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美术创作的审美特征研究(1976-1984)

发布时间:2017-05-30 07:11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美术创作的审美特征研究(1976-1984),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章主要讨论新时期美术创作的审美特征。文章将审美语境作为研究的历史起点,认为它既蕴含历史性的审美积淀,也呈现在场性的审美实践;而后进入到审美主体。文章认为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具有三方面涵义:一是社会历史意义上的“社会主体”;二是美学意义上的“审美主体”;三是艺术行为意义上的“创作主体”。作为特定生命活动和生存方式的社会主体,最终进入到审美主体的创作实践,外化为有审美意义的物化形态。这样的思路将我们从丰富驳杂的艺术行为和艺术作品,引向真实而具体的审美主体,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美术创作展开理性的分析和阐释。 由此,文章从审美语境——审美主体——美术作品的思维向度展开对新时期美术创作的研究。文章主要分为5部分,导论通过揭示中国当代艺术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引出研究新时期美术的必要性,借助对核心概念的界定,选题范畴与研究方法,进而说明选题的可行性。 第一章从“社会审美语境的转型”与“美术体制与运动的恢复”两个维度描述了新时期美术创作的审美语境,阐释新旧审美意识形态的在场性交锋,并由这种交锋促发了审美主体的内在变化。 第二章从“审美心态的转向”、“审美主体的思辨”以及“审美主体对于艺术本质的追索”三个维度对新时期审美主体的嬗变作出探究,揭示了经由审美语境转型带来的审美主体对于历史、社会、艺术和自身的思维变革,并由这种变革影响到审美客体的生成与发展。 第二章在图像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新时期美术创作主要可分为三种审美模式,三种审美模式经由新时期审美主体的嬗变呈现出不尽相同却义内在相关的审美特征,经过对其内在关联的分析,讨论了新时期美术创作的审美精神。 余论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提出“美术创作”与“审美主体”的多重关系,并建构一种从主体论出发的美术作品阐释与评判方法。 文章认为:一、历史性的审美积淀与经由“文革”结束进而生成、发展的新的审美意识的在场性交锋促发了新时期审美主体的觉醒与嬗变;二、新时期美术创作经由审美主体的嬗变,呈现出崇高化、悲剧化、感性化的审美特征;三、新时期美术创作体现出“反思性”的审美精神,并贯穿于整个创作历程的始终;四、“美术创作”与“审美主体”多重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从主体论维度对新时期美术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美术 图像学 审美主体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0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导论:美学视野下的新时期美术创作研究9-21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与选题的意义9-11
  • 一、问题的缘起9-11
  • 二、选题的意义11
  • 第二节 概念界定11-15
  • 一、新时期美术11-12
  • 二、图像学12-13
  • 三、审美主体13-15
  • 第三节 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21
  • 一、文献综述15-19
  • 二、研究思路19-20
  • 三、研究方法20-21
  • 第一章 新时期美术创作的生成语境21-43
  • 第一节 社会审美语境的过渡与转型21-27
  • 一、“文革”后的审美语境21-23
  • 二、社会审美语境的转型23-27
  • 第二节 美术体制的恢复与美术活动的运转27-43
  • 一、高考制度的恢复:审美主体人格的恢复27-30
  • 二、“星星画会”:审美主体意识的觉醒30-34
  • 三、第六届全国美展:对于艺术本体的反思34-37
  • 四、“85”思潮:从审美主体的理性反思到“美术的反思”37-43
  • 第二章 新时期美术创作的审美主体嬗变43-61
  • 第一节 社会审美心态的转向与诉求43-47
  • 一、社会审美心态的转向43-45
  • 二、社会审美心态的诉求45-47
  • 第二节 社会性与历史性的审美主体47-54
  • 一、社会实践视域中的主体47-50
  • 二、从社会问题到审美主体性反思50-52
  • 三、历史与审美主体动机之间的冲突52-54
  • 第三节 审美主体对于艺术本质的追索54-61
  • 一、从审美本体论到对绘画本质的追索54-58
  • 二、对绘画的形式美与抽象美的追索58-61
  • 第三章 新时期美术创作的审美特征及其审美精神61-93
  • 第一节 作为重要背景的“文革”美术创作61-66
  • 第二节 新时期美术创作的审美模式及其审美特征66-86
  • 一、“半神”模式:崇高与人性的糅合66-72
  • 二、“主体反思”模式:审美的悲剧力量72-77
  • 三、“人性自觉”模式:审美的感性彰显77-86
  • 第三节 建立于时代哲学基石上的审美精神86-93
  • 一、新时期美术创作的时代哲学86-89
  • 二、新时期美术创作的审美精神89-93
  • 余论:“美术创作”与“审美主体”关系图示的建构93-99
  • 参考文献99-105
  • 致谢105-107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10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冠中;关于抽象美[J];美术;1980年10期

2 夏航;四川青年画家谈创作[J];美术;1981年01期

3 王川;期望着她走在大路上[J];美术;1981年01期

4 詹建俊;形式感的探求[J];美术研究;1980年04期

5 ;迎接第六届全国美展 各地美协分会组织广大美术工作者为争取参加全国美展积极投入创作活动[J];美术;1984年03期

6 易英;;原创的危机——对近三十年油画创作的反思[J];文艺研究;2009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美术创作的审美特征研究(1976-1984),,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406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8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