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乐活动与文本体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20 21:12
本文旨在探讨唐宋曲子词的文本体制,因其和词乐活动关系密切,因而多从这一角度着手进行研究。词调从用韵角度看,大致可分为平韵、仄韵、平仄转换、平仄错叶、平仄通叶五大类,后三类均和词乐有关系。平仄转换在诗歌中也很常见,通过考查诗体用韵尤其是五言诗的转韵可知平仄转换和音乐的密切关系,由此可知词调中的平仄转换多是音乐而非仅是前朝乐府的影响。平仄错叶有主韵、副韵之分,副韵可以变动,反映出唐五代音乐节奏繁复的特点。平仄通叶则和曲调歌法、词人社会阶层、词作叙事、抒情等多种因素有关,词、曲中常见,不是区别词、曲的标记。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也对个别词调如《六州歌头》、《西江月》等进行了具体分析。词调用韵显示出和词乐活动的密切关系。曲子词的音乐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因而本文的第三章主要针对具体问题展开:1)教坊乐人的求雇、求乞现象,2)教坊曲、声诗、曲子词配合的伎艺活动的变化,3)填实和、泛声的问题,4)张志和《渔歌》是民歌、声诗、曲子词的归属问题,5)配乐歌辞作者的队伍变化,6)中晚唐出现的“新声”现象,7)集群宴饮中的唱和。希望通过这些问题能够梳理出1)曲子词成长、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和曲子音乐的大致变化过程,2...
【文章页数】:31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词乐活动及文本体制的界定与阐释
二 词乐活动研究综述
三 词的文本体制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五 主要内容介绍
六 论文的价值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词韵研究
第一节 词韵的相关梳理
第二节 逐弦吹之音的节奏——词调错叶用韵考论
第三节 平仄韵错叶词调的分类
第四节 由诗体的转韵看词调的平仄韵转换
第五节 词调平仄通押考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词调个案研究
第一节 《六州歌头》分片、用韵考论
第二节 《酒泉子》“又一体”的归并
第三节 《西江月》词调考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坊曲与声诗及曲子词的对比研究
第一节 唐代教坊求雇、求乞现象考论
第二节 词学之臣与才子词人
第三节 《教坊记》曲名与曲子词调的对比研究
第四节 声诗与曲子词关系新探
第五节 张志和《渔歌》非曲子词辨
第六节 中晚唐新声考
第七节 集群宴饮唱和与中唐曲子词的创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词曲会通与宋词体制
第一节 宋代音乐活动的类别及现存作品辑目
第二节 宋初长调令词及令慢并称的意义
第三节 致语对寿词的影响及其他
第四节 传(转)踏、队舞、鼓子词与宋代联章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章句研究
第一节 论诗眼批评在宋元的发展及其与诗格的关系
第二节 炼字与结构
第三节 词中对偶的艺术分析——论对偶与词体的互相影响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59969
【文章页数】:31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词乐活动及文本体制的界定与阐释
二 词乐活动研究综述
三 词的文本体制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五 主要内容介绍
六 论文的价值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词韵研究
第一节 词韵的相关梳理
第二节 逐弦吹之音的节奏——词调错叶用韵考论
第三节 平仄韵错叶词调的分类
第四节 由诗体的转韵看词调的平仄韵转换
第五节 词调平仄通押考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词调个案研究
第一节 《六州歌头》分片、用韵考论
第二节 《酒泉子》“又一体”的归并
第三节 《西江月》词调考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坊曲与声诗及曲子词的对比研究
第一节 唐代教坊求雇、求乞现象考论
第二节 词学之臣与才子词人
第三节 《教坊记》曲名与曲子词调的对比研究
第四节 声诗与曲子词关系新探
第五节 张志和《渔歌》非曲子词辨
第六节 中晚唐新声考
第七节 集群宴饮唱和与中唐曲子词的创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词曲会通与宋词体制
第一节 宋代音乐活动的类别及现存作品辑目
第二节 宋初长调令词及令慢并称的意义
第三节 致语对寿词的影响及其他
第四节 传(转)踏、队舞、鼓子词与宋代联章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章句研究
第一节 论诗眼批评在宋元的发展及其与诗格的关系
第二节 炼字与结构
第三节 词中对偶的艺术分析——论对偶与词体的互相影响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59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959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