁移,而颜色觉和听觉之间可以相互迁移。因此,依??据Williams?(1976)的这个感官通感模式,感官词词义引申的规律为:触觉义可??向味觉义、颜色义、听觉义引申,味觉义可向听觉义、嗅觉义引申,空间感觉义??可向颜色义和听觉义引申,颜色义和听觉义之间可相互引申。??在此基础上,赵艳芳(2001:44)通过对英汉语料的分析,对Williams?(1976)??的感官感觉通感模式进行了修正与补充,认为空间感觉和颜色觉应从其他视觉中??分离出来

认知机制,基本义,本义


于认知主体通过转喻的认知机制,对同一概念基体中的不同元素赋予侧显所致。??具体来说,“酸”的本义“醋”侧显的是“酸”概念基体中的“事物”,即“一??种发酵的酸味液态调味品”。“醋”多由糯米、高梁、大米、玉米、小麦以及糖类??和酒类发酵制成,“酸味”是其最显著的味觉感知特征。认知主体通过转喻的认??知机制,用事物“醋”来转指其“味道酸的”这一显著特征,使“酸”概念基体??中的侧显由“事物”向“事物的特征”转移,从而导致“酸”的语义由本义“醋”??向新的词义“味道酸的”拓展。??由此可见,“酸”的本义“醋”和基本义“味道酸的”具有相同的概念基体??和相同的概念内容,但具有不同的侧显。正是由于人们通过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对同一概念基体中的不同元素赋予侧显,使侧显由“事物(醋)”向“事物的特??征(味道酸的)”转移,从而使味觉词“酸”由本义“醋”向基本义“味道酸的”??拓展。我们可以用图形来更直观地表示出转喻认知机制在味觉词“酸”词义拓展??中的重要作用,如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的映射模型与制约机制[J]. 赵青青,黄居仁.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8(01)
[2]《黄帝内经》中基本味觉词的隐喻和转喻[J]. 廖正刚,林正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3]语义不确定性的实时动态识解——以多义现象为例[J]. 许葵花.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4]基本隐喻的认知研究——以温度概念结构为例[J]. 马永田,宋伟奇.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04)
[5]基于味觉域的汉英物性形容词语义重合度研究[J]. 唐树华,田臻.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05)
[6]对汉语NV结构中名词作比拟状语的认知解读[J]. 黄洁.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01)
[7]英汉语“风”概念隐喻的体验认知研究[J]. 黄兴运,谢世坚.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04)
[8]语言意义的本体识解研究[J]. 刘芬.  外语教学. 2013(05)
[9]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认知语言学——哲学第四转向后的语言学新论(上)[J]. 王寅.  外语学刊. 2013(05)
[10]概念隐喻、概念转喻与词汇研究[J]. 李雪.  外语学刊. 2012(04)

博士论文
[1]汉语人体名词词义演变规律及认知动因[D]. 赵倩.北京语言大学 2007
[2]现代汉语名动互转的认知语法考察[D]. 高航.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401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401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f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