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的语言认同:四位蒙古族三语人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6 04:05

  本文关键词: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的语言认同:四位蒙古族三语人案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探究蒙古族三语人语言认同及其影响因素,不仅能够丰富三语习得理论并扩展多语现象中的语言认同研究,还能为我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提供有力的实证基础,进而解决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折射出少数民族的精神世界,为改进少数民族工作提供理论启示,落实建设和发展和谐社会的目标。但是目前学界对少数民族多语人语言认同的研究尚不多见。 本研究将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置于多语现象研究范式,从多语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者认同研究,以及社会学理论等多学科视角,研究了蒙古族三语人的语言认同,并试图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的指导下回答以下问题:(1)蒙古族三语人的语言认同是什么?(2)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语言认同?(3)他们的语言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有什么联系?研究采用了批判民族志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分析四位蒙古族三语人的社会生活轨迹,通过深度访谈、日常生活观察、研究者反思日志、个人通讯等手段收集相关文本资料。 本研究发现,一、蒙古族三语人具有以蒙语为首要性和基础性的多重语言认同。他们用“心、手、眼”的比喻来描述蒙语、汉语和英语对他们的意义,三种语言从表面上看“各司其职”,也可以因不同的语言环境而出现功能上的重叠,但现实中蒙语作为蒙古族人的母语,是文化传统的载体,是民族身份的象征,具有其它两种语言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二、四位蒙古族三语人的语言认同受到了社会语言场域的转换、教育场域中语言资本及其不平等分配以及个人语言资本积累及其结构变化的影响;三、蒙古族三语人的蒙、汉、英三种语言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轨迹中分别强化了他们的民族认同。 本研究呈现了四位蒙古族三语人丰富的语言生活,揭示了其语言认同特点,并提出构建和谐语言社会环境,促进多语教育模式发展以及提高多语人的自我认识三种研究启示。
【关键词】:语言认同 蒙古族三语人 布迪厄实践理论 批判民族志社会语言学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09
【目录】:
  • 中文提要5-6
  • Abstract6-7
  • 致谢7-13
  • 第一章 绪论13-20
  • 1.1 研究背景13-18
  • 1.1.1 社会背景13-15
  • 1.1.2 个人背景15-18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8-19
  • 1.3 论文结构19-20
  • 第二章 文献综述20-56
  • 2.1 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研究述评20-31
  • 2.1.1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及现状研究概述21-24
  • 2.1.2 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实践研究概述24-29
  • 2.1.3 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研究评析29-31
  • 2.2 多语现象研究述评31-44
  • 2.2.1 多语现象的概念及其发展31-34
  • 2.2.2 多语现象研究概述34-42
  • 2.2.3 多语现象研究评析42-44
  • 2.3 语言认同研究述评44-56
  • 2.3.1 身份认同的概念及其发展44-47
  • 2.3.2 语言认同概念及其操作定义47-48
  • 2.3.3 语言与身份认同研究概述48-54
  • 2.3.4 语言与身份认同研究评析54-56
  • 第三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56-84
  • 3.1 理论框架56-75
  • 3.1.1 理论框架选择理据57-59
  • 3.1.2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59-61
  • 3.1.3 布迪厄的语言实践理论61-68
  • 3.1.4 本研究的概念工具68-75
  • 3.2 研究设计75-84
  •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75-78
  • 3.2.2 研究对象的选择78-80
  • 3.2.3 研究资料收集过程80-81
  • 3.2.4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81-84
  • 第四章 四位蒙古族多语人的语言生活轨迹84-169
  • 4.1 学校概况及其语言课程设置84-86
  • 4.1.1 呼和满达中学:内蒙古自治区一所重点中学84-85
  • 4.1.2 江北大学预科部:教育部直属大学的预科部85-86
