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期中国书画市场研究(1912-1937)
发布时间:2017-05-28 03:12
本文关键词:民国前期中国书画市场研究(1912-1937),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书画市场的发展源远流长,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步成形起,到了清乾隆时期书画润例的确立,到了民国前期最终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书画市场。 民国前期,伴随着上海等新兴商业都市的兴起,书画市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也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而近代都市化进程又不断地被建构。在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变迁的背景下,书画市场承袭传统的同时又吸纳着新质。这一时期不仅有传统的书画经营机构古董店、南纸店等,还出现了以往没有出现过的展览会、拍卖会等。书画家们也从书画自娱、耻于言利,转变成努力宣传自己的润格、积极地促销自己的书画作品。 民国前期书画作品的经济性更加明显和突出,书画作品的经济目的不仅影响着消费者的投资观念,而且左右着以书画作品经营为主的中介者,同样也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书画作品的创作者。由于民国前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均衡,通过对北平和上海两大书画市场的差异化分析,说明了书画市场的发展极易受到来自于时代精神、地域文化和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另外,民国前期由于书画作品的物质属性被高度强调,同时书画名家的作品在市场交易中供不应求,致使书画家对艺术质量要求有所下降,更是出现了炒作、模仿、代笔、作伪这些极大影响书画市场发展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后果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 1912—1937年间的书画市场,延续并集成了历代以来中国书画市场的高潮,将以润例为主要表现的近代书画交易行为推向了新的高度。在近代化的动力推进与历史文化传统的阻力中的博弈关系中,书画市场代表了近代化转型进程中传统与变革冲突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变革的缩影,深刻地反映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民国前期书画市场所反映的问题也是近代文化产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
【关键词】:民国前期 书画市场 书画交易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29;K26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9
- 一、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意义8-12
- 二、研究现状述评12-17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17-19
- 第一章 书画作品的经济特质与书画市场的流变19-39
- 一、书画作品的经济特质19-24
- 二、民国以前中国书画市场的流变24-30
- 三、民国以前润例的流变30-39
- 第二章 民国前期书画市场的变化与发展39-100
- 一、民国前期书画市场的概况39-66
- 二、书画家的润例66-87
- 三、书画市场的经营方式87-100
- 第三章 民国前期书画家的经济境况100-121
- 一、书画家群体的经济状况100-102
- 二、书画家的收入与生活质量102-107
- 三、书画家与其他职业者的收入状况107-114
- 四、书画家的其他经济行为114-121
- 第四章 民国前期书画经营理念的提升121-132
- 一、书画家润例执行的严格化121-124
- 二、书画市场行业内竞争意识的增强124-126
- 三、书画市场中丰富的销售策略126-130
- 四、书画家责任意识的产生130-132
- 第五章 民国前期北平、上海两大书画市场比较132-172
- 一、两地书画市场的文化根基及其差异132-136
- 二、两地书画家比较136-142
- 三、两地书画经营者比较142-155
- 四、两地书画消费者比较155-159
- 五、地域文化特征与书画市场159-172
- 第六章 民国前期书画市场发展的负面影响172-191
- 一、书画家艺术质量问题173-176
- 二、书画家炒作问题176-179
- 三、书画家模仿问题179-181
- 四、书画家代笔问题181-184
- 五、书画家作伪问题184-191
- 结语191-193
- 附录1:润例图片193-211
- 附录2:书画知识211-214
- 附录3:人物简介214-216
- 参考文献216-228
- 后记228-229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229
本文关键词:民国前期中国书画市场研究(1912-1937),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1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40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