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指的是_《苏州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人本德育的唯物史观向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苏州大学》 2013年
人本德育的唯物史观向度
崔昆
【摘要】:以人为本是当代德育研究的核心话语。目前人本德育的理论探索主要是一种限于德育系统内部的抽象理念阐释与具体方法策略构建的研究模式,它尚未真正触及人本德育的根本性问题,即政治与德育的关系问题,这在人本德育的实践推进与理论研究中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人本德育研究的视角需要有所突破,要确立人本德育研究的唯物史观向度,即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对人本德育缺失的社会根源、实现的根本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基本问题进行解答,这将为人本德育的实现奠定根本性理论基础。 人本德育唯物史观向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对以人为本概念的辨析。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以人为本包含两个相统一的基本层面,即哲学抽象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与以人民为本。只有在以哲学抽象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为前提,同时体现以人民为本的基本内涵,才能够使人本德育真正得以实现。这一点,要从人本德育缺失的现实根源说起。 中西方德育史表明,人本德育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性追求,但是历史上人本德育却从未真正彻底实现。究其原因,是因为以往社会形态中德育人本追求的内在本性被政治系统所扭曲,政治与德育的关系失衡问题是人本德育缺失的社会性根源,是其根本性问题,而这一问题也同样存在于传统社会主义历程当中。但有所不同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已经具有了解决此问题的根本条件。解决政治与与德育的关系问题,并不意味着使德育完全脱离政治,而是要正确处理两者关系,使之达到一种平衡、协调状态。政治对德育的介入主要是通过意识形态,因此,需要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深入分析。 意识形态是一个极为复杂、含混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奠定了此概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据此,对意识形态的一种理解就在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高度综合的理论体系,在理论形式上,可以看作是以理论化的特定阶级意识对于人类基本问题的一种系统解答。根据这个定义,意识形态所直接针对的是人类基本价值,意识形态的基本运动规律存在于它与人类基本价值的辩证矛盾当中:人类基本价值要通过意识形态这种载体表达出来;人类基本价值作为一种历史价值必然性是意识形态的最终评判标准。 意识形态概念的探讨为人本德育根本性问题的解决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德育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德育泛意识形态化的实质是意识形态总体运动中人民主体性的缺失。因而人本德育实现的根本就在于德育中人民主体性的确立,这并非是取消灌输论、崇拜群众自发性,而是指将蕴涵人民主体性的人类基本价值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贯彻到德育之中,消解以往德育的泛意识形态化倾向,达到灌输性与人民主体性的统一,解决人本德育根本性问题。这也回应了“人本德育要体现人民本位”的问题,达到一种逻辑上的彻底。这是人本德育的唯物史观向度考察的逻辑终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03;G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敦华;关于普遍伦理的可能性条件的元伦理学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黄枬森;;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黄枬森;;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雷鸣;;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2期
5 石凤妍;徐建康;;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道德与文明;2007年02期
6 罗厚立;道统与治统之间[J];读书;1998年07期
7 严世雄;郝翔;;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从阶级斗争到以人为本[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8 曾秀兰;;以人为本视野中高校德育的困境与超越[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9 吴麟;孙旭培;;言论自由与地方治理——以“彭水诗案”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7年05期
10 陈志尚;;“以人为本”: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J];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国亮;黄艳;杨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夏兰;但堂渊;;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及其启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5 汤家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齐鹏;;关于和谐哲学建构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朱冬梅;;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价值观冲突与整合[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肖倩,杨雪云;礼治、法治到礼法合一:一项法律社会学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9 强昌文;;个体主义伦理观与权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淼;;权力、传统与村落治理——一个少数民族村落的政治图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3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徐晓海;;社会稳定机制的实现:制度公正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建构[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7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8 吕德文;;婚姻形式与村庄性质——转型期乡村婚姻形式的一项考察[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郭玉婷;;论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化[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刘雪华;;论公共政策的民意基础[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毕宙嫔;“诗性智者”[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林堃;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祝娇娇;医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枬森;;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万俊人;现代社会道德合理性基础论证──兼及中国现代化运作中的道德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宣兆凯;;“与公众对话”:公众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调查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苏济;杜学元;谢志军;;高等教育管理“以人为本”的基本问题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1期
5 陈志尚;;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J];理论参考;2006年02期
6 刘智运;高等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内涵[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保罗·利科,费杰;宽容的销蚀和不宽容的抵制[J];第欧根尼;1999年01期
8 陈兴良;罪刑法定司法化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刘雪岚;罗卫东;;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J];党史文苑;2006年02期
10 付立庆;善待罪刑法定——以我国刑法第三条之检讨为切入点[J];法学评论;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文琦;[N];广州日报;2007年
2 庄永廉;[N];检察日报;2007年
3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4年
4 萧雪慧;[N];上海证券报;2005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单光鼐;[N];南方周末;2010年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人本德育的唯物史观向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7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6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