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6 04:14
本文关键词:孙中山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发动辛亥革命的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引领了后人的思想空间。与其他思想家不同的是,孙中山的整体思想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的,以进化论和生元说一以贯之,启蒙了国民视野的同时也奠定了救亡的理论基础。他的进化论与认识论相结合,促进了知行的转型;与道德观念相结合,建立起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伦理关系;与社会历史观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民生史观;与文化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开放式的学习态度。他的生元说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但肯定了无神论的思想,而且还论证了人类意识的起源,放大了精神的作用。他以哲学思想为根基,建立了庞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目的是建立新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中国突驾式的发展,以稳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孙中山的道德思想、文化思想、宗教思想和政治思想等各个领域,透视进化论和生元说在其整体思想中所发挥积极作用,挖掘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意义,,寻找人的精神在建构民国时所体现出的能动性,进而探究孙中山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而付出的诸多努力。
【关键词】:孙中山 哲学 革命 政治 中国梦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5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5
- Contents15-23
- 绪论23-37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23-25
- 第二节 当前的研究现状25-36
- 一、国内研究现状25-33
- (一)大陆研究现状25-31
- (二)台湾研究现状31-33
- 二、国外研究现状33-36
- (一)日本对孙中山的研究33-34
- (二)苏联对孙中山的研究34
- (三)美国对孙中山的研究34-35
- (四)欧洲其他国家对孙中山的研究35-36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其路径36-37
- 第一章 进化论与生元说37-53
- 第一节 世界进化论37-44
- 一、世界本原说37-40
- 二、世界进化说40-44
- 第二节 生元说44-51
- 一、生元说的具体内容44-46
- 二、生元说的哲学意蕴46-51
- 本章小结51-53
- 第二章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53-74
- 第一节 心物二元论53-60
- 一、物质和精神的内涵剖析53-56
- 二、体用关系思辨56-58
- 三、心力的主导作用58-60
- 第二节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60-68
-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哲学含义61-63
- 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63-68
- (一)物质文明与精神共同建设63-65
- (二)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65-66
- (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待66-67
- (四)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67-68
- 第三节 心理建设的社会作用68-72
- 一、保证革命成功69-70
- 二、启蒙国民心智70
- 三、保证国家建立70-71
- 四、保障社会建设71-72
- 本章小结72-74
- 第三章 知行观的转型74-92
- 第一节 知行三大阶段的演进及其结果74-82
- 一、不知而行75-76
- 二、行而后知76-79
- 三、知而后行79-82
- 第二节 知行的转型82-86
- 一、知的突破与发展82-85
- 二、行的突破与开拓85-86
- 第三节 知行观的理论贡献与局限86-90
- 一、积极意义86-89
- 二、消极影响89-90
- 本章小结90-92
- 第四章 道德的回归与重建92-139
- 第一节 对传统道德的继承92-101
- 一、对传统道德影响的分析92-95
- 二、对传统道德内涵的改造95-101
- (一)对忠孝的改造96-97
- (二)对仁爱的补充97-98
- (三)对信义的坚守98-99
- (四)对和平的重拾99-101
- 第二节 对道德作用的新论101-110
- 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拯救国家命运101-103
- 二、恢复人格国格意识,实现救国救民103-107
- 三、发挥道德凝聚力量,提升民族地位107-108
- 四、模糊道德阶级属性,服务革命政治108-110
- 第三节 对道德建设的规划110-137
- 一、对社会全员提出的道德要求110-121
- (一)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基点构筑新道德110-119
- (二)保持国家伦理的公正性119-121
- 二、对革命党员提出的道德要求121-134
- (一)党德建设的路径选择121-126