  • 4.2 萨如拉:说着纯正蒙语的蒙古族三语人86-107
  • 4.2.1 “他们都不懂我说的蒙语”87-90
  • 4.2.2 “蒙古情怀好像一下子就整个儿爆发了一样”90-93
  • 4.2.3 “啊呀,我也有这一天”93-98
  • 4.2.4 “我的蒙语怎么都成这样了啊?”98-106
  • 4.2.5 小结106-107
  • 4.3 苏雅乐:说着一口汉语的城市蒙古族三语人107-124
  • 4.3.1 “我的蒙语咋就没他们好?”108-110
  • 4.3.2 “进了一个超级乱的屋子”110-113
  • 4.3.3 "I am wondering that…"113-118
  • 4.3.4 “我们是属于Sly的一批人”118-124
  • 4.3.5 小结124
  • 4.4 呼斯乐:说着蒙-汉双语的蒙古族三语人124-146
  • 4.4.1 “英语考试全班那么多女生当中就我一个人没及格”125-130
  • 4.4.2 “老师喜欢自己,自己学的好,那种感觉很好”130-132
  • 4.4.3 “我的名字跟大家不一样”132-134
  • 4.4.4 “我的三种语言之间有language gap”134-146
  • 4.4.5 小结146
  • 4.5 温都苏:说着流利美式英语的蒙古族留美“海龟”146-169
  • 4.5.1 “为什么他们说的英语和磁带里的不一样?”147-152
  • 4.5.2 “到了三江市后我突然间发现自己的不一样了”152-154
  • 4.5.3 “为什么没有考英语口语的考试?”154-160
  • 4.5.4 "I'm from Inner Mongolia"160-163
  • 4.5.5 “我要让我的每一个学生通过雅思考试”163-168
  • 4.5.6 小结168-169
  • 第五章 蒙古族三语人的语言认同发展轨迹169-201
  • 5.1 内蒙古自治区双语环境下的蒙古族双语人的语言生活169-174
  • 5.1.1 默认的、有层级性的蒙语认同170-171
  • 5.1.2 积极的、优越的汉语认同171-172
  • 5.1.3 缺失的、区分性的英语认同172-174
  • 5.1.4 民族认同的自在阶段174
  • 5.2 自治区外单语环境下的蒙古族双语人的语言生活174-178
  • 5.2.1 蒙语认同的初步强化174-175
  • 5.2.2 汉语认同的多样化175-177
  • 5.2.3 民族认同的自醒过程177-178
  • 5.3 自治区外单语环境下蒙古族双语人的第三语言学习过程178-186
  • 5.3.1 蒙语认同的再次强化179-181
  • 5.3.2 英语认同的形成过程181-184
  • 5.3.3 民族认同的自省过程184-186
  • 5.4 内蒙古自治区双语环境下的蒙古族三语人的语言生活186-201
  • 5.4.1 根本的、核心的、珍贵的母语认同186-190
  • 5.4.2 实用的、工具性的、习以为常的汉语认同190-193
  • 5.4.3 习惯的、彰显自我的、热爱的英语认同193-195
  • 5.4.4 民族认同的自觉阶段195-201
  • 第六章 蒙古族三语人“心-手-眼”语言认同的形成过程201-229
  • 6.1 蒙语为“心”的语言认同形成过程201-210
  • 6.1.1 蒙语资本带来的差异利润:从交际工具到民族身份标志的转变201-204
  • 6.1.2 蒙语资本在第三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符号权力及其利润204-206
  • 6.1.3 蒙语资本的变化、维持与再生产206-209
  • 6.1.4 小结209-210
  • 6.2 汉语为“手”的语言认同形成过程210-217
  • 6.2.1 合法汉语资本的占有:从学校科目转为交际工具210-213
  • 6.2.2 汉语资本积累的停滞与对汉语次场域的漠然态度213-216
  • 6.2.3 小结216-217
  • 6.3 英语为“眼”的语言认同形成过程217-229
  • 6.3.1 英语资本符号权力统治下的蒙古族双语人217-219
  • 6.3.2 蒙古族双语人获取英语符号资本的过程219-224
  • 6.3.3 蒙古族三语人作为英语资本符号权力的拥有者224-227
  • 6.3.4 小结227-229
  • 第七章 结论、启示与反思229-254
  • 7.1 研究结论229-244
  • 7.1.1 蒙古族三语人的语言认同229-236
  • 7.1.2 蒙古族三语人语言认同形成的影响因素236-241
  • 7.1.3 蒙古族三语人的语言认同及民族认同241-244
  • 7.2 研究启示244-245
  • 7.2.1 构建和谐语言社会环境244
  • 7.2.2 促进多语教育模式发展244-245
  • 7.2.3 提高多语人的自我认识245
  • 7.3 研究创新、局限与对未来研究的建议245-247
  • 7.3.1 研究创新245-246
  • 7.3.2 研究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246-247
  • 7.4 研究者反思247-254
  • 7.4.1 我与我的语言生活247-249
  • 7.4.2 我与我的研究对象249-250
  • 7.4.3 我与我的研究250-251
  • 7.4.4 我与我的研究者身份251-254
  • 参考文献254-269
  • 附录269-2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Cenoz;B.Hufeisen;U.Jessner;刘承宇;谢翠平;;《第三语言习得中跨语言影响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6年04期

2 俞炎q,

本文编号:395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95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8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