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口述历史档案平台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口述历史档案平台建设研究 出处:《武汉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记忆体系建设的推动下,"多元化看历史"的观念在社会中逐渐形成,口述历史档案作为平民阶层历史记录的重要工具受到了极大重视。同时,随着公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公众对话语权的渴望使得口述历史档案不仅仅是社会记忆的组成部分,还成为了不同群体发声的重要渠道。由此,不同的组织和个人纷纷开展口述历史档案实践活动,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口述档案建设的局面,促使我国口述历史档案建设得到了极大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开展口述历史档案建设时间短,各项机制尚不完备,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各主体能力差异大,资源整合难,沟通渠道不畅通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提出基于互联网构建口述历史档案平台,以实现不同主体间业务互动与经验交流。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该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研究内容与方法、创新点等。第二部为口述历史档案建设发展状况梳理。该部分通过对国内口述历史档案建设实践活动的阐述,分析我国当前多元主体参与下口述历史档案建设的特点以及不足之处,提出利用在线平台推动口述历史档案建设进一步发展。第三部分依据我国口述历史档案建设状况,分析多元主体参与下口述历史档案平台建设的文化需求动力,技术动力以规范动力,探究动力间相互作用关系,并对其动力机制进行解析,为平台建设发展提供依据。第四部分主要探讨如何开展口述历史档案平台的建设。该部分首先对平台的构建主体与参与主体进行定位,其次,基于现有平台建设模式及口述历史档案平台建设的动力机制,建立以在线业务互动和信息交流功能为核心的web2.0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口述历史档案工作模式。第五部分旨在探讨口述历史档案的保障举措,该部分从激励手段、机制建立、标准制定、法规建设等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平台的口述历史档案保障手段,从而维护口述历史档案建设稳定发展。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总结前文观点,指出文章中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27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维荣 ,林挺;美国总统图书馆的口述历史档案[J];湖南档案;2001年02期
2 杨红军;收集口述历史资料的必要性及方法[J];北京档案;2003年02期
3 邓小军;左玉河;;做口述史要有紧迫感和奉献精神——访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左玉河[J];中国档案;2006年01期
4 张玉琴;;口述历史档案采集标准化的探索[J];中国档案;2006年01期
5 左玉河;;方兴未艾的中国口述历史研究[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5期
6 谢莹;;叙事学视阈中的“口述历史”[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7 王颖;;影像口述历史资料的采集原则[J];现代视听;2011年11期
8 彭燕;朱慧玲;;少数民族口述历史的挖掘与数字化保存模式研究——以武陵山区土家族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2年10期
9 王宇英;;口述历史的危机与生机[J];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09期
10 邓耀荣;;澳门口述历史的发展和前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吴孟显;;口述历史在国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问题[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沈飞德;;当代中国的口述历史:前景和问题[A];中国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3 董煜宇;;口述历史访谈问题设计中的“文化整体”[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关于征集当代北京口述历史、回忆录的启事[A];当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2期)[C];2009年
5 魏芬;;党的文献编研口述历史问题研究[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2年(下)[C];2013年
6 王小平;;盐业口述历史与本土文化产业发展[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七辑)[C];2014年
7 魏正书;李立冰;;历史的本真言说——基于“日本侵华殖民地教育口述历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齐红深;张博;;留住中国民众的历史记忆——关于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口述历史调查与研究[A];全国党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恽前程;;入朝英豪拾“刀枪”(口述历史)[A];铁流 18——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纪念袁国平烈士、纪念老会长张斱秀将军逝世一周年、战斗生涯 峥嵘岁月、追思 缅怀 学习[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力;确立口述历史规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高晓燕 王敬荣;加强口述历史的抢救与研究[N];黑龙江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洪波;口述历史能否给予“历史的真实”?[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龙平久;“口述历史”概念浅议[N];贵州民族报;2009年
5 杨祥银 梓皓;口述历史“草根史学”冲击“精英史学”[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6 陈墨;电影人口述历史能为历史学贡献什么[N];文艺报;2011年
7 陶宇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口述历史”推进社会记忆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聂传清;“归侨口述历史”告诉人们什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肖冠雄;口述历史:博物馆资源再创造[N];中国文物报;2012年
10 通讯员 朱雪峰;“口述历史”访谈全面推进[N];中国远洋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冰;口述历史的现状与未来[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肖振英;论口述历史的研究准备[D];内蒙古大学;2013年
3 赵晓;口述历史—拓展图书馆工作的新方向[D];云南大学;2015年
4 郭慧凝;口述家族历史纪录片《记得那时候》创作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5 王珂;《牛津口述史手册》(第22章)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5年
6 韦桥明;科技口述历史档案采集项目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7 刘艳花;口述历史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杨践;档案工作背景下的口述历史基本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郑重;当代中国社群口述历史研究[D];温州大学;2016年
10 庞喜哲;我国口述历史档案平台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325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1325740.html