- (二)服务众人的内在的超越性126-129
- (三)革命党应遵守的其他行政伦理129-134
- 三、对革命军人提出的道德要求134-137
- 本章小结137-139
- 第五章 以民生为重心的社会历史观139-154
- 第一节 进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39-144
- 一、对进化方式的多种划分139-142
- 二、人类进化所遵循的法则142-143
- 三、进化的飞跃性结果143-144
- 第二节 民生是社会进化发展的“原动力”144-152
- 一、民生构成了社会前进的“原动力”144-148
- 二、民生依靠社会群力发挥作用148-149
- 三、由民生引发的阶级问题149-152
- 本章小结152-154
- 第六章 多维度的宗教分析154-183
- 第一节 对耶、佛、回三教的态度及认识154-168
- 一、对基督教的皈依与精神的吸收154-165
- (一)基督徒身份的确定及其政治利用155-159
- (二)对基督教精神的深层次挖掘159-165
- 二、对佛教的分析165-166
- 三、对回教的期望166-168
- 第二节 宗教与政治168-174
- 一、宗教对革命的宣传作用169-170
- 二、宗教可以补充政治的不足之处170-172
- 三、宗教平等体现政治平等172-174
- 第三节 宗教与科学174-182
- 一、科学优于宗教174-176
- 二、利用科学驳斥中国传统的鬼神观176-180
- 三、科学素养之下的无神论情结180-182
- 本章小结182-183
- 第七章 危机时代的文化反省与重建183-203
- 第一节 对传统文化的追问及立场183-193
- 一、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183-185
- 二、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与归复185-193
- (一)对传统文化的离异185-187
- (二)离异与归复的交融187-190
- (三)对传统文化的归复190-193
- 第二节 对西方文化的借鉴193-197
- 一、突破文化自卑,学习西方文化193-195
-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部分认同195-197
- 第三节 融合中西、整合创新的文化价值取向197-201
- 一、援西入中,构建政治纲领198
- 二、中西兼容,倡行建国方略198-200
- 三、引进马列,完善政治秩序200-201
- 本章小结201-203
- 第八章 革命思想的内容及其演变203-219
- 第一节 双重意向形成的革命观203-213
- 一、古典含义与近代含义的共融203-207
- 二、对社会变革的体认的“革命学”207-213
- 第二节 革命的实现与未来建设213-217
- 一、革命的三种形式213-216
- 二、革命与建设的关系216-217
- 本章小结217-219
- 第九章 复兴中国梦的政治理想219-270
- 第一节 三民主义的演进逻辑219-242
- 一、理论渊源220-223
- 二、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迈进223-227
- (一)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及价值223-226
- (二)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及意义226-227
- 三、民族主义的要义227-233
- 四、民权主义的精髓233-239
- 五、民生主义的主旨239-241
- 六、三大主义的相互联系241-242
- 第二节 大亚洲主义的立场及引导方向242-250
- 一、产生背景243-244
- 二、论调分析244-248
- (一)主张中日联合,行王道、反霸道244-246
- (二)抵御欧洲列强,行王道、反霸道246-248
- 三、历史影响248-249
- 四、发展方向249-250
- 第三节 抨击谬误的黄祸论250-252
- 一、黄祸论的形成缘由及其本质250-251
- 二、对黄祸论作出的回应251-252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思想的探索与设想252-260
- 一、对多种理论的探索与选取252-256
- (一)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吸收253-254
- (二)对威廉反动社会学说的汲取254-255
- (三)对人道主义的摄取255
- (四)对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摄取255-256
- 二、与民生主义的相通的社会主义256-260
- 第五节 大同社会理想的还原与建构计划260-265
- 一、大同的理想情结260-263
- 二、通往大同的途径263-264
- 三、大同的现代启示264-265
- 第六节 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肯定265-268
-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65
- 二、人民群众是革命实践的主力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265-267
- 三、人民群众是国家的根本267-268
- 本章小结268-270
- 结语270-279
- 第一节 发动辛亥革命促成文明转型271-273
- 第二节 将中国近代哲学推向巅峰273-279
- 一、将自然科学创造性地转化为自然观273-275
- 二、结合革命实践开拓性地完善认识论275-279
- 参考文献279-289
- 致谢289-29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290
本文关键词:孙中山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4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48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