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F-ICN网络中的业务分区缓存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1 01:12

  本文关键词:POF-ICN网络中的业务分区缓存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中心网络 软件定义网络 协议无感知转发 业务类型 缓存机制


【摘要】:网络流量的急剧增加使得传统网络架构愈加无法适应。信息中心网络ICN以信息为中心,能够很好的应对这种变化,然而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不能直接支持ICN的实施。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出现为部署ICN提供了新的思路。协议无感知转发POF突破了当前SDN依赖于IP协议的限制,能够处理和转发任意自定义网络协议数据包。基于POF技术实现的ICN网络,即POF-ICN,不仅可以在网络底层实现真正的以信息为中心的路由与转发,而且在控制平面更具灵活的可编程能力,可以指定和实施满足不同需求的自定义的管控策略。本文即在POF-ICN网络架构下研究缓存机制。ICN中,缓存变得普遍化。目前有很多关于于ICN缓存忽略了网络中的业务类型的多样性和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同一化对待无疑会影响系统缓存性能。因此,需要考虑业务类型的差异,进行缓存机制的研究。本文分析并总结了网络内典型业务类型的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划分节点的缓存空间,为不同的业务类型分别划分缓存区域。同时,提出了一个基于分区缓存命中率和利用率的动态调整各分区大小的方法。进一步地,提出了基于概率的选择性缓存决策和差异化的缓存替换方案。前者从整体的缓存效益出发,计算缓存概率时充分考虑了内容的属性与节点的位置,可以帮助节点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缓存。后者允许节点对不同的分区使用差异的替换方法,对存在多种业务类型共存的分区进行相对优先级替换,以剔除不合适的内容,保证各业务类型能够合理共享有限的缓存资源。最后,从缓存的可用性出发,扩展了节点的结构,增加缓存索引模块。数据包返回路径上一定范围内的节点添加指向缓存的表项,使得缓存的内容可以被部分节点感知,以便用户能快速地找到内容。实验表明,考虑了业务类型差异的方案在命中率及跳数方面均有所改善。与其他缓存决策和替换策略相比,本文的方案均具有优势,可以提高系统的缓存性能。本文的方案对ICN支持多种业务类型的缓存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393.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青书;;Google Picasa技巧二则[J];电脑迷;2005年17期

2 刘外喜;余顺争;胡晓;朱萍玉;;CCN中选择性缓存机制的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4年02期

3 刘外喜;余顺争;蔡君;高鹰;;ICN中的一种协作缓存机制[J];软件学报;2013年08期

4 马可;张纪九;;探索ASP.NET下的缓存机制[J];程序员;2003年05期

5 程其江;吕述望;;基于缓存机制的WAP终端适配[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年10期

6 敖小玲;黄晋;;Hibernate缓存机制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年09期

7 尹衍林;;关于网站缓存机制设计优化策略的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贺庆,卢显良,宋杰;轻型永久对象管理器缓存机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5年01期

9 程光磊;;关于Hibernate缓存机制的研究[J];软件导刊;2011年04期

10 张仁忠,常明志,许德新;利用MFC实现双缓存机制改善图形的显示效果[J];应用科技;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郝晓艳;孙厚庆;孙奕奇;;应用服务器缓存机制构建高效信息平台[A];山东省计算机学会2005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5年

2 曹伟;应君;董黎刚;;Hibernate的缓存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振旗;王贺;肖柏旭;;状态缓存机制在结构化P2P系统中的应用[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段洁;内容中心网络路由和缓存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萌;智慧协同网络中缓存机制与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3 高国强;对等网络分布式缓存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哲;代理移动IPv6测试平台及缓存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璋;未来网络缓存机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仲媛;APICloud缓存机制的扩展研究与实现[D];北方工业大学;2017年

4 王好齐;POF-ICN网络中的业务分区缓存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5 胡婷婷;以内容为中心的新型网络架构设计与缓存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6 单中元;面向集群系统的分布式缓存机制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7 张曦;基于P2P的空间矢量数据索引网络缓存机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肖在昌;G/S模式下G端缓存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76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1276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b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