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坏乐崩”与老孔分途

发布时间:2024-01-29 21:08
  宗周礼乐文明代表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政教文化体系,这个“体系”的构建过程上溯文王、中经周公、下至成康,由粗到精、由简到繁。礼乐文明的精神核心是“德”,周人援“德”入“礼”,使得宗教神学开始从属于礼文化;其政治核心则是宗法礼制,具体有仪制、乐制、官制等,这使得社会上下尊卑等级分明的同时又洋溢着和谐的温情。春秋时期,随着王室疆土面积和军事实力的大幅衰减、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瓦解、土地制度的变革,礼乐制度渐趋崩坏。这个时候,处在乱世之中的人们开始思考救治失序社会的药方,相对于东周这个“病体”,西周礼乐文明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参照物”。对此,有维护者、有改良者、有返归者、有变革者,走了各不相同的道路,最终目的,皆是要使社会重归于治。以老孔二者为例,前者突破了周人天神崇拜的传统和礼仪制度的藩篱,却继承了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雌柔、无为、不争等思想及其思辨精神皆暗合“礼义”;后者虽以复兴周礼为己任,赞叹周文郁郁,治国以“礼”、修身以“礼”,却又在“天”“德”等观念以及教育上有所突破。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最高本体、代表最根本的规律,“德”是“道”之用,“仁”是“德”之用,“义”是“仁”之所“宜”,“礼”...

【文章页数】:21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观点
    1.4 论文有待改进之处
第2章 从“协和万邦”到“礼坏乐崩”
    2.1 西周礼乐文明的“万国咸宁”
        2.1.1 “礼”与礼制的渊源
        2.1.2 周礼损益“殷礼”的“创造”
        2.1.3 构建“五礼”体系
        2.1.4 宗周“五乐”制度
        2.1.5 礼器制度三例
    2.2 东周社会的“礼坏乐崩”
        2.2.1 “礼坏乐崩”的词源
        2.2.2 “礼坏乐崩”的时间考察
        2.2.3 “礼坏乐崩”之因
        2.2.4 “礼坏乐崩”的具体表现
第3章 从“礼坏乐崩”到老孔分途
    3.1 礼学视域下的先秦诸子发生学
        3.1.1 诸子哲学发生学引论
        3.1.2 关于诸子哲学起源问题的论辩
        3.1.3 诸子哲学发生学新论
    3.2 老孔对周礼的因循与突破
        3.2.1 老孔对周礼的因循
        3.2.2 老孔对周礼的突破
第4章 老子礼学思想研究
    4.1 老子礼学相关概念辨析
        4.1.1 “礼”“道”“德”三者关系及涵义
        4.1.2 “上德”为何“不德”又何以“不德”而“有德”?
        4.1.3 “道”“德”“仁”“义”“礼”的递失何以可能?
        4.1.4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礼”究竟是什么样的“礼”?
    4.2 老子“三宝”礼学思想研究
        4.2.1 引论
        4.2.2 “慈”
        4.2.3 “俭”
        4.2.4 “不敢为天下先”
第5章 孔子礼学思想研究
    5.1 “道”壹于“礼”——孔子之“礼”的“一以贯之”
        5.1.1 先王之道
        5.1.2 中庸之道
        5.1.3 道德仁义
        5.1.4 “吾道一以贯之”
    5.2 孔子礼乐思想的真、善、美
        5.2.1 “兴于诗”——黜新乐之“假”、崇诗乐之“真”
        5.2.2 “立于礼”——礼乐教化之“善”
        5.2.3 诗礼乐三位一体的艺术人生之“美”
第6章 礼学视域下老孔理想政治论
    6.1 老子对未来新社会的构想
        6.1.1 “小国寡民”的周礼精神
        6.1.2 理想社会的图景
        6.1.3 理想社会的构建策略
    6.2 孔子对未来新社会的构想
        6.2.1 孔子“大同”思想真伪辨
        6.2.2 理想社会的图景
        6.2.3 重建礼治社会
    6.3 老孔政治思想的殊途同归
        6.3.1 “有为”求“无为”,“无为”而“有为”
        6.3.2 “天下有道”与“以道莅天下”
        6.3.3 理想社会的殊途同归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謝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888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888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6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